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海上遇难如何逃生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76642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海上遇难如何逃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海上遇难如何逃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海上遇难如何逃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海上遇难如何逃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海上遇难如何逃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上遇难如何逃生 船舶在海上航行,会受到当地的气象、水文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或者一些人为的原因,如操纵人员对各种因素的判断失误等原因,往往会造成航行船舶失控、搁浅、触礁、失火碰撞、倾覆甚至沉没等重大危险事故。百年之前,泰坦尼克号的灾难让人们依旧记忆犹新。如果有一天不幸遭遇泰坦尼克号式的悲剧,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自救逃生笔者从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天津基地的有关专家处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水上逃生的技能。关键是保存体力和体温 据介绍,水上的事故分为江河湖泊中遇难和海上遇难两种。北海救助局专家指出,如果是事故船在江河湖泊中遇险,“若水流不急,很容易游到岸边。若是水速很急,不要直接朝岸边游去,

2、而应该顺着水流游向下游岸边。如果河流弯曲,应向内弯处游,通常那里较浅并且水流速度较慢,在那里上岸或者等待救援。” “如果是在海上,落水自救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要依靠救助人员营救。”专家建议,如果事故船在海中遇险,应该耐心等待救援,期间看到救援船只应挥动手臂示意自己的位置。“落水者要坚定生存的意志,不能绝望,保持冷静。”据了解,一般来说,人泡在50的水中,可以生存2小时,水温01,大多数人可以生存小时,水温510,有一半人可以生存1小时以上,水温2,大部分人生存时间不会超过1小时。水温2以下时,一般人只能耐受几分钟。“这还不包括恐惧心理的影响,只是生理上的耐受力。”专家表示,在低温下,人在水中

3、保存体力和体温,延长水中生存时间等待救助是关键。为了节省体力,专家建议落水者要“脱掉沉重的鞋子,扔掉口袋里沉重的东西,不要贪恋财物,不要有侥幸心理。”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适当加穿衣着,并正确穿好救生衣,携带淡水和食品,尽量收集毛毯、衣服等保护物。 专家介绍说,海上遇难后,一般对于正常人致命的威胁正是心理上的恐惧。“只有坚定的求生意念,才能等到有效救援。” 据介绍,目前,中国空中救助范围已覆盖渤海湾海域、长江口及舟山水域、台湾海峡、琼州海峡、粤西及北部湾和海南附近水域,在我国沿海初步建成了海上立体救助体系,实现了从单一船舶救助体系到陆海空立体救助体系的历史性突破。通过沿海2个救助基地,进一步扩大了

4、立体救助覆盖范围。 不得已跳海有诀窍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很多人由于恐慌和没有足够的救生筏,最终只能跳向大海。 专家表示,海上遇难如果实在来不及登上救生筏或者救生筏不够用,即使跳海也是有技巧的。“不得不跳下水里时,应迎着风向跳,以免下水后遭漂浮物的撞击。跳水时双臂交叠在胸前,压住救生衣,双手捂住口鼻,以防跳下时呛水。”另外,专家提示:“跳船的正确位置应该是船尾,并尽可能地跳得远一些,不然船下沉时涡流会把人吸进船底下。跳进水中要保持镇定,既要防止被水上漂浮物撞伤,又不要离出事船只太远,以免搜救人员找不到。”一旦发生水上事故,要牢牢把握几个步骤和关键要点:“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坚强的求生意志及克服困难的

5、决心,保持头脑清醒,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无穷的智慧,克服重重困难。其次,要穿戴好救生衣,迅速发出呼救信号,请求援救。第三,如果未能登上救生筏等,要尽量节省没必要的体力活动,两腿弯曲,尽量收拢于小腹下,两肘紧贴身旁夹紧,两臂交叉抱紧在救生衣胸前,保持“hep”姿势。第四,要迅速离开险船一定范围,在海水中漂流或乘救生器材漂流要辨别好方向,安定情绪,尽量能把救生器材控制在能看到难船的位置,这样能让救助方更快找到遇险人员。” 专家还提示说,不要喝海水,千方百计寻找淡水,防止脱水。要寻找食物代用品,海洋中有鱼、龟、海鸟、贝壳、海藻可供食用。“还要谨防鲨鱼、海蛇等咬伤。” 注意细节确保平安 避险意识比较强的人

6、为了预防地震,往往都会在家中准备一个地震应急包,装着一些可以维持基本生存的必备物品,保证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能够积极自救,并且可以争取出等待救援的时间。对于海上出行,同样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专家给出了一些建议:首先选择船只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乘坐四无船舶,即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和无船籍。不要乘坐渔船、农用船等非载客船舶以及超载的船舶。” 此外,出海时间的选择也很重要,“如得到报告有能见度不良的天气、超过船舶抗风等级的大风等恶劣天气、海况时,不要冒险出航。” 专家提示,上船之后要注意几点细节,“上船后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安全设施、标识、指示安全信息或警示。例如,救生衣、救生圈、救生服、救助艇。集合地点标识、登乘站标识、方向指示标识、应急出口方向指示标识、出口指示标识等。发现船上出现超载要保持警惕,尤其是船体剧烈颠簸时,要高度戒备,换上轻装,将重要财物随身携带。”在物品准备方面,专家认为“在乘船时,不管水性好坏,一定要预备一个便携式气枕或者充气式救生圈,尤其是携带儿童出游时”。其实,无论是电影中的故事还是现实的生活,“在大海中一旦发生海事只有靠大家齐心协力、科学应对才能自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