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77086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共120回,曹雪芹写前80回,高鹗续写后40回。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出色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2、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蜀道难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出色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继屈原之后又一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飘逸豪放,素有“诗仙”之称。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我国文学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他的诗风沉郁顿挫。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称赞杜甫是“诗圣”。 5、琵琶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出色的现实主义诗人,提倡“新乐府运动”。 6、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有李义山诗集。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7、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着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训练)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8、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训练家。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终一个代表人物。 9、过秦论贾谊: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西汉出色的政论家、文学家。 10、

3、师说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散文)家,诗人。和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提倡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着有昌黎先生文集。 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一学问点整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应) 3.秦伯说(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2.行李(古义为“出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封,使成为疆界;东,在东边) 3.且贰于楚也 4.越国以鄙远(鄙,意动,把

4、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 5.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兵) 6.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东西) 7.与郑人盟(盟订(建)立同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四、一词多义 封 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肆其西封(疆界,名词) 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设)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好像)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 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 说: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文体的一种)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辞: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停数日,辞去告辞,(辞别) 鄙: 越

5、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遥远的地方(“以为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看不起,轻视) 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的) 见其发矢十中_,但微颔之(略微、略微) 人微言轻(地位地下,卑贱) 敝: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衰败)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乏) 许: 公曰:“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同意,听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表处所) 杂然相许(赞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约数)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1.对于教材中的(文章),在诵读背诵的根底上,更强调理解。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芳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大

6、家几乎都能默写,但却有不少同学不知道这句话写出了芳香的什么特点,在月考中失掉了珍贵的3分。初中阶段是“大致理解的根底上熟读成诵”,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在熟读成诵的根底上详细理解”。走进梁丰,同学们就要学会分析和思索了。 2.课堂上,在记好笔记的根底上,更强调主动的参加。不少同学在初中已经养成了记课堂笔记的习惯,这是很好的。但是还不够,还需要主动的参加,乐观的思维。我们教师在上荷塘月色时,有的同学没有主动参加,乐观思索,举手回答下列问题。虽然登记了第4段的段意,但在月考时,我们考了第3段的段意概括,结果发觉很多同学没有得分。这是什么缘由呢?由于这些同学没有概括段意的力量。有的内容,如中心思想、

7、段意、文章思路等等,一旦记录下来,也就没有很大的价值了,关键在于思维的过程,形成力量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课内阅读是预备,课外阅读才是运用。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只有在课堂上主动参加,乐观思索,踊跃发言,才能提高思维力量,提高阅读力量,取得好的成绩。要知道,高考和生活中阅读的文章大都是我们没有读过的文章啊! 3.大量练习的根底上,更强调进展规律的(总结)。我们常发觉同学们语文学习有这样的现象,做过的试题,读过的文章,考试考到了,又不会了;我们还发觉,同学们这道试题会做,换了同一类的试题又不会了。这是什么缘由呢?就是由于我们不擅长总结规律,没有形成举一反三的力量。在语文训练中,只有当我们找到了

8、某一个学问点的运用规律,才算真正完成了练习的任务。古人说,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近于道。我们想,语文学习中,我们的学问是越来越增加了,但我们对语文规律的熟悉却应当越来越概括。比方,对(谈论文)的熟悉,开头我们可能感觉到比拟困难,开头有各种形式如开门见山,引用(名言),列举事例等,论证有举例论证、比方论证、引证、引申论证等很简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我们就会发觉,谈论文无非是提出自己的观点,用各种方法来论证观点。到最终,我们写谈论文时,心里只有一个东西中心论点,(其它)一切都随机应变。再比方做病句修改的练习,假如我们将做过的练习进展归纳,就会发觉病句也无非就是那十来种类型。以后,只要做病句修改练习,就考虑这些类型,这样事半功倍。有人在题海中游览,结果被题海沉没了;有人在题海中查找,结果找到了目标。 4.自修课上,在完(成语)文作业的根底上,更强调自我钻研,自觉读写。有人说,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课内的阅读根本上是精读,是培育同学们阅读的根本素养和方法的。而课外的阅读,是将课内获得的力量进展实践。扩大读写量,提高读写效率,是大家公认的语文(学习方法)。自觉读写,主动学习,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被动状态下的学习,效率是很低的。同学们可以找素养训练、语文世界、(作文)通讯、中学生阅读杂志来阅读。自主创作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向各级各类报刊投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