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疾病防治——刘迎春.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766202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疾病防治——刘迎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猪疾病防治——刘迎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猪疾病防治——刘迎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猪疾病防治——刘迎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猪疾病防治——刘迎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猪疾病防治——刘迎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疾病防治——刘迎春.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内容提要1一、仔猪常见疾病2(一)断奶仔猪下痢2(二)仔猪脱水3(三)仔猪气喘4二、母猪常见疾病6(一)后备母猪不发情6(二)断奶母猪不发情6(三)配种后不受孕7三、生猪传染性疾病8(一)猪瘟8(二)猪丹毒8(三)猪传染性胃肠炎9(四)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性肺炎10(五)猪链球菌10参考文献12内容摘要生猪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是伴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生猪疾病的发生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伴随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在生猪的养殖业中,猪易患上不同特征的疾病或者易感疾病,本文对生猪疾病的流行现状进行了总结,就养殖过程中几种常见疾病以及防治方

2、法谈几点措施。关键词:生猪 养殖 疾病预防 治疗 生猪养殖常见疾病的防治根据相关资料报道,在猪的死因中,因患病致死的约占80以上,而在猪的所有疾病中,传染病约占7080。生猪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是伴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生猪疾病的发生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是猪疫病控制的基本方针。自80年代以来,开展了以消灭猪瘟为中心,控制和消灭其他畜禽传染病为重点的兽医防疫工作,使由传染病引起的猪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猪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但在养猪业兴旺发达的同时,一些过去已经控制了的疫病死灰复燃,新的猪病又有所增加,尤其是人畜共患病,

3、给人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抗病力,实行全进全出制、超早期断奶和多点生产技术三者有效地结合,对于猪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都具有重大意义。全进全出技术包括猪群全部转出、空舍彻底清刷消毒、再全部转入新猪群等技术环节。超早期断奶技术和多点生产技术则是以控制疾病为目的,切断疾病在不同猪群间的传播途径。现就常见猪病介绍及对策归纳起来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生猪不同时期有不同发病特点。一、仔猪常见疾病出生后12周的仔猪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死亡率占整个仔猪阶段(出生至断奶后12周)的65及以上,而仔猪阶段的死亡率占猪一生死亡率的70,因此,对仔猪阶段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要给予高度重视。

4、此阶段仔猪常发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仔猪脱水、仔猪下痢、仔猪气喘、仔猪脑炎、仔猪脱肛、仔猪副伤寒等。(一)断奶仔猪下痢1、病因:由于日粮,生活习惯,环境以及保育措施的不当,造成仔猪断奶期间的腹泻一俗称仔猪下痢。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营养性和病原性两种,前者主要是由于日粮分配不合理,不适应仔猪的生理特点所致,而后者则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并在消化道内大量繁殖引起的病理反映。2、治疗:一旦发病,治愈都需要一段时间,会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治疗时要对症下药,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同时,无论哪种原因造成的下痢,应辅助治病,禁饲2436h(不禁水),补充水份、电解质、能量、收敛剂、碳酸氢钠注射液(

5、解除酸中毒)、抗过敏药物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3、防治措施:(1)搞好仔猪日粮的配制,仔猪由以母乳为主的日粮一下子转变为以玉米、豆粕为主的固体日粮,就显得非常不适应,因此,预防断奶后仔猪下痢的发生,日粮是关键。具有关资料介绍,仔猪在三周龄以前对固体日粮的消化能力极其有限,4周龄发育基本成熟,但功能尚不完全。实践证明,用不同大豆蛋白质水平的日粮进行饲喂,大豆蛋白质越高越容易引起下痢,这是因为大豆蛋白质中存有抗胰蛋白酶因子,削弱了胰蛋酶对大豆蛋白的消化,因此日粮中降低大豆蛋白的使用量,增加动物性蛋白和氨基酸的添加量,提高蛋白源,能有效地防止营养性下痢的发生,但大豆蛋白绝不

6、能没有,合理适量使用,有利于断奶仔猪消化液中的胰蛋白酶活性的提高,若将玉米、豆粕膨化后作日粮更加合理。(2)培育健壮仔猪,养成良好的采食习惯,断奶前仔猪的发育与采食是安全断奶的基础。要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每个仔都能吃到初乳,提高母乳质量。仔猪出生后3d内人工补饲含钻、硒的补铁剂,以防止缺铁性贫血。提早开食,仔猪出生后7d内开始诱食逐步刺激消化系统的发育和培养良好的采食习惯,可饲喂一些成品的仔猪配合饲料,例如:乳猪551等,为适时断奶打下良好基础。(3)环境与饮水卫生,仔猪保育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仔猪病源性下痢的主要原因,有效地消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防治断奶仔猪下痢的关键,开展定期的

7、栏舍消毒和带体消毒,能有效地消灭环境和畜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仔猪消化道内环境的清洁也是确保其安全生长的重要因素,可采用1:8 00010 000的“百毒杀”饮水,以代替抗生素(因为抗生素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持续服用还可以产生耐药性)起到对消化道内环境的消毒作用。扼制病原微生物在仔猪消化道内的生存与繁殖。(4)做好饲养员及用具和外来人员的消毒工作,防止人为地传播病原性致病菌,在断奶前7d内要避免防疫注射及阉割等不良刺激,塑棚养猪,要做到既要适时通风,又要防止贼风侵入,使其安全渡过断奶关。(二)仔猪脱水1、病因:仔猪腹泻的病因比较多,常见的有传染病方面消化不良性方面。究消化不良性方面来说,因为仔猪胃

8、肠机能还不发达,对食物的消化也比较弱,各种消化酶也不够健全,特别在断乳之后,由于采食量的增加使其不能适应引起食物消化不良,加之这些消化不良物质刺激胃肠,反射起胃肠蠕动加快,肠液分泌增多而导致下泻。另外,由于断乳后,仔猪觅食脏物,又加剧了腹泻结果导致机体脱水。2、症状:病初仔猪排软便,便中带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或粘液。此时全身症状变化不明显。后随病情的发展,粪便逐渐稀薄呈水样,往往粪中带血或脱落的肠粘膜。如果这样持续则发生脱水症状,精神沉郁、皮肤干燥、弹性减退、口腔干燥、结膜发绀、皮肤温度下降尤其耳鼻端和四肢下端青紫发凉。严重时体温降低,身体虚弱无力,无力躺下。3、治疗:及时、有效地进行腹腔内补液

9、。(1)腹腔补液部位,一般选择于倒数第二对乳头的前后方或于耻骨前缘35cm处。(2)补液药物和用量:因为仔猪腹泻性脱水多为混合性的,既脱水又失盐。因此选用药也应该是混合性,常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等渗葡萄糖加复方氯化钠溶液。药用量每次在250500ml。药液加热至3841后缓慢注入腹腔内。隔12h重复一次,一般2次即可痊愈。(3)配合用药:为了消除炎症和防感染,在补液同时加入庆大霉素注射液25ml或维生素E。(三)仔猪气喘1、流行病学特点:本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寒冷的冬春季多发。2、症状:潜伏期5-7天,最长达1个月以上。(1)急性型。病猪精神沉郁,呼吸加快,每分钟达60-120次。喜卧

10、,不愿走动。随后出现腹式呼吸,两前肢叉开,呈犬坐姿势。严重病猪,张口喘气,从口、鼻流出泡沫样物。有时发出连续性至痉挛性咳嗽。只有少数病猪有微热。食欲一般正常,只有呼吸困难时才减退或拒食。本型多见于新发生猪支气管肺炎的猪群,发病重,病程短,死亡率高。病程1-2周而死亡。幸存者转为慢性。(2)慢性型。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尤其早晨起立驱赶、夜间、运动时和进食后发生咳嗽。由轻到重,严重时出现连续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时拱背、伸颈、头下垂,直到呼吸道中分泌物咳出为止。进一步发展,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后期不食。仔猪消瘦、体弱,发育缓慢,如有继发感染而引起死亡。病程2-3个月,有的长达半年以上。发病率高,死

11、亡率低。该型在老疫区多见。(3)隐性型。病猪一般不显临床症状,有时在夜间或驱赶运动后出现轻微的咳嗽和气喘。生长发育基本正常。但用X光检查时,可见到肺上肺炎病变。该型在老疫区多见,被忽视为危险的传染源。3、防治措施:(1)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本病。加强饲养管理,坚持经常性的卫生消毒工作。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不要从外地引进猪只。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实行“三定”,即固定猪舍,固定饲养人员,固定工具。(2)经常观察猪群,发现咳嗽,气喘的病猪应马上隔离,检疫,确诊治疗。对猪舍在搞好清洁卫生的基础上,要进行全面消毒。同时,对病群猪用抗生素治疗,促进病猪尽快康复。最根本的措施是用康复后母猪和无特定病原猪培

12、育健康群。(3)免疫预防。中国兽药监察所已研制出猪气喘病成年免冻干疫苗、鸡胚卵黄囊冻干疫苗、乳兔肌肉冻干疫苗,兔化弱毒苗,免疫期达12个月。经过应用证明,安全有效无副作用。4、治疗:可用土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泰乐菌素等治疗。盐酸土霉素30-40毫克/千克体重,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后,分点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4天。泰乐菌素4-9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5日。林可霉素50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5日。卡那霉素注射液3-4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日。(四)仔猪脑炎1、病症:抽疯,表现四肢不好使或歪脖子,有的身躯偏斜,

13、嘶叫,有的顶着圈栏呆立不动。2、治疗:(1)10%磺胺嘧啶10毫升2支,以15千克体重为例,肌注或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每日两次。(2)庆大霉素5毫升1支,青霉素160万单位1支,地塞米松5毫升1支,混合后肌肉注射,每日两次(以体重15千克的仔猪为例)。(3)10%磺胺嘧啶20毫升,40%乌洛托品10毫升,静脉注射,每日2次。(4)青霉素160万单位1支,链霉素100万单位1支,安痛定10毫升0.5支,混合后肌注,每日2次(以体重10千克的仔猪为例)。(五)仔猪脱肛1、简介:又称肛门直肠脱垂,是指肠管和直肠外翻脱出肛门外。2、病因:病猪先天发育不良;腹腔压力长期增大(如便秘、排便用力、咳嗽、顽固

14、性下痢);长期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另外,饲养管理不善,天气寒冷,猪舍温度低,温度大,都是诱发本病的病因。3、症状:直肠脱出肛门,外观呈球状,病初直肠粘膜充血、呈红色,久则水肿、淤血、呈暗红色,并附有泥污,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创伤。病后期粘膜破裂,直肠坏死,排粪困难,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严重脱肛仔猪易死亡。4、治疗:对脱肛猪应采取手术整复。(1)术前控制病猪采食,并促其排空粪便与尿液。(2)手术时将病猪倒提保定,用肥皂水将肛门周围皮肤及尾根、腿部洗净,用0.1%高锰钾溶液或2%5%明矾水、淡盐水冲洗消毒脱出的直肠粘膜,通过挤压放水肿液,然后涂红霉素等抗生素软膏或青霉素粉。用温生理盐水或清洁温水浸泡过的纱布热敷,按压脱肛部位,使脱出的直肠复位,随即进行肛门烟包式缝合,松紧适当,过紧妨碍排便,过松易引起再度脱肛。(3)对脱肛严重、直肠坏死、浆膜穿孔的病猪,应进行脱出直肠的切除缝合术。手术时用1%普鲁卡因40毫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