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76826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爸爸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好爸爸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好爸爸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好爸爸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好爸爸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爸爸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爸爸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爸爸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随着时代与观念的改变,双薪父母的工作忙碌、甚至单方的外派型态,已经成为趋势,但你知道吗?忙父母一旦忙久了,很容易变成盲父母,而错失孩子重要的成长关键。父亲角色随成长阶段改变传统观念中,总是把父母亲的职责划分成母亲主持家务、照顾孩子,父亲的角色就是养家活口,在家中的地位,只是妈妈的替补者。研究亲职教育多年的东海大学社工系兼任讲师林启鹏表示,父亲的角色不应只是家庭经济负担的来源者,在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过程中,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且兼负相当重要的功能。06岁:养护者孩子一辈子都需要关怀,不过,在他生命中的头6年尤其重要,如果他们能感受父亲的温暖关爱,未来通常能用自己觉得安全稳当

2、的方式与父母建立关系。林启鹏指出,养护者的角色可以由父母双方共同扮演,但若其中一人缺席,势必造成另一方的困扰,并加重负担。712岁:规范者林启鹏认为,父亲应该要替孩子树立正确的规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自信的态度面对人生。这个角色在孩子进入小学期间更是特别重要,曾有研究显示,如果父亲于这段期间不在小孩身边,或是过于严厉,让孩子得不到从父亲身上学来的规范功能所影响,当他长大后,在与威权型人物相处时,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1218岁:战士/保护者这阶段的父亲角色,必须以协助子女磨练技能为主,林启鹏说,如果父亲能在此时给予女儿保护,并持续参与她的生活时,通常她就能对自己身为女人,及与男人发展良好关系的能

3、力觉得满意;而儿子也能因此逐渐成熟,不会成为永远的妈妈的乖儿子。18岁以上:精神导师当孩子迈入成人的阶段,这时最需要来自父亲的祝福,林启鹏强调,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直到成年,父母都不懂得放手,孩子单飞的时间就会变得缓慢,这也是目前许多适婚年龄者却不愿结婚所显现的社会现象主因之一。父亲缺席:与母亲的共生关系拉长在目前的社会模式下,03岁是亲子依附关系最密切的时期,母亲所占有的位置确实较父亲为多,林启鹏表示,这与各地方不同的民情风俗有很大的关系,他以电影克拉玛对克拉玛及上海普遍以男性为主夫的心态为例,母亲的怀孕、哺育功能确实无法由父亲取代,不过,其它部分只要肯学习,父亲确实能代劳分担母亲的照护工

4、作。以父亲在养护者角色的阶段来说,如果这个时期能适时参与,就能消除孩子因和母亲分离时所带来的焦虑与不安,同时,也能提供孩子体验不同性别照顾者的特性。不过,林启鹏强调,要家庭生活能够圆满,父母双方必须同时对教养责任有相同的意识,确实有其难处,他说,只要看看身边的亲朋好友就知道,祖孙三代中,父母一方缺席的,比比皆是。如果真的无法要求另一半扮演他应该具备的角色时,就要坦然接受,否则心理的压力与折磨,会让自己喘不过气。更何况并非所有的缺席都有不得已的原因,有的没缺席比缺席还糟,林启鹏说,如果父亲只是单纯的工作忙碌,无法照顾家庭,但只要有心,还是可以有许多方法与孩子产生互动,最怕就是不忙,还帮倒忙。尽管

5、如此,父亲的缺席,会造成的影响仍是可以预知的,林启鹏认为,会影响的最大层面在于未来子女没有能力摆脱与母亲的共生关系,而这样的关系通常会变得相当不健康。对女儿影响:不信任男人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儿女,会有不同的显现,女儿成年后,往往会对男人产生不信任的态度,或是将父亲理想化,使得女性特质朝向低度发展,同时可能会因为需要爸爸的空虚,而影响到她选择的对象的年纪。林启鹏说,这可从有许多家庭都是女人时,就会出现一个特别男性化的女儿观察而得。对儿子影响:长不大或大男人至于儿子,如果父亲是在他幼年时期缺席,就会让儿子与母亲的关系因太过密切,致使长大后很难脱离母亲的阴影,成为独立的个体。林启鹏提醒,这样的孩子长大

6、后,不是过于软弱,感觉永远长不大;不然就是过度成熟,没有真正有过赤子之心,不知如何放松,而变成大男人,甚至可能影响到未来的人际关系与工作成就。一个叫翰翰的8岁小男孩,在学校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受伤,不是无缘无故撞在墙上,就是平地跌跤,而且每次伤势都不轻。也正因如此,翰翰在学校出了名,每当有校医急匆匆地赶到学校时,同学们都会这样说:“肯定是那个叫翰翰的男孩又受伤了。”没有办法,妈妈只好带翰翰去看心理医生。在医生和翰翰单独相处的时间里,他们成了朋友。医生看着翰翰身上那些愈合的和还有没愈合的伤口问他:“痛吗?”“很痛!”“那你为什么还总是让自己受伤?”“因为这样爸爸才有可能到医院来看我!”原来,翰翰的爸

7、爸有自己的企业,平时工作很忙,翰翰几乎每天都没有机会与爸爸碰面。所以,他只好出此“下策”,来赢得与爸爸碰面的机会。当然,为了使这个“阴谋”能够顺利地得逞,他只能不断加重自己受伤的程度。那父亲身上到底有什么力量,竟会使这些小男孩如此渴望与父亲接触呢?对此,心理学家给我们打了这样一个比喻:父亲和儿子之间,存在一门他人无法读懂的外语。一位母亲就曾这样描述丈夫与儿子之间的关系:有时,我觉得丈夫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谜,他们总是扭在一起打打闹闹,例如,你追我赶、互相挠痒痒等,但他们之间打闹的那种性质,与我和儿子之间的那种打闹是完全不同的。我觉得他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语言,例如,当丈夫与儿子打闹完之后,他

8、们会同时躺在床上,摸摸对方的肚子,然后安静地休息一会儿。但一旦他们其中一个人有了小动作,另外一个人就会马上进入警觉状态,就好像他们心有灵犀一般。的确,父亲和儿子之间确实有一种属于他们的语言,他们在一起可以不分长幼地打闹、可以不断触碰对方的身体行为学家表示,父亲与儿子在打闹中所进行的这种身体之间的接触,是父子之间所进行的一种深层次的沟通。正是由于这种深层次沟通的存在,男孩知道,他将要成长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男人。因此,在父亲身上,他们能看到自己的未来,他们会自觉地以父亲为榜样。每个男孩的成长都需要家长的爱,但父爱与母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爱。母爱细腻、温柔,在母爱中,男孩能得到满足感;而父爱博大、粗犷

9、,在父爱中,男孩能找到方向感。当然,如果一个小男孩长时间接触不到父亲,或者感受不到父爱,他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进而会迷失方向。例如,长期接触不到父亲的男孩会产生女性化倾向。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长期感受不到父爱的情况下,很多小男孩为了使自己有机会与父亲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常常会用一些坏行为,如撒谎、偷盗、打架等,来吸引父亲的眼球。当然,还有很多小男孩甚至不惜伤害自己,以赢得父亲的关注。男孩是需要父亲的,他们需要从父亲身上看到自己的定位,他们需要模仿父亲的行为来使自己成长为男子汉。所以,为了男孩的健康成长,父亲千万不要以“工作忙”为理由而忽视了对儿子的教育。当然,父亲们还应该注意:你的行为、

10、语言以及思想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儿子,因为他正在自觉不自觉地以你为榜样。但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能成功地承担“儿子榜样”这一角色。很多父亲就常常在无意识之间,把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传达给了儿子。一位幼儿园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当我把孩子们的餐具都洗好时,一个小男孩正好在我身边,我请他帮我一起整理餐具,没想到却遭到了这个小家伙的严辞拒绝。他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不,我不能帮你做这些事情,因为这些事情是女人做的,我爸爸从来都不做这些事情。”看,这就是父亲的作用。一个刚刚有了性别意识的小男孩,就已经在主动模仿父亲的行为,他不自觉地把父亲当成了自己的榜样。父亲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男孩。在生活中,如果父亲很少

11、帮妻子做家务,那当母亲要求男孩帮自己做一些家务时,男孩就会理所应当地严词拒绝。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产生了这样的思想:做家务都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权不去帮忙。这些思想或者是父亲在无意之间传达给他们的,或者是他们从父亲的行为中得出的结论。男孩的成长需要榜样,他们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就把父亲当成自己的榜样。然而,父亲要想做好男孩的榜样也并不是易事,在男孩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他们所需要的榜样是不断变化的。作为男孩的父亲,如果你对做男孩的榜样还没有足够的信心,那你不妨借鉴以下几种观点和方法:方法一:面对幼儿期的男孩帮他们完成对母亲的依恋曾有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母亲的爱让我们迷恋,但母亲过度的爱却会使一

12、个男孩长不大,使他永远停留在小男孩的状态。的确,现在就有很多这样的小男孩,他们不喜欢与别人接触,整天寸步不离母亲身边,甚至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还整天跟在妈妈后面,不肯去幼儿园或学校。这些孩子大多都有这样一个毛病,他们只愿意与妈妈在一起,除了妈妈之外,他们拒绝与任何人在一起,其中也包括爸爸。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这些男孩长大之后将很难融入集体。更可怕的是,不管是与人相处,还是做其他事情,他们常常会被强大的自卑心理包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事实上,这些男孩长大之后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他们没有很好地完成在幼儿期的心理发展任务而造成的。在幼儿期,男孩需要完成的心理任务有很多,但最

13、主要的一点就是,完成对母亲的亲密分离。即让他们从对妈妈一个人的依恋中走出来,开始接纳爸爸和其他人。因此,在这一时期,爸爸的任务是巨大的,这就需要爸爸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男孩,鼓励他与自己沟通。说到这里,很多父亲也许会联想到自己小时候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在幼儿早期,男孩的世界里只有母亲,但一旦他发现自己的身边有父亲这样一个人物时,一股神秘的力量就会推动着他们与父亲接触。其实,对于这些幼儿期的孩子来讲,父亲的关爱意味着一种特殊的意义。一位成年男性曾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我的父亲将近70岁了,一次,我们一起翻那些老照片。忽然,翻到了我3岁时的那张照片,父亲抱着我把我举过了头顶,我脸上的笑容很灿烂,也很自豪

14、。我把这张照片放入我的钱夹内。之后,父亲第一次跟我谈起了他与他的父亲之间的关系:“我的父亲从来没有抱过我,我甚至都没有在他的腿上坐过”说到这里,父亲已经是泪流满面了。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即使现在父亲即将70岁了,但他仍对小时候父亲没有抱过他而感到遗憾。对于幼儿期的男孩来讲,他们迷恋母亲,因为母亲的爱是温柔的、令人陶醉的,而且是很容易感受到的,这会让他们产生安全感。但与此同时,他们又对父亲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在他们眼中,父亲是“大力士”、“万事通”,能够解决一切困难,但父亲却总是那么冷漠、不容易让人接近,这会促使男孩更加依恋母亲。就拿上述事例中那位70岁的老父亲来说,也许他的父亲并不是不爱他,只是他

15、不善于表达,所以,他给儿子留下了终身的遗憾。所以,要想做好幼儿期男孩的父亲,你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向儿子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那么,父亲应该如何向儿子表达关爱之情呢?还是让我们来听听这些小男孩自己的心声吧:“我喜欢爸爸带我出门,这样我会因为爸爸在身边而感到很自豪!”“我喜欢坐在爸爸的腿上,让他不停地颤我,有他那大大的手掌扶着我,我一点也不害怕。”“我喜欢爸爸把我举过头顶,这样我能感觉到爸爸的力量,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力大无比的神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让儿子成功地摆脱对母亲的依恋也不难,当然,这主要需要爸爸的配合。其实,爸爸需要做得也很简单:在显示自己男性力量的同时,对儿子多些关注和细心的爱护就可以了。方法二:面对儿童期的男孩明确规则,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一位幽默的父亲曾这样说过:“我们要想与儿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