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保健知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75248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养生保健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春季养生保健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春季养生保健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春季养生保健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春季养生保健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季养生保健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养生保健知识(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季养生保健知识春季如何养生 春季养生,就是指在春天通过多种措施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避免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春季养生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老式中医理论为指引,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措施,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春季养生可以从下面的几种方面入手。1.养肝为首 肝脏是人体的一种重要器官,它具有调节气血,协助脾胃消化食物、吸取营养的功能以及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因此,春季养肝得法

2、,将带来全年的健康安寿。那么,春季应当如何养肝呢?在饮食方面,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芥末等。研究表白,大蒜不仅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还能增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避免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甚至尚有补脑的功能。大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步还可避免呼吸道、肠道传 染病。此外,饮食中应少吃性寒食品,如:黄瓜、茭白、莲藕等,以免制止阳气生发。2.增甘少酸 春天,肝的功能旺盛,如果再多吃些酸味食品,肝气更加旺盛,会导致脾胃的消化、吸取功能下降,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要少吃酸味食品,以防肝气过盛。春季宜吃甜品食物,以健脾胃之气,如:大枣,性味平和,可以滋养血脉,强健脾胃,既可生吃,亦可做枣粥、枣糕

3、,以及枣米饭。山药也是春季饮食佳品,有健脾益气、滋肺养阴、补肾固精的作用。山药既可做拔丝山药、扒山药、一品山药、水晶山药球等甜菜,又可做山药蛋糕、山药豆沙包、山药冰糖葫芦、山药芝麻焦脆饼等风味小吃;还可做山药粥、山药红枣粥。.多吃蔬菜 通过冬季之后,人们较普遍地会浮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局限性的状况,如春季人们多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和某些皮肤病等,这些均是由于新鲜蔬菜吃得少而导致的营养失调。因此,春季到来,人们一定要多吃蔬菜。早春季节,新鲜蔬菜较少,此时冬季冷藏、干制、腌渍、酱渍的蔬菜便可大派用场。如腌渍萝卜、姜、葱头、白菜、芥菜、辣椒、榨菜等。春季可多吃些野菜。野菜生长在郊外,

4、污染少,且吃法简朴,可凉拌、清炒、煮汤、作馅,营养丰富,保健功能明显,如荠菜、马齿苋、蒲公英、车前草、榆钱、竹笋等。如今大棚种植蔬菜逐渐变化了春季新鲜蔬菜供应少的状况。在生活以便的地方,新鲜蔬菜可以随时吃到。如菠菜、芹菜、油菜、茭白、莴笋、香椿、四季豆等。春季的汤,应以红胡萝卜、白萝卜、海带、冬瓜、番茄、春笋为主料,配以鸡肝、猪肝、瘦肉丝等,汤以清淡、味鲜为宜。4.多喝粥 在早餐或晚餐中进食某些温肾壮阳、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保健粥,如鸡肝粳米粥、韭菜粳米粥、猪肝粳米粥。5.补充蛋白质 春季,饮食中还要多补充优质蛋白质,以增强抵御力,如鸡蛋、鱼类、牛肉、鸡肉和豆制品等。春季饮食注意事项春季(立春

5、起至立夏止)是万物生长、万象更新的季节。春季该摄取哪些营养以及如何调节饮食呢?很简朴,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顺口溜来概括:“春天里来日渐暖,厚味饮食应转淡,时鲜蔬菜要多食,酒肉辛辣要少吃,健康长寿有保障。” 1.饮食要营养平衡 从饮食科学的观点来看,春季强调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要保持相对比例,避免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胆汁分泌异常。2春季饮食养肝为先按中医观点,春季养阳重在养肝。在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在春季萌发、生长。因此,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注旨在春季养阳。且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脏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承当最重,并且由于人们肝

6、气升发,也会引起旧病复发,如春季肝火上升,会使虚弱的肺阴更虚,故肺结核病会乘虚而入。中医觉得,春在人体主肝,而肝气自然旺于春季。如果春季养生不当,便易伤肝气。为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保持人体健康,在饮食调理上应当注意养肝为先。3.饮食要养阳 阳,是指人体阳气,中医觉得“阳气者,卫外而为”,即指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使人体结实,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春天在饮食方面,要遵循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补阳”的原则,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增强人体抵御力,抵御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亦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另一方面,由于肾阳为人

7、体阳气之根,故在饮食上养阳,还应涉及温养肾阳之意。春天时人体阳气充实于体表,而体内阳气都显得局限性,因此在饮食上应多吃点培补肾阳的东西。目前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等都是养阳的佳品。 4多食甜,少食酸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国内医学觉得,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旺,人可延年益寿。但春为肝气当令,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取功能。中医又觉得,五味入五脏,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

8、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会加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能伤害脾胃之气。有鉴于此,在春季人们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气过于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故可多吃一点,如大枣、山药、锅巴等。 5.饮食要清淡 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变为清温平淡,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在动物食品上,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由于油腻的食物食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胃寒的人可以常常吃点姜,以驱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点生姜蜂蜜水,以润燥镇喘;有慢性气管炎的人,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她人也不适宜多吃辛温大热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伤身。 .平时要多喝水 饮水可增长循环血容量,有助于养肝和代谢废

9、物的排泄,可减少毒物对肝的损害。此外,补水尚有助于腺体分泌,特别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饮香气浓郁的花茶,可有助于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增进人体阳气生发,郁滞疏散。而适量饮茶,还可提神解困,但春季不适宜贪冷饮。 7.多食蔬菜 人们通过冬季之后,大多数会浮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局限性的状况,如春季人们常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因此,随着春季的到来及多种新鲜蔬菜的大量上市,人们一定要多吃点新鲜蔬菜,以便营养均衡,身体健康。 春季养生要注重八“养”春季是一种气候多变的时节,在这个季节的养生也要掌握科学的措施。中医觉得,春季是养生最重要的季节,春季中医养生重在八个

10、方面,分别为“阴、阳、气、脑、脾、胃、肾、热”,中医专家提示,春季养生要注重这八“养”。 一、养阳 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干顺应季节变化。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如选用温性食物进补。平补的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二、养阴阴虚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宜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于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0毫升,煮开后调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调匀后饮用。这些均有养阴

11、益胃之功能。阴虚内热体质者,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三、养气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春季阳气升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升发,为扶助阳气,在饮食上应当注意,可常食用葱、荽、豉、枣、芪等,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四、养脑 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这就是祖国医学所说“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因素。其饮食防治措施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5-00克;或用香蕉皮10克,水煎代茶屡屡饮之。此外,还可用芹菜25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 五、养脾 祖国医学还觉得:“春

12、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由于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因此春季易浮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六、养胃 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吟碱等物质丰富的猪肉汤、鸡汤、鱼汤、牛肉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上述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易形成气体导致腹胀,增长胃肠承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采用上述蜂蜜疗法。七、养肾 春天气候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

13、如山竹、藕、薏苡仁、黄瓜及香瓜等。八、养“热”早春时节气候仍很冷,寒冷刺激甲状腺,可引起功能亢进,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御力削弱。另一方面,人体为了御寒也需要消耗热量来稳定基本体温。因此早春期间的饮食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可选用糯米制品及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以及时补充能量。春季宜多吃养肝补脾食物 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这一时令以肝当令,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树木那样生发,主人体一身阳气升腾。若肝功能受损则导致周身气血运营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致病。又因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则导致肝气过旺,而肝克伐脾就势必伤及脾脏。脾又

14、与胃密切有关,故脾弱则阻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取。甘味入脾,最宜补益脾气,脾健又辅助于肝气。故春季进补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为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两脏,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性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粟米、燕麦;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花鲤、鲈鱼、草鱼、黄鳝等。人体从这些食物中吸取丰富的营养素,可使养肝与健脾相得益彰。另一方面,要顺应春升之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特别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可选吃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葱。此类蔬菜均性温味辛,既可疏散风寒,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

15、菌。 再次,春日时暖风或晚春暴热袭人,易引动体内郁热而生肝火,或致体内津液外泄,可合适配吃些清解里热、滋养肝脏的食物。如荞麦、薏苡仁、荠菜、菠菜、蕹菜、芹菜、菊花苗、莴笋、茄子、荸荠、黄瓜、蘑菇。此类食物均性凉味甘,可清解里热,润肝明目。至于新鲜水果,虽有清热生津解渴作用,但大多味酸而不适宜在春天多食。若需解里热。以吃甘凉的香蕉、生梨、甘蔗或干果柿饼之类为好。 疾病避免春天应当避免哪些疾病 春日融融,天气回暖,万物吐芽,到处可见新生的力量。春天平常养生的重点在哪里呢?春五行属木,五脏属肝,六腑属胆,五气属风。五味为酸,色为青,五官属目,五志属怒,五体属金,为万物复苏之意,其性多变。在春天保健,防病,治病都非常重要,它是一年身体健康的保证。固然,如果在这个季节里没有做好保健,防病,治病,你这一年的健康将会事半功倍。“春捂秋冻”就是说人的身体在春天是多变的,自然的气候也是多变的,人体将也许不适应自然而容易患病,规定我们在春天要多穿衣服来保护自己的身体,以防外邪入侵。我们的先辈在几千年前都总结了这样一般而又精典的养生之道。养肝木 春天易发肝、胆疾病(这是春季万物复苏,树木生长旺盛而引起的),皮肤病(以皮肤瘙痒为主的疾病,这是春天风气过胜而引起的),脾胃病(是因木乘土而使脾胃功能下降,再加上春季的食物上容易生长细菌),头痛和性格易怒,情志易变,眼睛易干涉等疾患。春季是肝气旺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