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分析仪检定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751497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O分析仪检定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CO分析仪检定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CO分析仪检定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CO分析仪检定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CO分析仪检定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O分析仪检定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O分析仪检定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 性能检定方案*公司2023 年 6 月名目一.概述3二.检定目的3三.验证范围及验证依据33.1 验证范围33.2 本方案验证依据3四.检定器具和工程34.1 检定环境34.2 检定用设备44.2.1 气体标准物质44.2.2 检定器具44.3 检定工程4五.性能检测55.1 通用技术要求55.1.1 外观55.1.2 绝缘电阻55.1.3 绝缘强度55.2 仪器性能验证55.2.1 波段范围55.2.2 示值误差准确度65.2.3 重复性测定65.2.4 响应时间测定65.2.5 稳定度测定75.2.6 零点漂移测定75.2.7 非被测组分干扰误差测定85.2.8 噪声测定95.2.9

2、 运行温度稳定性9一.概述CO是一种特定功能的中红外分光光度计,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的吸光度,对该物质进展定性或定量分析的仪器。特定波段的红外光辐射穿过被检测物时,在肯定的浓度范围内被该物质吸取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其关系如下:A=lg1/T=Kbc,式中A为吸光度,T为透射比透光率,K为摩尔吸取系数,c为检测物的浓度,b为吸取层厚度。CO主要用于烟气中CO的分析检测。该仪器由光源、接收器、掌握器组成。其根本功能系统由图1表示:光源切光器样品滤波器检测器二.检定目的图1 仪器工作根本系统依据生产质量治理标准的要求,需要对该仪器性能确认,以确定仪器是否具 有良好的检测性能,能否满足检

3、定可承受的标准和日常仪器运作测试工作的需要。三.验证范围及验证依据3.1 验证范围本方案仅适用于对周密仪器 CO 的检定验证。3.2 本方案验证依据本方案严格依照 JJG635-2023 检定规程要求四.检定器具和工程4.1 检定环境环境温度:-20602相对湿度:90%大气压力:86106kPa0.5kPa供电电源:电压 220VAC4.4V频率 50Hz0.5Hz4.2 检定用设备4.2.1 气体标准物质承受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批准颁发的并具有相应标准物质“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单位供给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标准气体,其不确定度不大于被本仪器示值误差确定值的 1/3。零点校准气体承受纯度为 99

4、.999%的高纯氮气。量程校准气体承受以氮气为平衡气含 700ppmCO 的混合气,其他杂质的含量不大于 0.001%。干扰气承受以氮气为平衡气含有 5%甲烷和 10%二氧化碳的混合气4.2.2 检定器具流量计、秒表、记录仪、大气压力计、鼓泡器、绝缘电阻表、绝缘强度测试仪、稳压电源需遵从 JJG635-2023 要求。4.3 检定工程表 2 检定工程一览表检定工程首次检定后续检定 使用中检定性能要求外观+外壳平坦 内部紧固件无松动绝缘电阻+40M绝缘强度+1500V,50Hz光源波段+4.7m示值误差+确定值2.0%工作温度稳定性+0.5%重复性+不大于示值误差的 1/2响应时间+1s稳定度+

5、不大于示值误差零点漂移+不大于示值误差非被测组分干扰误差+不超过2.0%噪声+不超过示值误差的 2/5五.性能检测5.1 通用技术要求5.1.1 外观a. 器应标明制造单位名称、星号、出厂编号、标志及制造年月附件应齐全,并附有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产品合格证;b. 和各调整局部应能正常调整,各紧固件应无松动;c. 出厂的涂层和镀层不应有明显的颜色不均和剥落,应无毛刺和粗糙不平, 各部件结合处应平坦。5.1.2 绝缘电阻电源的相、中联线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小于 40M。5.1.3 绝缘强度电源的相、中联线对地的绝缘强度,应能承受沟通电压 1500V,50Hz,历时 1min 试验。5.2 仪器性能验证5

6、.2.1 波段范围检定方法:仪器调至能量最正确状态,在4cm1区分率条件下测量单光谱,决 定波段范围的方法是用单光谱最高能量与截止区波段的能量值的比来打算波段范围,其值应不小于1/10,小于1/10处即是光谱的截止区,计算方法按式1进展:EE/E 1/101截止区最高式中: E一一能量比 ;E截止区一一单光谱截止区能量值; E最高 一一单光谱最高能量值 。用噪声水平打算波段范围应符合以下要求:其最大噪声峰峰值应不超过: 近红外 1T ;中红外 2T ;远红外 2T 。截止区波数范围选择:近、中红外自截止区选择200cm1作为噪声水平测量区,远红外从长波截止端选 取50cm1,作为噪声水平测量区

7、。5.2.2 示值误差准确度在规定的检定环境条件下,分析器经预热稳定后用零点校准气和浓度为测量范围上限值的标准气体 ,校准分析器零点和上限后,在测量范围内依次通入均匀分布的 3 种浓度标准气体 ,并记录通入后的实际读数。重复上述步骤 3 次, 取其算术平均值 ,计算示值误差 A 式2进 行:2式中 :Cm分析器读数的算术平均值;Cn标准气体浓度; R量程分析器的示值误差取 3 点中的最大值。对多量程器,应对每一量程进展测定计算。5.2.3 重复性测定在规定的检定环境条件下,经与热稳定后,用零点校准器校准后,再通入上限值 70%90%浓度范围的标准气,待读数指示稳定后,得到测量值 Ci。重复上述

8、步骤 6 次,重复性以相对标准偏差Cv 来表示。按式3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Cv:3式中:6 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数;第 i 次的测量值;n 测量次数5.2.4 响应时间测定在规定的检定环境下,经预热稳定后,用零点校准零点后,按 60L/h流速向通入上限值 75%左右浓度的标准气,读数稳定数值后,撤去标准气, 同时用秒表记录从通入标准气体瞬时起大指示第一次平稳值的 90%时的是时间,此时间即为的响应时间。重复上述步骤 3 次,其算术平均值即为的响应时间。5.2.5 稳定度测定在规定的检定环境条件下,经预热器预热稳定后,用零点校准气体及浓度为测量范围上限值的标准气体校准零点和上限。然后用浓度为器上限值

9、 70%90 之间的标准气体通入,待稳定后,记录数值 C1。连续运行 48h,按表 5 规定的时间间隔通入上述标准气体非连续测量分析仪连续运行 4h,每间隔1h,通上述标准气体,并记录显示值,并分别记录显示值。取全部记录显示值之中的最大漂移值为 C2。记录大气压力值,假设有影响则进展修改如仪器说明书中没有修正值,则以压力值变化 1.0%, 限制值变化 1.0%计算,按式4计算的稳定度 S :(4)时间h24812162024303848显示值大气压力表 5 稳定度时间测定表5.2.6 零点漂移测定O1在规定的检定环境条件下,经预热稳定后,通入零点校准气,将显示值调至量程的 5%处,待显示值稳定

10、后,记录数值 C 。连续运行 48 小时,依据表 6 规定的时间间隔,分别记录显示值非连续测量连续运行 4h,每间隔 1h 记录 1 次显示值。取全部记录值中最大漂移值为 CO2。按式5计算的零点漂移 0(5)时间h24812162024303848显示值大气压力表 6 零点漂移时间测定表5.2.7 非被测组分干扰误差测定a. 不含水蒸气的费被测组分干扰误差测定OO在规定的检定环境条件下,经预热稳定后,通入零点校准气,将显示值调至量程的 5%处,待显示值稳定后,记录数值 C 。撤去零点校准气体,然后通入规定浓度干扰气体见图 2,待示值稳定后,记录数值 Ci,C=CiC 。上述不走重复 3 次按

11、式7计算干扰误差 d(6)(7)图 2 非含水干扰气测试b. 水蒸气分干扰误差测定O在规定的检定环境条件下,经预热稳定后,通入零点校准气,将显示值调至量程的 5%处,待显示值稳定后,记录数值 C 。撤去零点校准气体然后将零点校准气进过一个水鼓泡气鼓泡器温度掌握在 1718,可产生 1.9%2.0%浓度的水蒸气,再通入器见图 3,待仪器显示值稳O定后,记录数值记录数值 Ci,C=CiC 。上述不走重复 3 次按式9计算干扰误差 w(8)(9)图 3 水蒸气干扰测试5.2.8 噪声测定A10在测定零点漂移时,连接一台记录仪记录仪满幅即为该的测量范围上限值。按指示值调到量程的 5%处,在规定时间5min记录线摇摆的最大幅度 ,按式 计算噪声maxn(10)5.2.9 运行温度稳定性在规定的检定环境条件下,分析器经预热稳定后用零点校准气和浓度为测量范围上限值的标准气体 ,校准分析器零点和上限后,保持仪器正常运行至温度稳定。每 10min 记录一次仪器内部温度,记为 Ti。共测量 30 组数据,按式11 计算运行温度稳定性 t(11)式中:tmax 为 30 组数据中的最大值; tmin 为 30 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为 30 组数据平均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