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6课 《理想》讲学稿.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750574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语文6课 《理想》讲学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上语文6课 《理想》讲学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上语文6课 《理想》讲学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语文6课 《理想》讲学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语文6课 《理想》讲学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语文讲学稿课题:理想 课型:新授 执笔人: 一、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二、学习重点朗读训练。 理解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三、学法指导这首诗多的是“是字句”,多的是“使字句”,一连串的“理想是”,一连串“理想使”,大赞理想的意义。最后一节说“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希望人们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而努力奋斗。总而言之,这首诗是说,人生一定要有理想。诗人从多种角度赞美理想,一连串形象的比喻,蕴含丰富的意义。四、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熄()灭缀()连脊梁

2、()船舶()洗濯()寂寥()玷()污诅()咒、解释词语。洗濯浪子回头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写出你积累的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熟读全诗,明白各节大意,然后把相近的归并在一起,按总分总完成结构图解一、总()、二、分()、三、总()、通过以上预习,把自己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二)、课堂学习研讨(1)导入(2)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诗句(力争背诵)。(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课文第一节用了四个比喻,作用是什么?、诗人在第二节这样写道“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你

3、同意这些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4、诗人说:“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你同意这些说法吗?、归纳总结。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是什么?你得到怎样的启示。(四)阅读反思你能说说理想与在山的那边的内在联系吗?找出这两首诗中内涵相同的诗句。资料链接作者简介:流沙河(1931) 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中国作家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出版作品20余部。自由诗,是相对于格律诗而言的一种诗体。它突破了传统格律诗的束缚,加强了格律诗所要求的感情、形象、意境、节奏、韵味和语言上的特点的表现。语言上不讲究格律,诗的段数、行数、字数也没有固定的规格,但是仍有诗的节奏,能押大体相近的韵;即使不押韵的诗,也要给人一种节奏感,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