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员工作流程.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769535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验员工作流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验员工作流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验员工作流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化验员工作流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化验员工作流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验员工作流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验员工作流程.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验员工作流程1, 严格执行国家水质GB5750-2006、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水厂工作安排,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完成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的常规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无机非金属指标取样检测工作。1) 色度:取50ml透明的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取少量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与已配制成色度为0度,5度,10度,15度,20度,25度,30度,35度,40度和50度的标准色列比较,记录下比色结果。2) 嗅和味:取100ml水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振摇后从瓶口嗅水的气味,用适当文字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其强度。与此同时,取少量水样放入口中(此水样应对

2、人体无害),不要咽下,品尝水的味道,予以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强度。3) 肉眼可见物:将水样摇匀,在光线明亮处迎光直接观察,记录所观察到的肉眼可见物。4) pH值: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放入纯水中浸泡24h以上。仪器开启30min后用洗瓶以纯水缓缓淋洗电极数次,再以水样淋洗6-8次,然后插入水样中,1min 后直接从仪器上读出Ph 值。5) 浑浊度:仪器开启30min后,用一个清洁的容器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将样品加入样品池至刻度线(约30ml)。操作时小心拿住样品池的上部。然后盖上样品池盖;拿住样品池盖,并擦去水滴和手指印;在样品池的顶部滴加一小滴硅油,并使其流向底部,使样品池壁覆盖一层薄薄的硅油即

3、可。再用哈希公司提供的油布擦拭,以使硅油分布均匀。然后擦去多余的油。样品池壁应几乎近干,基本没有或看不见油滴;确认已放入过滤器,将样品池放入仪器的样品池盒中,并盖上池盖;按RANG键,选择手动或自动选择测量范围功能;按SIGNAL AVG键,选择合适的信号平均模式设置(开或关);按RATIO键,选择合适的转换因子设置(开或关),按UNITS键,选择合适的单位设置(FNU或NTU);读取并记录实验结果。6) 总硬度:取50.0ml水样(硬度过高的水样,可取适量水样,用纯水稀至50ml,硬度过低的水样,可取100ml),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1ml-2ml缓冲溶液,5滴铬黑T指示剂,立即用N

4、a2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从紫红色转变成纯蓝色为止,同时做空白试验,记下用量;若水样中含有金属干扰离子,使滴定终点延迟或颜色变暗,可另取水样,加入0.5ml盐酸羟胺及1ml硫化钠溶液或0.5ml氰化钾溶液再进行滴定;水样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较大时,要预先酸化水样,并加热除去二氧化碳,以防碱化后生成碳酸盐沉淀,影响滴定时反应的进行;水样中含悬浮性或胶体有机物可影响终点的观察。可预先将水样蒸干并于550灰化,用纯水溶解残渣后再行滴定。7) 氨氮:取50.0ml澄清水样或经预处理的水样于50ml比色管中;向水样及标准溶液管内分别加入1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1.0ml纳氏试剂混匀后放置10m

5、in,于420nm波长下,用1cm比色皿,以纯水作参比,测定吸光度。8) 耗氧量:取100ml充分混匀的水样置于处理过的锥形瓶中,加入5ml硫酸溶液(1+3),用滴定管加入10.00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将锥形瓶放入沸腾的水浴中,准确放置30min。如加热过程中红色明显减褪,须将水样稀释重做;取下锥形瓶,趁热加入10.00ml草酸钠标准使用溶液,充分振摇,使红色褪尽。于白色背景上,自滴定管滴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即为终点,记录用量V1;向滴定至终点的水样中,趁热(70-80)加入10.00ml草酸钠溶液。立即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记录用量V2.。9) 铁:吸取50.0ml

6、混匀的水样于150ml锥形瓶中;向水样及标准系列锥形瓶中各加4 ml盐酸溶液(1+1)和1ml盐酸羟胺溶液,小火煮沸浓缩至约30ml,冷却至室温后移入50ml比色管中;向水样及标准系列比色管中各加入2ml二氮杂菲溶液,混匀后再加10.0ml乙酸铵缓冲溶液,各加纯水至50ml,混匀,放置10min-15min;于510nm波长,用2cm比色皿,以纯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10) 锰:取50.0ml水样于150ml锥形瓶中,向水样及标准系列瓶中各加2.5ml硝酸银-硫酸汞溶液,煮沸至剩约45ml时,取下稍冷。如有浑浊,可用滤纸过滤;将1g过硫酸铵分次加入锥形瓶中,缓缓加热至沸。若水中有机物较多,取下

7、稍冷后再分次加入1g过硫酸铵,再加热至沸,使显色后的溶液中保持有剩余的过硫酸铵。取下,放置1min后,用水冷却;将水样及标准系列瓶中的溶液分别移入50ml比色管中,加纯水至刻度,混匀;于530nm波长,用5cm比色皿,以纯水为参比,测量样品和标准系列的吸光度。11) 铝:取水样25ml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向各管滴加1滴 对硝基酚溶液,混匀,滴加氨水至浅黄色,加硝酸溶液至黄色消失,再多加2滴;加3.0ml铬天青S溶液,混匀后加1.0ml乳化剂OP溶液,2.0mlCPB溶液,3.0ml缓冲液,加纯水稀释至50ml,混匀,放置30min;于620nm波长处,用2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吸

8、光度。12) 菌落总数: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灭菌平皿中,倾注约15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1培养箱内培养48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水样1ml中的菌落总数。13) 总大肠菌群:取10ml水样接种到10ml双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取1ml水样接种到10ml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另取1ml水样注入到9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后吸取1ml(即0.1ml水样)注入到10ml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

9、液中,每一稀释度接种5管。对已处理过的出厂自来水,需经常检验或每天检验一次的,可直接接种5份10ml水样双料培养基,每份接种10ml水样;检验水源水时,如污染较严重,应加大稀释度,可接种1,0.1,0.01ml甚至0.1,0.01,0.001ml,每个稀释度接种5管,每个水样共接种15管。接种1ml以下水样时,必须作10倍递增稀释后,取1ml接种,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ml灭菌刻度吸管;将接种管置361培养箱内,培养24h2h,如所有乳糖蛋白胨培养管都不产气产酸,则可报告为总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酸产气者,则按下列步骤进行;将产酸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于361培养箱内培养18

10、h-24h,观察菌群形态,挑取符合下列特征的菌落作革兰氏染色、镜检和证实试验。深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淡紫红色、中心较深的菌落。经上述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同时接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置361培养箱中培养24h2h,有产酸产气者,即证实有总大肠菌群存在。14) 耐热大肠菌群:自总大肠菌群乳糖发酵试验中的阳性管(产酸产气)中取1滴转种于EC培养基中,置44.5隔水式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h2h,如所有管均不产气,则可报告为阴性,如有产气者,则转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44.5培养18h-24h,凡平板上有典型菌落者,则证实为耐热大肠菌群阳性。2, 进

11、行工艺性试验(如混凝试验,混凝剂检测),及时将水质检测情况向室主任反映,提出建议,协助处理一般性水质事故。1) 混凝试验:将试验水样倒入搅拌杯至刻度线,根据需要测定水温、PH值、浊度、色度等水质参数;将搅拌杯放置于搅拌器的设定位置,再把桨叶放入搅拌杯中,对准桨叶与搅拌杯的中心;根据试验水样水质设定药剂投加量,先用刻度吸管加到加药试管中,再加适量稀释水使各加药管中体积相等,并摇匀;设定混合搅拌转速和时间,絮凝搅拌转速和时间,设定沉淀时间;启动搅拌器按钮,当搅拌达到设定混合转速时,按药剂的投加量和投加顺序同时向每个搅拌杯内加药,并同步开始记录搅拌时间,观察混凝状况;混凝搅拌完成后,立即从搅拌杯中提

12、出桨叶,同步记录沉淀时间,观察沉淀状况;沉淀完成后,先从搅拌杯的取样扣排掉少许水样,再取水样测定浊度和PH值等水质参数。2) 混凝剂检测:AL2O3检测,称取约8g液体试样或2.5g固体试样,精确至0.2mg。用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若稀释液浑浊,用中速滤纸干过滤,此为试液A。用移液管移取10ml试液A,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10ml硝酸溶液,煮沸1min,冷却至室温后加20.0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加百里酚蓝溶液2-3滴,用氨水溶液中和至试液从红色到黄色,煮沸2min。冷却后加入1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和2滴二甲酚橙指示液,加水50ml,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盐基度,移取25.00ml试液A,置于250ml磨口瓶中,加20.00ml盐酸标准溶液,接上磨口玻璃冷凝管,煮沸回流2min,冷却至室温。转移至聚乙烯杯中,加入20ml氟化钾溶液,摇匀。加入5滴酚酞指示剂,立即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红色即为终点,同时用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做空白试验。3, 玻璃器皿的清洗、使用、存放、试剂的配制。4, 做好实验室内部清洁卫生和内务管理。5, 做好原始记录的填写整理,保证记录准确、规范、及时、有效、完整。6, 做好化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校验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