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772246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选择题1.右图是人民日报刊发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这次会议标志着()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得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答案:C2右图反映了某一时期当时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状况。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B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C是发展当今农村经济的最佳模式D起到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作用解析: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31956年,通过合作化运动把农村

2、中的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与图中所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故A项错误;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经营,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图片数据可看出不是序幕,而是已经推广,故B项错误;图片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今农村经济发展要坚持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故C项错误;图片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在全国得到普遍推广,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3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是()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交售粮食1976年35 000斤230斤32

3、元1986年132 300斤800斤200多元30 000斤A.农业生产技术改进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解析: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开展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广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取得巨大的经济成果。答案:C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材料反映了()农村生产经营权发生变化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

4、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土地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化,排除,故答案为A项。答案:A51985年4月30日安庆市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工作全面开展,纺织厂等18家企业为第一批厂长(经理)负责制试行单位。这一工作开展的相关背景是()A安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C中央开发14个沿海城市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安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2002年以后,故A项错误;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给企业充分的自主经营权,故B项正确;1984年,中央开放14个沿海城市,安庆不是沿海城市,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

5、1世纪初基本建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6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解析:图一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图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故C项正确。答案:C7(2017高考全国卷)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

6、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解析:由题干关键信息“1990年”“计划与市场”可知,此时我国正处于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此可知C项正确。答案:C8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明确了方向。此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进一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对国有企业简政、放权、搞活解析:20世纪80年代初,进一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题中时间,故A项错误;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发生于21世纪初,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

7、误;1992年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正确;1984年对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9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这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材料二下面是关于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两幅图片:材料三下面是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的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1)材料一中所述观点产生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2)材料二预示着中国即将实行什么经济体制?(3)材料三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什么变化?它

8、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解析: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1978年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以及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先要分析材料一的主题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心的转移,材料二的主题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三的主题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审清题意,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答案:(1)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变化: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转变方向: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