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煤矿2012年瓦斯治理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76467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山煤矿2012年瓦斯治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青山煤矿2012年瓦斯治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青山煤矿2012年瓦斯治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青山煤矿2012年瓦斯治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青山煤矿2012年瓦斯治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山煤矿2012年瓦斯治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山煤矿2012年瓦斯治理方案(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织金县龙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山煤矿2012年瓦斯治理方案二一二年三月七日目录第一章 矿区概述4第一节 概述4第二节 开采技术条件5一 水文地质情况5二、煤层瓦斯赋存及规律11三、煤层瓦斯含量、压力11四、煤尘爆炸危险性和煤炭自燃发火倾向性12五、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12第二章 矿井各生产系统现状14一、开拓与开采系统14二、矿井通风系统14三、瓦斯抽放系统15四、粉尘灾害防治系统16五、防灭火系统16六、防排水系统16七、供电系统16八、矿井运输提升系统16九、矿井压风系统建设17十、安全监控系统17十一、通讯系统17第三章 瓦斯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7第四章 瓦斯治理方案

2、18第一节 通风系统治理方案18一、采掘部署合理18二 通风系统19【一】通风系统合理可靠19【二】 加强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积存的措施19【三】 硐室通风管理措施23【四】井下通风设施管理24【五】、巷道贯通管理29第二节、分源治理瓦斯30第三节、严格瓦斯检查制度31第四节、控制和消除引爆火源措施33一、井下爆破防止引燃瓦斯措施33二、防治煤炭自燃措施35(一)开拓开采方面的措施35(二)通风方面的措施36(三)检测监控方面的措施36四、电气防爆措施36五、防止撞击产生火花的措施38六、防止产生引燃瓦斯爆炸的明火火源措施39七、防止地面雷电波及井下措施39第五节 瓦斯、煤尘爆炸隔爆措施39一、防

3、止灾害扩大的措施40二、隔爆措施40(一) 防尘降尘措施40(二)对于井巷中积聚的煤尘的防爆措施41第六节 安全监控系统41第七节 瓦斯抽放治理方案42第八节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方案42一、区域突出措施42【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42【二】、区域性防突措施46【三】、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49【四】、区域验证51二 局部防突出措施51【一】、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基本程序和要求51【二】、局部突出危险性预测54【三】、局部防突措施56【四】、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检验63第九节 其它安全技术措施64一、安全监控监测方面的措施64二、矿井通风管理措施64三、排放瓦斯措施66第五章 瓦斯治理保障措施67第一节

4、建立安全技术管理体系67第二节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71第三节 加强监督检查72第四节 建立安全隐患处理应急救援机制72第五节 加强日常管理,注重隐患跟踪,全力消除隐患73第六章 预期效果73第一章 矿区概述第一节 概述一、交通位置青山煤矿位于织金县珠藏镇,距织金县城直距约13km,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1451054241,北纬263317 263406。矿区位于织(金)-普(定)公路东侧,公路相通,交通方便二、矿井发展概况、生产、建设情况2006年因国家煤炭行业政策的调整,织金县青山煤矿被列批为资源整合技改矿井。由原青山煤矿、原华明煤矿、原金利煤矿三矿整合成一个矿井,整合后,保留原青山煤

5、矿的矿名,利用原青山煤矿的工业场地。青山煤矿于2009年5月20日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进行矿井技改建设,2011年技改建设结束,同年完成联合试运转、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的验收工作;现青山煤矿已获得上级各部门颁发证照齐全的生产矿井。采矿许可证:5200000830929,煤炭生产许可证号:205224250550,安全生产许可证:(黔)MK安许证字0599,矿区范围由12个拐点坐标圈定,走向长度Km,倾向长度Km,矿区面积2,开采深度:+1700+1450m;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截止2007年11月底,矿井保有资源量445.0万吨,工业资源/储量327.4万t,设计利用储量217.

6、44万t,设计可采储量157.74万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8.0年。主要可采煤层自上而下有M16、M23号煤层,M16号层已基本采完,目前主要开采M23号煤层。第二节 开采技术条件一 水文地质情况1、地层含、隔水性(1)含水层岩组二叠系上统茅口组(P3m):为灰色、深灰色中厚至块状灰岩,分布于矿区东部,为燧石灰岩构成,厚度大于200m,含溶洞、裂隙水,其富水性强,为强含水层。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P31):为区内主要含煤岩系。由粉砂岩、粘土岩夹少量砂岩、煤线和煤层交互组成。分布于背斜轴矿区部,为砂岩、泥(页)岩,煤层夹少量灰岩构成,厚100-200m,平均150m。含水性弱,为弱含水层。第四系(Q

7、):为残坡积粘土、亚粘土、含砾粘土及人工填土等,零星分布区内缓坡地带,不整合覆盖于各时代地层之上,厚610m。矿区内覆盖的第四系,为孔隙水含水较弱,为弱含水层。(2)隔水层岩组区内主要隔水层为龙潭组中的粉砂质泥岩及煤层。2、断层导水性矿区内有一近东北向延伸的逆断层F3,倾角2045,断距约12m,切穿龙潭组地层,位于矿区西北部,距离矿区边界为60m,在本矿区内在+1566m标高与M16煤层切割,已经接近矿区深部,对本开采影响不大。3、水文地质类型根据各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断层导水性及动态变化特征,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条件良好,准采水平+1450m,水平低于侵蚀

8、基准面(本区最低侵蚀基准面1500m)50m左右。在今后开采中要注意地下水的涌入。综上所述,本区水文地质类型属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4、矿井充水因素分析矿井充水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降水:是主要的充水水源。含煤地层裸露,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充水强度和降水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着密切联系。2)地表水:矿区西南侧有河流经过,距矿区有1500m。区内冲沟发育,切割较深。有些冲沟常年有水,枯季流量较小,雨季暴涨。3)老窑水:区内老窑和小煤矿分布广泛,且开采历史悠久,大部分被关闭。老窑采空冒落造成地表开裂、塌陷,致使地表水及降雨由裂隙渗入老窑蓄积。因此,老窑大多有积水。开采浅部煤层

9、,应预防老窑水涌入。4)茅口组:灰岩裂隙、溶隙发育,透水性较强,特别在雨季水量猛增,但由于其在煤系地层以下,对矿井的影响较小。5)第四系空隙水:岩石破碎,透水性较强,特别在雨季水量猛增。6)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含煤地层与隔水段呈间互状,虽富水性弱,但具一定的承压性,对矿井开采有一定的影响。(2)充水通道:1)自然充水通道:岩石裂隙为矿坑自然充水通道,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体会通过岩石裂隙直接进入矿坑。2)人工充水通道:煤层开采后,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会通过其冒落带、裂隙等进入矿坑。3)小窑和矿井采空区:矿山内小煤矿和老窑,其废弃采面或巷道会成为老窑水、采空区积水、为部分地表水进入矿井的通道。(3)充水方

10、式由于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露头分布不广,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不强,为中等弱含水层,充水通道以岩石原生裂隙、原生通道为主,规模一般不大。以老窑、老空为导水充水的,局部可能发生突水事故,因此,未来矿井充水方式主要以渗水、滴水、淋水为主。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第十一条规定:矿井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本矿含水层为茅口组:灰岩裂隙、溶隙发育,透水性较强,特别在雨季水量猛增,但由于其在煤系地层以下,对矿井的影响较小。茅口组位于煤层底板(M23煤层距离茅口组平均为120m),本矿采掘未破坏茅口组含水层,故本矿充水方式为含水层露头水以及以老窑、老空为导水充水的,矿井充水

11、对开采影响不大,因此本矿水文地质条件中等,5、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是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本矿井的井下水害主要是来源于地层含少量的水、风化裂隙水、裂隙水、小煤窑、采空区积水和雨季渗水,这些水害对矿井安全生产存在着一定有威胁。6、矿井水文安全条件评价1)对水文地质基础资料来源及可靠性评价水文地质基础资料来源于贵州省奇星资源勘查开发2007年7月提交的贵州省织金县珠藏镇青山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水文勘查工作程度较低,应在以后的补充报告中加以完善。2)水文勘探程度及存在问题由于水文勘探程度低,对矿区存在的潜在水患,在开采过程中

12、不能作出准确预测。必须强调的是:由于矿山未开展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在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必须加强水文地质工作,严格按照“黔煤办字200737”号文“关于加强小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按“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探(放)水措施,本矿必须高度重视防治水的工作,防止发生井巷(顶板)透水、老窑突水的安全事故,认真作好矿井防治水工作。建议矿井补充水文地质调查,查清采空区及废弃老窑积水范围、积水量,以便为矿井的建设提供指导,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7、矿井涌水状况织金县珠藏镇青山煤矿属于整合矿井,由原青山煤矿、原金利煤矿及原华明煤矿整合而成,整合以原青山煤矿为主体。采用大气降水入渗

13、法预测矿井涌水量,其公式为:FH式中:Q:大气降水渗入量(t/d):降水渗入系数,基岩裸露,岩溶发育、排泄通畅的碳酸盐岩区,取值为0.02。F:块段面积(km2),按矿区面积进行计算,取值为1.2994。H:平均年降雨量(mm),采用当地气象站多年平均降雨量mm。经计算,Fm3/d。即:正常涌水量m3/h,最大涌水量12m3/h。根据青山煤矿目前每天抽排的水量计算,矿井正常涌水量3/h,最大涌水量83.3 m3/h,最小涌水量3/h。本设计按矿井实测涌水量进行排水设备选型。二)、邻近矿井开采及涌水情况根据业主反应,其他生产矿井均距离本矿较远,未取得相关资料。三)、封闭不良钻孔情况业主反应,矿区

14、范围内共布置有六个钻孔,钻孔均封闭良好。四)、主要积水区、主要含水层与主要开采煤层之间的关系(1)主要积水区与主要开采煤层之间的关系织金县珠藏镇青山煤矿为一整合矿井,原青山煤矿主要开采M16煤层,已开采标高范围在+1550m至1625m左右,已形成采空区面积为0.2975 k。原华明煤矿矿井布置有M16煤层主斜井、M16煤层回风斜井、M23煤层主斜井、M23煤层回风斜井共四条井筒。采用平硐开拓,井下工作面回采为走向长壁工作面回采。该矿开采规模较小,矿井在M16煤层开采范围在+1580+1625m之间,在M16煤层形成采空区面积为0.0256k, 在M23煤层开采范围在+1520+1600m之间

15、,在M23煤层形成采空区面积为0.0719k,西南翼为原金利煤矿,已开采标高范围在+1575m至1610m左右,已形成采空区面积为0.0256 k,目前矿井井口已封闭。因此,矿井主要积水区为原有煤矿开采16煤层形成的采空区及煤层浅部老窑空区和老窑破坏区。(2)主要含水层与主要开采煤层之间的关系矿井主要可采煤层两层,M16煤层产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二段下部,M23煤层产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一段顶部。矿区内覆盖的第四系,为孔隙水含水较弱,为弱含水层,与M16煤层之间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三段(厚118m)相隔,对矿井开采无影响。茅口组灰岩裂隙、溶隙发育,透水性较强,特别在雨季水量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