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09-1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771532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南通09-1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南通09-1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南通09-1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南通09-1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南通09-1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南通09-1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南通09-1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卷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2010学年江苏南通上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以下各题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 林则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领导了 ( )A. 抗法斗争 B. 抗日斗争 C. 收复台湾 D.禁烟运动2.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 ( )A. 领土主权 B. 贸易主权 C. 关税主权 D. 领海主权3. 1853年,太平军占领一座城市,并把它改名为天京,作为天平天国的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天京”就是今天的 ( ) A. 北

2、京 B. 天津 C. 南京 D. 上海5. 甲午中日战争中,使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是 ( )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海战 C.旅顺战役 D.丰岛海战6.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规定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天津条约7.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该运动是( ) A.维新变法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 义和团运动8. 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是 ( )A.清政府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

3、海关铁路沿线要地B.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C.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 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10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包括 (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1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 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运动 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2明年是2011年,我国政治生活中又有一件大事,即纪念 ( )A五四运动90周年 B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C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 D遵义会议80周年13如果你参加假期“红色之旅”,目的地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旅行社应带你去 ()A 杭

4、州 B 绍兴 C 北京 D 上海14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下列人物中不属于起义领导人的是 ( ) A.周恩来 B.朱德 C.毛泽东 D.贺龙1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主要意义是 ( )A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6.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下列有关红军的“远征”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为争取革命新局面的到来创造了条件17西安事变发生后,经过多方面的调停、协

5、商,最终得到了和平解决。这标志着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中共放弃联合抗日的政策 D蒋介石最终放弃国民党一党专政18当日军侵略中国时,中国人民也就开始了抗战。我国的局部抗战开始于 ( )A七七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九一八事变19.南京是国民政府的所在地,抗战期间被日军占领,国民政府不得不迁都,当时作为国民政府战时陪都的是 ( ) A.上海 B.成都 C.重庆 D.广州21.南通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这一称号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密切关系( ) A.周学熙 B.荣宗敬 C.张謇 D.荣德生22.近代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是 ( )A.时务报 B.中华日

6、报 C.申报 D.国闻报23. 摄影爱好者小聪想举办“近代中国摄影展”,他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 ( )A.慈禧太后的生活照 B.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的留影C.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 D.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的合影24.“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能最早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永乐大典 B.四库全书 C.天演论 D.海国图志25.有人正在阅读鲁迅全集,那么他肯定读不到 ( )A.孔乙己B.狂人日记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D.最后的演讲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6. (8分)下面是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一篇报道节选: 据英军随营记者

7、佚名报道: 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任可。贵宾接待厅、国宾客房和私人卧室、招待室、女人化妆室,以及其他每个房间都被洗劫一空。清国制或外国制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他们砸掉。还有装饰用的墙格、屏风、玉饰、瓷器、钟表、窗帘和家具,没有哪件东西能逃过劫难所有人都尽其所能拿走了他们所看中的丝绸。这些丝绸装了很多车,整个法军营地都被这些抢来的丝绸堆满了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什么历史事件中?(2分) (2)材料中划线处的“那里”指的是何处?(2分) (3)材料中的划线处的“所有人”指的是什么人?(2分) (4)

8、读了以上报道,用一句话说明你的感受。(2分)27. (8分)观察下图,分析判断:用简短的话描述这幅图所表达的信息。(2分)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推断,这幅图片应该出现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后?当时的政府是什么?(2分)政府为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而颁布的法令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4分。28. (12分)从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中国人民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请举出与之有关的四大事件,并分别指出其主要目标。29. (10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度合作。 两次合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并分别说明两次合作的结果。30. (12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许多重

9、大战役成为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请举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战斗)各3例。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你认为文中“本志”是指 (杂志)。它的创刊,标志着 运动的开始,其矛头直指尊孔复古的封建专制文化。、文中的“赛先生”及“德先生”分别指 和 。、上文的作者应该是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九十年代前,在中国这

10、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引自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材料中这场“革命”指 革命。“先生”是 。(2分)、“先生”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民主革命所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A、组建了革命团体 。B、在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政党 。C、在机关报民报上阐发的革命指导思想是 。D、 年元旦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分)有人认为“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第一次剧变”,原因是 。(2分

11、)这场革命失败的一面是 (2分)四、考考你(10分)材料1998年12月23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这一历史事实,铁证如山,任何企图否认这一史实的行径都是徒劳的我们要求日本方面以实际行动正视历史,尊重历史,以史为鉴,防止历史悲剧重演”要求:必须围绕一个主题,可以以史为鉴、吸取历史教训,也可以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体裁不限,题目自拟;必须涉及提供的材料,另外还要适当引进与主题有关的其它史实。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D 2.C 3.C 4.C 5.A 6.C 7.D 8.C 9.B 10.B 11.C 12.B 13.D 14.C 15.B 16.A 17.A 18.D 19.C 20.B 21.C 22.C 23.B 24.D 25.D 二、材料解析题:共16分26.(8分)(1)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 (2)圆明园(2分) (3)英法联军(2分) (4)帝国主义贪婪、残暴(2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7.(8分)(1)军警给行人剪辫子(2分) (2)辛亥革命(1分)资产阶级革命政府(中华民国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