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诗歌形象感知诗歌意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76427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诗歌形象感知诗歌意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把握诗歌形象感知诗歌意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把握诗歌形象感知诗歌意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握诗歌形象感知诗歌意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诗歌形象感知诗歌意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诗歌形象感知诗歌意象 李新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两种。对诗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它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诗歌中的形象大致又分三类: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如?诗经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跃、伶俐俏皮靡不毕现。又如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塑造了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沉着自适的渔父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山村清幽明丽景色的描写,让我们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比方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示例杜牧的?山行,诗中

2、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大致说来,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下列几类:一、怀才不遇、豪放洒脱的形象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抒发了怀才不遇、孤独无依的旷世情怀。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二、忧国忧民、青衫泪湿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这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三、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表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四、爱民惜才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五、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

4、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抒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叙述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六、发奋进取的形象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充沛叙述了年轻时杜甫发奋向上、积极乐观的旷达胸怀。“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词的连缀,从构思上看是意象的组合,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还要用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的“千山、

5、“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的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的情思,充斥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沛地叙述了诗人孤愤、倔强的思想感情。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分属植物和动物,但组合在此小令中,成为三个叠加意象,表现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情绪。一个具有落寞、寂寥、怀乡等复杂情感的天涯孤旅者跃然纸上。“意象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诗人的聪慧往往就在于他能发明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

6、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的主旨。所以,诗歌的阅读观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如读柳永?雨霖铃时,读到“杨柳岸、晓风残月,扣住“杨柳、“晓风、“残月几个意象,就很容易体会到作者将自己的离情别绪融入这几个意象中,渲染出一种凄清、伤感的艺术气氛。学习王维?山居秋暝那么要通过清泉、翠竹、明月、碧莲等意象领会空山秋天恬静、清幽的意境美。古诗词中所使用的意象往往跟其题材有关系。像2022年上海春考,两首七绝(宋杜常?题华清宫、唐杜牧?过华清宫)的题材都是“咏史。咏史诗往往跟历史陈迹有关系,于是“华清宫成为所咏对象,晓风、残月、荒草、败迹、西风、雨声等成为这类诗所常用的意象,反

7、映历史的兴衰,叙述作者的沧桑之慨一般来说,古诗词中的传统意象有:雨意象:一般跟愁思有关,有时也传达出一种温润和暖意。水意象:传达的主要是被阻隔的无奈,有时又是传达离愁、怀念之类情感的媒介,有时是两者完美结合。月意象:一般跟怀念、离愁、孤寂、时间永恒等有关系。青山意象:象征故土,栖息身心;暗示虚无,显示苍凉。落花意象:一般与飘零、感伤、忧郁、衰败、死亡有关,有时也写澄澈心境。飞鸟意象:与心灵自由的追求、超然幽远的人生境界、远离尘俗归隐江湖、游子的思乡愁肠、漂泊无定的情绪有关。钟声意象: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传达人们一种欢快、热烈的享受;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传达隐遁山林、皈依佛门的空寂与恬淡,另有对时

8、间流逝的警示及叙述离愁等。舟船意象:一般与漂泊之感、对自由的渴望有关。其他如梧桐、松柏、梅花、菊花、莲花、杜鹃、红豆、琴瑟、鸿雁、浮云、秋水、星汉、青鸟、鹧鸪、寒蝉、请缨、折柳、折桂、泰斗等等意象,都是古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都跟特定的情感内容有关,应注意这方面的积累。诗歌意象,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类:一、象征性意象诗人通过象征体的运用,使思想感情具体化,引起读者深思,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如左思的?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诗中的松和苗意象分别象征世家子弟和低级官吏,作者运用这样两种比照性的象征意象,来抨击门阀制度。二、比喻

9、性意象它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从而增强诗歌的叙述效果。如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词中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愁绪喻为一江春水。读着它,令人想象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此人此刻仿佛回到了他的故都金陵,站在城楼上眺望浩荡东流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这江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这样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可以确切地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深度。三、描述性意象指对形象作具体描述,从而使感情具体化,当然,描述不是客观的,而是渗透了主体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的。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绝句通过描述性的意象“空山、“返景“深林、“青苔等渲染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其中渗透了作者追求自然美的思想感情、闲适恬淡的情怀和以画意入诗的审美情趣。四、通感性意象即用通感形象使感情具体化,从而获得一种新奇的艺术感觉。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高亢激越的声响:“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声响是在声息乐止之后忽然暴发的,如同银瓶乍破般清脆的声音,如水浆的冲击声,如铁骑刀枪之铿锵高亢声,这样的“大音,白居易自然无法让读者听到,但他用文字描绘出视觉形象,来勾起人的听觉联想,无形化作有形,绘写出一系列鲜明的通感性意象,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即使远隔千年,依然令人悚然惊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