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765878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1工程概况 二标为两层的展览中心,展厅中102米的大梁及30米见方的大跨度楼板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 构。另外在展厅内部分框架梁、展厅外汽车道及防撞护栏也设计了预应力结构,如下表6-7。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顺序,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方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一五层的核心 筒、展厅外汽车道及防撞护栏预应力;另一部分为展厅预应力。针对展厅部分预应力、面积大、 荷载大、超长连续、施工工艺复杂等特殊性,需要预先制定专项的施工方案和校核措施,这部 分内容将在后面的13.4节做专项论述,此处主要针对第一部分预应力工程,即核心筒、展厅外 汽车道及防撞护栏预应力。第一部分核心筒、展厅外汽车道

2、为整体预应力梁板结构,预应力均采用群锚,分别为2015.21215.2, 1015.2, 715.2。预应力筋选用日本标准中15.2 SWPR7B钢绞线, 即相当于国标GB522495中j15,抗拉强度1860N/mm2预应力钢绞线。防撞护栏预应力设置 设计没有明确给出,我们认为预应力主要是为了防止裂缝的发生,因此我们按后张无粘接预应 力结构考虑,预应力为单根布置、单根张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表6-6-7梁、 板号跨度(m)分布位置预应力筋设置根数G310米连续梁一六层及屋顶核心筒4 束 X12j15G44+13+8三层核心筒4 束 X12j1522G721+30X2+21五层展厅部分12 束

3、X22 j1519G814+8五层位置汽车道6 束 X12j1545G910米连续梁一层核心筒、五层汽车 道6 束 X20 j15G1121+30X2五层展厅部分28 束 X22j152G12五层展厅部分20 束 X22j152PB130五层展厅部分3 束 X12j15PB230三层群居处4 束 X10 j1556PS1高架路及汽车道2X2 束X7j15PS2环行车道2 结构施工主要特点 本部分为超长连续预应力梁板结构,施工任务重,结构施工穿插繁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 顺序、张拉顺序交织影响整体结构的施工工期,在整体结构施工的关键路线上,必须统筹安排。 鉴于需要二次工艺设计,这就需要施工与设

4、计密切配合,施工前,将预应力的布置大样,张拉 锚固端及相应加强区统一考虑,将所有矛盾进行消化,方能使所有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 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须对工序安排、工艺设定、材料质量、过程控制、检测质量等方面进行 严格的、周详的、高精度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认真安排计划,落实执行。 工期紧,预应力施工面临材料集中供应、集中下料、区域集中敷设、张拉时间紧的情况,工期 压力大,更需要统一考虑、统筹安排。预应力施工跨越冬季施工,需要采取各县冬季施工的技术措施,以防质量事故的发生。3 二次工艺设计A 设计说明 由于这次投标时间的仓促及预应力设计不太详细,因此,需要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作具体的细化 设

5、计。此处的细化设计是我方根据自己以往的施工经验和常用做法做出的,实际施工时以设计 认可的细化设计为准。B 锚固体系的选择等本标段工程采用符合国家I类锚具的夹片式群锚,钢绞线采用国标jl5、1860N/mm2低松弛钢绞线。无粘结预应力筋也采用国标jl5、1860N/mm2低松弛无粘结预应力筋。C 张拉端、锚固端的设置a核心筒部分分布有G、G、G及PB梁。因G、PB梁长度较短,采取一端张拉的方法,在C轴或3 4 9 2 4 2D轴柱外梁端作为固定端,A轴柱外梁端作为张拉端。G和G梁是多跨连续梁,为了减小摩阻损39失,预应力筋采用交叉搭接法,搭接长度为20米,预应力筋的搭接在支座处。b汽车道部分分布

6、有G、G梁及PS、PS板。G梁为两跨连续梁,采用一端张拉,锚固短设置于J8 9 1 2 8轴柱外,张拉端设置于L轴柱外。G梁为多跨连续梁,其设置同核心筒部分。9c防撞护栏部分的预应力除在中间端按60米为一段采用两端布设张拉锚两端张拉外,其余部分 施工时,按30米为一段,中间用联接器相连,均采用一端张拉的方法。;纵向多跨连续预应力梁中 预应力筋的连接采用交叉搭接法,预应力筋的搭接在柱支座处;基本按20米为 一段,分段设 置张拉端,在支座处张拉。横向短边预应力筋为一端张拉,另一端为固定端,张拉端固定端均 在本跨柱子的外侧设置。d预应力筋、锚具等施工数据的设计除防撞护栏部分预应力进线形为直线外,其余

7、部分预应力筋线形为正反抛物线,根据抛物线方 程计算出预应力筋的中心标高,标高间距定为1000mm,相应得出支架标高,作为施工控制预应 力筋矢高的依据。预应力筋在梁或板内对称布置,预应力筋或波纹管距梁边不小于40mm。预应力筋张拉端处有不小于300mm的平直段。e预应力筋张拉靴口的设置预应力筋在交叉搭接时,须在梁面预留张拉穴口,如12孔张拉穴口为270mmX270mmX600mm, 梁面钢筋采取并筋断筋的方法。为了减少穴口对梁截面的削弱,张拉穴口应分散布置,并在穴 口下用普通钢筋加固。f张拉灌浆要求混凝土张拉强度为设计强度的75%,即45MP .a张拉控制应力。=0.70fcon ptk张拉程序

8、:0-0.20。一0.5。一1.00。一1.03。,根据设计要求及预应力损失的大小,con con con con 部分预应力筋可相应提高超张拉系数。4 施工顺序A 有粘结预应力a 预应力张拉顺序按混凝土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每一施工段内,先张拉横向预应力梁中预应 力筋,再张拉纵向预应力连续梁,最后张拉板中预应力筋。每梁或板内的预应力筋张拉顺序为 居中对称。b预应力张拉完毕,应先观察12小时,无异常情况后48小时内完成灌浆工作。c水泥浆采用42.5 Mpa.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4以下,灌浆压力为0.50.6 MPa.。d锚具封闭要求:预应力筋张拉完后,将外露的钢绞线切断,锚具外露钢绞线长

9、度不小于30mm, 张拉靴口用与结构混凝土同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封闭。e按照混凝土施工段的划分,预应力筋敷设施工亦配合进行。f张拉完后,方可全部拆除梁底模板。g有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详见示意图6-26。图 6-26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流程图h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框架梁、板脚手架一框架梁底模一排放非预应力钢筋一钢筋绑扎一安装支架穿金属波纹管一穿 钢绞线、安灌浆口排气孔一隐蔽工程验收一立侧模一安装张拉口网片、预埋承压板一隐蔽工程 验收f楼板底非预应力筋绑扎、预应力筋马凳安装f穿波纹管预应力筋f锚具、穴模安装固定一板面负筋绑扎一砼浇筑一养护、张拉准备一张拉梁预应力筋一切除外露钢

10、绞线一张拉板预应力筋一切除外露钢绞线一灌浆一端部封闭B 无粘结预应力无粘结预应力敷设张拉顺序按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由中间向两边进行。其施工过程详见以下示意图 6-27。图 6-27 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流程图 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护栏钢筋绑扎一安装支架一穿无粘结预应力筋一护栏钢模支设一隐蔽工程验收一砼浇筑一养 护、张拉准备一张拉一切除外露钢绞线一端部封锚一转入下一施工段5 施工准备A 技术准备 a预应力工程二次工艺设计,时间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前20天完成;b完成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时间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前15天完成;c预应力施工方案,时间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施

11、工前10天完成,并报有关方审批。d细化方案、交底,技术准备工作内容如下:分段计算绘制预应力筋曲线矢高、相应马凳高度,绘制纵横梁交节点钢筋大样图,调整矢高, 用于指导施工;依据分区施工要求,绘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梁板施工程序图;绘制预应力梁分段张拉总平面图,和梁的断面图,并在总图上表明张拉次序,在梁上标注灌浆 口排气孔等;绘制各节点大样图;放样、计算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直线筋L= L直+2H+2L0X曲线筋 L=L +2H+2LT0其中,L曲线孔道长度加直线段长度,L= L曲+L直TTL 曲=Y1+(8h2/3L)XL投2 投h预应力筋曲线段的矢高L投一预应力筋曲线段的水平投影长度H锚具厚度Lox

12、千卡式千斤顶内预应力筋的长度0XLo穿心式千斤顶内预应力筋的长度+工具锚厚度+转向长度编制预应力筋、锚具、波纹管、承压板、螺旋筋、支架钢筋、排气孔、灌浆孔等材料需用量计 划,提出技术质量指标;依据分段要求,计算各段的应力损失、平均应力及伸长值指标;理论伸长值由下式计算:AL=(N XL )/(A XE)P T p p式中:AL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N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L预应力筋的曲线长度加直线段长度TA预应力筋的截面积P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P=A。1(KL + 卩9)/2P conT9=8h/L投(rad)式中e预应力筋的曲线转角h预应力筋曲线段的失高L投一预应力筋曲线段的水平投影长度投

13、k考虑孔道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卩一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或预应力筋与护套的摩擦系数实际伸长值为0.20C 下的推算伸长值AL与张拉时测量的伸长值AL之和即:AL= AL +con 0 1 0AL1O实际伸长值应在理论伸长值的一6%+6%之间,若超出此范围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 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进行。以上各项计算经复核后,设计打印出表格;e 依据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制订各项技术、质量指标要求,并配以相应的保证措施,编制对策表;f 依据预应力筋的不同级别张拉力,列表计算统计,并依此配套校验千斤顶,得出相应张拉力下 压力表的读数。B 人员组织预应力结构的布管、穿筋、承压板螺旋筋的安装、灌浆

14、孔排气孔的安装、锚具连接器的安装、 张拉及灌浆等均由我局专业预应力施工队完成,其具有专业预应力施工二级资质。预应力施工设专业工程师6人;下设专业张拉队、下料队和敷设穿筋队各1个,专业张拉队根 据施工进度分为3个班,每班4组,每组5人;下料队2个班,每班1 0人;敷设穿筋队2个班, 每班 60 人。C 材料准备详见后边13. 4章专项方案D 机具准备6 施工方法A 楼层预应力施工要求考虑到有粘结预应力筋为连续超长曲线配筋,后穿束较为困难,故梁内预应力筋同波纹管一同 埋设混凝土中,采用先穿预应力筋束施工工艺;混凝土分区施工时,钢筋、模板均须完成分区 线所在跨的工作,为预应力的连续提供工作面。B 下

15、料及成束a 梁内预应力筋的下料在预应力筋专用下料场进行。放大样复核计算的下料长度,用砂轮锯进 行切割下料。b 为保证钢绞线编束后,根与根间距紧密,编束前用干净纱布将钢绞线逐根擦拭干净后,每根间隔1.5m,用20#铁丝扎紧,扎紧头铁丝要砸扁。c 编束后,将钢绞线束调直,在钢绞线每侧的相同位置用红、绿油漆标注条色带,以供检查预 应力钢绞线是否扭曲用;然后将钢绞线束盘卷完后,架空堆放,以备吊装(。也可现场并束,待 与现场结合后,确定具体实施方案)C 预应力的穿筋、布筋为确保混凝土分区条件下预应力施工的顺利进行,使普通钢筋、模板、混凝土的工序不与预应 力穿筋工序发生矛盾,使普通工序与预应力工序合理交叉,特制定如下工序原则:每区内,先 支设横向框架梁的支架模板,先绑扎横向框架梁,待横向框架梁预应力筋线形确定后,再绑扎 纵向框架梁及次梁;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