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实验预习题目及答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755590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实验预习题目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理实验预习题目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理实验预习题目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理实验预习题目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理实验预习题目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实验预习题目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实验预习题目及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运动前后血压有何不同?机理如何?2为何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会使呼吸运动加强?3.何吸入纯氮气后会影响呼吸运动?4.增加无效腔,呼吸运动会有何变化,为什么?5.注射乳酸后影响呼吸运动?6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7总结减压神经放电与动脉血压的关系。8夹闭颈总动脉,血压如何变化?为什么?9刺激完整减压神经及其中枢端以及外周端,动脉血压变化?为什么?10刺激迷走神经末梢外周端,引起血压?为什么?11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血压?为什么?12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尿量?为什么?13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尿量?为什么?14静脉注射20%葡萄糖液,尿量?为什么?15静脉注

2、射速尿,尿量?为什么?16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尿量?为什么?1.运动前后血压有何不同?机理如何?运动后即血压升高。机理有(1)运动时,心交感中枢兴奋和心迷走中枢抑制,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多,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引起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增强。(2)运动时,由于肌肉节律性舒缩和呼吸运动加强,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同时,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使容量血管收缩,也有利于回心血量增加。回心血量增多,通过心肌的异长自身调节机制,博出量增加。因此,心输出量明显增加。(3)由于运动时各器官血流量的重新分配,体循环外周阻力无明显改变。因此,运动后血压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2为何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会使呼吸运动加强?CO

3、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素,它不但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并且是维持延髓呼吸中枢正常兴奋活动所必须的。每当动脉血中P CO2增高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大,并可在一分钟左右达到高峰。由于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血液中CO2增加,CO2透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中CO2浓度增多,CO2+H2OH2CO3HCO3-+H+, CO2通过它产生的H+刺激延髓化学感受器,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通过呼吸肌的作用使呼吸运动加强。此外,当PC O2增高时,还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地使呼吸加深加快,但因C O2对外周感受器的刺激阈值远较中枢化学感受器为高,故以后者作用为主。3.何吸

4、入纯氮气后会影响呼吸运动?吸入纯氮气时,因吸入气中缺O2,肺泡气中P O2下降,导致动脉血中P O2下降,而PC O2却基本不变(因C O2扩散速度快),随着动脉血中P O2的下降,通过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延髓的呼吸中枢兴奋,膈肌和肋间外肌活动加强,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运动增强。此外,缺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效应是抑制,并随缺O2的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加强。所以,缺O2程度不同,其表现也不一样。在轻度缺O2时,通过颈动脉体等的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对呼吸中枢起兴奋作用大于缺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而表现为呼吸增强。在严重缺O2时,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大于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对呼吸中

5、枢的兴奋作用,于是表现为呼吸的抑制。4.增加无效腔,呼吸运动会有何变化,为什么?长管呼吸,呼吸运动会加深加快,因为人为地增大了无效腔,减少了肺泡通气量,降低了气体更新率,导致血中PC O2增加,P O2下降。同时气道加长,使呼吸气道阻力增大,从而使呼吸加深加快,其作用的机制如下:PC O2增加,P O2下降的影响(见上题)5.注射乳酸后影响呼吸运动?静脉注入乳酸后,呼吸运动加深加快。因为乳酸改变了血液的pH值,提高了血中H+的浓度,H+是化学感受器的有效刺激物,H+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来调节呼吸运动,也可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但因为血中H+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因此,血

6、中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直接刺激作用不大,也较缓慢。6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动物的呼吸运动呈慢而深的变化。迷走神经中含有肺牵张反射的传入纤维。肺牵张反射中的肺扩张反射(亦称吸气抑制反射)的生理作用,在于阻止吸气过深过长,促使吸气及时转入呼气,从而加速了吸气和呼气动作的交替,调节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当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中断了肺牵张反射的传入通路,肺牵张反射的生理作用被消除,因此呈现出慢而深的呼吸运动,使吸气延长。7夹闭颈总动脉,血压如何变化?为什么?夹闭颈总动脉颈动脉窦血压下降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减弱窦神经传入冲动 心迷走中枢(抑制) 迷走神经传出冲

7、动减少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多 减少心交感中枢(兴奋) 小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多 血压升高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增多 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 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大 8刺激完整减压神经及其中枢端以及外周端,动脉血压变化?为什么?兔减压神经是传入神经,其作用是将主动脉弓感受器发出的冲动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反射性引起血压降低。因此,刺激完整的减压神经或其中枢端,使传入中枢的冲动增加,致血压明显下降,而刺激其外周端虽又冲动传向外周,但不会引起血压变化。9刺激迷走神经末梢外周端,引起血压下降在实验中,多用刺激右迷走神经外周端,其中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兴奋,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产生负

8、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出现心率减慢,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10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血压升高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受体结合,也可与心肌1受体结合,但与血管平滑肌的2受体结合的能力较弱,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又使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加强,压力感受性反射对心脏的效应超过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直接效应,心率减慢。11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尿量增多人血量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约有70-80ml,而家兔血量为体重的5.5%,即每公斤体重约有55ml血液。如家兔体重约有2.5kg,血量138ml,一次快速注射20ml生理盐水,使血容量增加了15-22%,引起下

9、列情况:血液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多大量生理盐水进入血管,使血容量增加,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尿液滤过分数降低,管周压升高,加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这两种因素皆造成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故尿量增多;同时,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使尿液滤过增多,也促使尿液增加血容量增加,刺激左心房及胸腔容量感受器,冲动沿迷走神经上传到下丘脑的视上核,室旁核,使ADH的分泌与释放减少,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减少,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接受刺激增强,通过神经上传使ADH分泌和释放减少,尿量增多12静脉注

10、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尿量减少去甲肾上腺素与入球和出球小动脉平滑肌上的受体结合,使肾血管收缩,阻力增加,其中以入球小动脉的收缩为主,这样肾小球毛细血管中血压和血流量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因而尿量减少。因此在临床抢救休克病人,使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时,一定要注意患者尿量变化。13静脉注射20%葡萄糖液,尿量增多血糖浓度增高,超过肾糖阈(20%GS5ml,血液中增加了1000mg葡萄糖,如果一家兔体重2.5kg,其血容量按每公斤55ml计算约130ml,这样100ml血液中就增加了此时血糖浓度可高达667mg葡萄糖,加上家兔本身血糖浓度假定为100mg%,此时,血糖浓度可高达767mg%

11、,这数值远远超过了肾糖阈160-180mg%)经肾小球滤过的大量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全部重吸收,致使肾小管中出现较多的葡萄糖,使肾小管液中渗透压增加,妨碍水的重吸收,于是水随葡萄糖一起排出,尿量便增加,此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14连续间断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尿量减少刺激迷走神经,其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与心肌膜上M受体结合,改变离子通道的通透性和心肌动作电位,使心脏活动抑制,出现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效应,使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当血压下降超过肾自身调节范围时,肾血流量下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尿液滤过减少,所以尿量减少此外,还可能有以下原因血压下降可反射性引起入球小动脉

12、收缩,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减少,血压下降,使有效滤过压下降,尿量减少肾小球血量减少和血压下降,引起入球小动脉牵张感受器和致密斑感受器兴奋,促使近球细胞分泌肾素增多,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肾小球动脉收缩,有效滤过压降低,尿滤过生成减少,加上尿中水和钠的重吸收增多,使尿量排出减少当血压降低时,可兴奋交感中枢,使支配肾脏的交感神经兴奋,肾素分泌增多血压下降,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刺激减少,解除了对丘脑下部,垂体后叶ADH分泌和释放的抑制作用,使ADH分泌和释放增加,对水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15静脉注射速尿,尿量增多速尿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快速的较强的利尿剂,其作用机理是速尿与髓袢升支粗段管

13、腔膜上Na+:2Cl-:K+转运体竞争性结合,妨碍钠离子,氯离子的重吸收,由于此段氯化钠重吸收抑制,影响外髓部组织间液高渗状态的形成,干扰尿浓缩机制,尿浓缩作用减弱,使水分的重吸收大大减少,以致利尿作用非常显著。16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尿量减少垂体后叶素含有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两种成分,影响尿量变化的是ADH,作用机制:ADH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受体结合,导致“水通道”的开放,即提高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水被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ADH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和内髓部对尿素的通透性,从而提高肾髓质高渗,有利于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垂体后叶素有使血管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当ADH用量较大

14、时,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升高的血压通过窦弓反射使心跳减慢变弱。大量ADH亦使心脏冠状血管收缩,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收缩力变弱,两种因素可使血压下降。血压下降可反射性引起ADH分泌与释放增加,尿量减少。垂体后叶素用量大时,还可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有效滤过压,尿量1.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对离体蛙心活动有何影响?为什么?2.运动前后血压有何不同?机理如何?3.为何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会使呼吸运动加强?4实验所记录到的群集型减压冲动发放是代表血压的一级波还是二级波?试说明之。5总结减压神经放电与动脉血压的关系。6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尿量?为什么?15刺激完整减压神经及其中枢端以及外周端,动脉血压变化?为什么?16刺激迷走神经末梢外周端,引起血压?为什么?17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血压?为什么?18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尿量?为什么?19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尿量?为什么?20静脉注射20%葡萄糖液,尿量?为什么?21连续间断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尿量?为什么?22静脉注射速尿,尿量?为什么?23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尿量?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