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1)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761440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同济大学杨东援论文提要: 本文从以下角度阐述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系统的构筑问题: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系统的定位;政府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着力点;企业的发展定位与企业协作群体的构筑。关键词:社会物流系统 市场定位 技术平台 政策1 引言物流是一种技术,企业应用这一技术改造传统的运作过程以提高其运行的效率;物流同时又是一种投资环境,完备的物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区域或国家的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来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是两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两者分别以香港、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在长期形

2、成的文化环境下,构成各有特色的产业体系。长江三角洲的特点,在于依托长期以来形成的“规范行为”文化,以及多年积累下的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完整的经济体系,围绕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而展开。珠江三角洲的特点,在于依托敏感的开放意识,形成外向依存度高、产业集聚的“范围经济”。在新的一轮发展过程中,两个三角洲相互学习,调整完善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而构筑现代社会物流体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大家所面临的一项共同任务。2 社会物流体系的目标定位现代物流是在传统运输、仓储等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信息等高新技术,通过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经营理念形成的新型服务。而社会物流体系则是依托公共基础平台和政策法规环境,以第三

3、方物流企业为主体所提供的一种社会基础服务体系。社会物流体系的任务在于针对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产业整合、提高国家或区域综合竞争能力的要求,整合多种资源形成一种社会基础服务体系。社会物流服务体系是一个大区域系统,而不是一个城市封闭运行的孤立系统,因此需要放在整个区域经济背景下综合考虑,而不是像过去中国大陆“经济开发区热”、“房地产热”那样争相上马物流园区所能解决问题的。近年来,中国大陆许多城市争相展开物流规划,反映了大家对发展物流的关注,也带来了盲目建设、系统分割的危险。发展现代物流体系,需要在省一级和国家一级两个层面展开“现代物流发展纲要”,其中形成协调全局的框架性方案,在此指导下进一步展

4、开枢纽城市规划工作的协调。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物流体系,需要形成适应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要求的国际物流系统、以准时运输为特征的区域物流系统,以及提供多样化服务的城市物流系统,三个系统相互衔接构成有机整体。在空间形态上需要形成少量的物流枢纽城市支撑的枢纽节点,以及以时效运输体系支撑、覆盖经济腹地的服务经营网络。从总体上来看,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的结构可以通过图1加以表达:枢纽及门户节点珠江三角洲物流服务圈国际物流网络广域物流服务通道图1 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的结构根据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对于其社会物流体系的市场目标定位可以确定如表1所示。目标指定依据战略目标战略举措珠江三角洲建立的

5、采购中心香港对于国际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配合全球采购的物流服务平台建立与商务平台紧密连接的物流信息平台吸引跨国企业的采购中心落户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先进物流服务外向度高的加工产业的集聚依托“三来一补”珠江企业群落的产业升级要求跨国企业的全球战略布局坚持开发政策、吸引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建立基地与服务网络跨国企业的全球采购快速通关及跨地区联检多样化海关服务鼓励和支持管理型物流企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建设现代化社区的要求社区电子商务的发展全国的某些行业性物流枢纽面向国际中小企业的物流服务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份额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的发展欧洲等地中小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关注国际中小企业展示中心中

6、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中小企业物流服务体系珠江三角洲已经形成的产业集聚行业市场建设的经验行业协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协作行业性物流服务平台先进的社区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明确的政府规划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企业的战略协同表13 政府的行动构筑技术平台与政策环境在发展现代物流系统的过程中,究竟有没有必要进行政府的干预?以及进行多大程度的干预?对于这一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而是需要根据国家或地区的情况,根据长期以来政府与企业之间形成的关系来加以确定。国际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英美政府采取较为彻底的不干预政策,充分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东亚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较高,形成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欧洲大陆

7、介于前两种模式之间。对于中国大陆来说,由于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政府必要的行动将有助于推进产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育,不过同时必须注意避免政府越位。在物流领域来说,政府的任务在于构筑基础技术平台(包括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公用信息平台)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对于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来说,基本上由四种类型的要素所构成:物流园区、货运通道、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城市配送道路体系。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2 物流基础设施的结构其中具有一定争议的是是否需要进行一定规模的物流园区建设。事实上,并不是任何一个城市都应该进行物流园区的建设,在物流枢纽城市,通过物流园区

8、的建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为政府的高效服务提供重点基地,应该说是可以发挥重要的效应的。但是对于一般城市,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而盲目进行大型物流园区的建设是危险的。物流公用信息平台的建设是针对珠江三角洲物流行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滞后的现状而提出的任务,物流公用信息平台并不代替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而是通过平台进行系统整合,提供公用信息服务以降低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技术门槛。为此,认为整个社会物流信息体系具有四层结构的特点(参见图3),公用信息平台在其中起到整合系统形成完整的有机整体的作用。移动通信子系统交通状态信息发布子系统交通状态监测子系统车辆定位子系统交通监控分系统道路交通收费分系统运行车辆管理分系

9、统紧急救援分系统枢纽城市物流系统共用信息平台公众信息服务分系统企业供应链管理分系统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分系统共享信息层增值服务层部门管理层基础功能层图3 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政策环境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关键,也是政府关注的热点。建设政策环境的中心任务宜确定为:根据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运输体系、信息建设、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的现状分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包括积极适当的产业政策、顺畅的管理体制、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创新整合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科学的物流人才战略,保障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中国的物流服务高地,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区域竞争优势。贯穿政策环境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开放、整合、竞争发展

10、的思想。所需要进行的主要内容如表2所示。表2 政策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物流产业政策针对市场化程度的的产业政策针对构筑物流服务圈的产业政策针对构筑国际物流“便捷门户”的政策针对构筑开放的市场环境,引进大型物流企业的产业政策针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政策针对构筑物流服务通道的产业政策针对物流市场规范化管理的产业政策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策略构筑企业协作群体策略构筑行业市场策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策略整合现有社会资源策略拓展服务领域策略行业技术进步策略市场创新策略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策略核心人才引进与培养策略物流行业全面人才培训策略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训基地策略4 腹地的拓展与能量的集聚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系统建设

11、不仅具有区域的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全局意义。通过依托珠江三角洲物流服务体系的拓展,集聚巨大的经济能量,将对全国产生重要的影响。图4显示了中国需要形成的全国范围内的广域物流体系的结构,从中可以看出,通过腹地拓展将有力地支持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增强珠江三角洲自身的经济集聚能力和发展机遇。长江三角洲物流服务圈珠江三角洲物流服务圈环渤海湾物流服务服务圈中部物流服务圈西北部物流服务圈西南部物流服务圈国际物流接口国际物流接口国际物流接口物流服务主通道 图4 全国范围广域物流服务体系拓展腹地主要是通过建立时效运输体系和物流经营服务网络而展开,图5显示了按照目前铁路承诺运输时间(不包括依靠拖挂邮政车提

12、供的快件服务),以三大都市圈为原点绘制的运输时间等值线图,可以看到全国范围内时效运输服务基础是薄弱的。 图5 物流通道铁路运输时效分析图6 物流通道公路运输时效分析在此基础上,绘制了根据改变运输组织方式(开行“五定班列”)情况下的根据运输时间划分的腹地分布图(参见图7)。图7 物流时效与腹地划分经过多年建设,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但如果不能改变落后的运输组织方式,仍然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内陆省份的交通区位弱点。同时,传统的经济腹地也将由于运输组织方式和交通通道基础建设而不断变化。5 企业的定位增强核心业务能力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过程中的另一个误区,在于各种相关企业都力图使自己很快升级成

13、为综合物流企业。实际上,支撑现代物流业的是一个复杂的企业协作群体,在这一群体中,各企业首先需要根据自身条件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并围绕这种定位增强自身的核心业务能力,同时通过企业之间的战略协同构筑企业协作群体。中国物流产业结构上存在的一个巨大的缺陷在于缺少非资产型的物流管理服务企业,这一方面造成了企业整合过程中缺少龙头企业的引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企业的盲目扩展和竞争。传统运输和仓储企业的发展,首先是应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提供符合现代物流服务的环节服务能力,而后逐步过渡到服务增值服务领域。许多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对于企业来说,跳跃式发展将遇到传统企业文化和体制的巨大阻力,对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可

14、能渐进式的发展更加符合国情和企业自身的基础。6 结束语构筑现代化的社会物流服务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从政府角度来看,当前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于:物流产业涉及的复杂行业管理体系如何能够协同运作,真正构筑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政策环境;快速建设的物流系统如何得到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支持;物流潜在市场的开拓与市场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如何快速提高行业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如何通过广泛的协同建立起有效的快速通关能力等。相信在政府的高度关注下,以及巨大的市场发展机遇下,我国的物流产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也需要看到这是一项深刻的变革与挑战,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不断摸索和研究。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