2023年《夏感》名师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775939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夏感》名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夏感》名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夏感》名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夏感》名师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夏感》名师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夏感》名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夏感》名师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夏感名师教学设计夏感名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语言,学习品味语言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一组“荷塘风光”图片。师:欣赏完这一组如诗如画的荷花图片,老师的脑海里浮现出一首古诗,它的作者是宋代的大诗人杨万里,同学们一定也知道,告诉老师,是哪首诗?(生齐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生齐背晓出净慈寺送

2、林子方。师:那么那位同学告诉我,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西湖,夏天)刚才我们欣赏的是清新,柔和,恬静的南国之夏,那么,北方的夏天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这个地方天气渐渐转凉,夏天的脚步已远去。你们对夏天是什么感觉?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适当点评。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散文,它描绘了北方黄河流域的夏天。作家梁衡眼中,夏是怎样的一幅图画呢?现在,让我们走进梁衡的夏感,体会他笔下这紧张,热烈,急促的北方之夏吧(板书课题)首先,让我们了解作者梁衡(多媒体显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词2、检查预习情况,指名学生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贮满(zhù

3、 ):储存、积存澹澹(dàn ) :水波荡漾的样子芊芊(qin qin ):草木茂盛磅礴(páng )(bó) :气势盛大黛色(dài ):青黑色匍匐(pú )(fú):爬行3、提问: 课文题目为夏感,那么作者对于夏天的总体感觉是什么?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4、提问:从作家描绘的景物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夏天?(提示:可以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找,把课文的语句说进你的话中)师示范:我从那“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看到这是一个蓬勃的夏天,植物长得很

4、茂盛。感悟:我从_看到一个_的夏天。(多媒体显示)预设学生的回答:生1:我从“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中看到一个紧张的夏天。生2:我从“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看到一个收获的夏天。师:是啊,热浪滚滚,扑面而来。生3:我从“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夏天。农作物都迸发出旺盛的活力。生4:我从“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看到一个生命交替的夏天。生

5、:热闹、紧张、热烈、急促、气势磅礴、忙碌、金色(师板书)景:细草、林带、蝉儿麦浪、太阳、热风棉苗、高粱、瓜秧(万物勃发)人:割麦打麦、追肥浇水(农民辛劳)师:这就是黄河流域的夏天,万物蓬勃生长,农民辛勤劳作。梁衡曾作为光明日报记者驻山西九年,他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这黄土地的“金色”夏天有着独到的理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北方流域的夏天。(多媒体显示图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析作者是如何写的。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我们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下面,放开声音,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品味他们的表达效果。(可从修辞、感受器官的感受等方面进行分析)老师先给

6、我们同学做个示范:范例(一)1、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 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从春到夏的过程。范例(二)(2)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烘烤:太阳温度高。 扑打:写出了麦浪翻滚的气势。 涌:描写了麦浪翻滚的动态美。 此句抓住了夏天典型的景物来描写范例(三)(3)金色主宰了世界上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从色、味几方面描写麦浪、表现了夏天的热情。学生独立学习以后,先在小组内交流感受

7、。再由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预设学生的答案:1、“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习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2、“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3、“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是作者的想像,生动形象。4、“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曼舞”是想像,用了拟人写法,想像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5、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这句话写两种作物用了两个形象的动作,像写人一样,富有趣味。6、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

8、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形象生动。小结:作者把散文当作艺术画卷精心营构,每一词精益求精,每一句意蕴深远,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生动细腻,表达着对夏的赞美和感悟。那么,我们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呢?四、指导朗读师:这篇课文饱含着作者对夏天的喜爱与赞美,要读出喜爱和赞美的感情,要读出夏天火热、急促的氛围。还要读出梁衡散文的刚性气质,男性风格。多媒体显示:梁衡散文的特点,朗读本文要大声,要有“磅礴之势”,倾吐“升腾”之气,表达出“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夏季”的情调、语调,读出梁衡散文语

9、言的刚性气质、男性风格。多媒体出示朗读训练的内容1、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2、朗读第三、第四自然段自由读,齐读,指名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五、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和描写夏天有关的诗词名句?多媒体出示: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

10、少府还县)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结束语: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领略、发现生活中的美。让我们在一首描写夏的诗歌中结束今天的新课学习。夏扯一缕炽热的夏风放进柳笛未逝的童贞中吹响撷一片高天的轻云喂养洁白的思想是枣花绽放的季节是丰收鼓荡村夫情绪的日子堆积如山的金黄飘逸醉人的幽香晶晶汗水润透铜色的土地贫瘠的土壤哺育着芸芸千苍黝黑的肤色中萌生翠绿盛夏启程生命的乐章六、作业布置:仿照第三段句式“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写一段话。仿写:你看,那_那_那_无不_。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