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771242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寻隐者不遇,通过想象画面了解诗歌 大意,并能积累背诵古诗。1. 借助拼音正确朗读绕口令妞妞赶牛,读懂绕口令的主要内容, 享受和大人一起读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学习“日积月累1. 学生自读。今天,我们的学习将从一首古诗开始一一唐代著名诗僧贾岛的 寻隐者不遇。请大家翻开课文,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2. 解析诗题。这首诗比较简单,相信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读正确,我们一起读一 遍。那这首诗的诗题寻隐者不遇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看“寻” 寻找,“隐者”一一又叫“隐士”,古时候,一般都是一些有才 能而不愿意做官,隐居在山野之间

2、有贤士。因为这些人高洁的品行受 到许多文人的敬重和佩服,所以经常有文人墨客试图到他们隐居的地 方探访,就像我们这首诗的作者贾岛一样。“不遇”一一意思就是没 有遇到。我们把诗题中的词语意思连起来理解就是一一诗人到山中寻 访隐士却没有遇到隐士。3. 学习诵读。(1) 教师范读。隐士究竟去了哪儿呢?我们再读一读诗歌,去寻找 答案。请先听老师读一一(2) 学生练读。细心的小朋友听出来了,老师用的是模仿古代人读 诗的方法,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试一试。注意一一“药”和“不” 字要读得短促,标横线的字要拖长。4. 知晓诗意,体会情感。不过要将古诗读得更有韵味,我们还得边看书中的插图,边细细 分析、品味这首

3、诗的意思,领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那苍松 下面,我向一个隐者的童子询问:“你的师傅干什么去啦?”童子告 诉我:“我的师傅采药去了”我又问:“你师傅去哪里采药啦? ”童 子指着高山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可是,云深林密,我也不知道 他到底在哪里呀!”诗中的隐士以采药为生,济世救人,品行高洁,难怪诗人怀着敬 佩之情慕名而去,只可惜虽然两人同在一山中,却没能遇见呀!这在 当时是很常见的情况,文人墨客寻访隐士很少能遇到,不少诗中都有 记载,例如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白居易晚出寻人不遇、 李商隐防隐者不遇。但是他们还是坚持不懈地探访,不遇是常态, 遇到是惊喜,这都是他们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啊!5.

4、多样诵读,熟读成诵。(1)跟教师读。听了老师的解释,这下同学们对诗歌有了更深的理 解,一定也会有更美的诵读。下面请大家再一次跟着老师,将这首诗 歌诵读一遍。(2) 填空补白读。(3) 吟唱诵读。其实,古诗还可以唱出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小结:我们的古诗朗朗上口,悦耳动听,是古代先贤们留给我们的一 笔珍贵财富,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慢慢消化。二、学习“和大人一起读”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绕口令”吗?绕口令,是我们祖国一种传 统的语言游戏,读起来十分有趣但也很有难度,快来尝试一下吧。1. 自由读。请小朋友先按下暂停键,自由读一读,尤其注意“牛”“柳” 和“扭” “拗”四个字的读音。2. 听大人读。下面我们听一听xx妈妈为我们读吧!读的真有节奏。3. 对对读。(师读上句,生接下句;师语速逐步加快,生也跟着逐步 加快,读出互动感)4拍手读。同学们,我们试着加快语速,一边拍手一边读。5.和大人一起读。快叫上你的爸爸妈妈跟你一起读吧!可以一人读一行,比一比谁读的又快有准确。三、课堂小结希望同学们课外能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研读更多的古诗和绕口令。孩子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