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746711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备考也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本曲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试简要分析其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2)全诗仅8个字,生动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它出色的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将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 3、全曲中暗指题中“秋”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

2、、老树、西风。与“夕阳”相呼应的是:昏。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最能触发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体现“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4、“古道西风瘦马”中的“瘦”字,好在哪里 写出了马瘦,实际上是暗喻人消瘦,表达了游子孤寂凄凉的心情。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两幅怎样的画面两幅画面是否矛盾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吗 (1)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画面。(2)句描写了悲凉肃杀的场面。两者不矛盾,将哀景与乐景入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天涯游子的思乡愁绪。 6、本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例1: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和“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 例: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动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7、本诗抒情的基调是:凄凉愁苦。从表现手法上看,本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8、诗中直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孤寂愁苦的情绪。 二、春望 1、运用拟人手法渲染忧国忧民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表现诗人忧国思家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

4、通过刻画自己的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该诗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对这两句诗作简要分析。 用对偶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与家人难通音信。此时一封家信极其珍贵,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 、诗人为什么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通过自己百无聊赖,不断搔头,以至短发变得越来越稀,几乎无法梳理插簪的情形,含蓄表达了诗人忧

5、国思家的情怀。 8、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画面,并提示其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插簪。含义: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情怀。 、“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城池破败,人烟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景象。实际上写的是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现状,深藏着诗人无限感慨。 10、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运用互文、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1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

6、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这两个字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被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诗人移情于景,将花鸟拟人化,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的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13、试谈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反映了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的社会现实。 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饱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山河破碎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望,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5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可谓用语传神,请体会它们的妙处。 见到可娱之物,听到可娱之音,不是高兴,而是“溅泪”“惊心”。“溅”“惊”从程度上突出了感时伤怀之情,久别思家之苦。 16、展开联想和想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破”“深”二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儿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残垣断壁;虽然山河依旧,可是杂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表达忧国伤时的情怀。 17、请再写出古诗词中忧国思乡的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

8、册知识点总结 一、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本诗是韩愈写给中唐诗人张籍的。诗中的“皇都”指的是长安。 2、诗的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早春小雨和春草初萌两个典型特征,写出早春景色和初见春色的欣喜,生动传神。 、风雨是春天的使者,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本诗中与该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早春,给人以美感,把该句呈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走近细看时,小草似乎又悄悄躲起来,让人看不清什么颜色。 5、“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格言“一年之计在于春”。

9、、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景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因为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是早春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家更新的欣欣生气之景,而烟柳已是“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 7、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对早春的认识,请你把这一认识运用到所有事物就会得出一个普遍性的道理。 一切美好事物,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8、“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结合诗的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将象征大地春回的淡淡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对比,突出

10、早春景色最可爱。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雁门太守行 1、“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黑云”指来势凶猛的敌军。全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在诗中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2、“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甲光”与“黑云”相对,显示了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3、全诗按时间顺序,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战争南面,后四句写夜间战斗的情景。 、请你对“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作简要赏析。 这两句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5、这首诗描写边塞的战斗场面,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不同特点

11、,选用黑、金、红、紫等色调浓艳的词,极力渲染浓重悲壮的意境;也用压、摧、凝等动词烘托了战争紧张激烈的气氛。 6、在诗中,描写了兵临城下战争形势危急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的诗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7、李贺在诗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发了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激情。 8、从本诗中产生的成语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其意思是:形容敌人的气焰嚣张和局势的危急。 9、诗句“半卷红旗临易水”给人以悲壮的情绪,这主要是“易水”一词的意象引起的。请你说说“易水”作为“悲壮”意象的典故。 战国时,燕国壮士荆轲在刺秦前,

12、在易水河边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遂成为悲壮之意象。 10、历代诗评家认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字和“开”字用得极佳。请你分别赏析。 “压”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守城将士处境艰难。“开”字是“依次排开”之意,形象地展示出战士们饱满的情绪,现出战阵井然有序地次第排开。与“摧”相对,更反衬出边防将士维护国家统一的无畏精神。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3 一、饮酒 1、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语是:心远。诗中景物描写突出了宁静闲适的特点。 2、诗歌写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超脱,是因为“心远地自偏”。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

13、偏”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置身于世外,洁身自好,保持高洁情操的思想感情。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车马”是达官显贵的代名词。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尔”指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君“指代诗人自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请从炼字角度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见”字用得好,它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很好地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情。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飞鸟入林的景象,联系上下文,赏析这两句。 不仅指傍晚时分的平和景色,还寄托

14、了诗人的寓意,表达诗人想摆脱官场的羁绊,重新回到大自然的人生理想。(或返朴归真的理想) 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此”指的是什么 “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此”指作者的闲适的田园生活。 9、“欲辨已忘言”一句作者说自己“忘言”,是真的忘记怎么说了吗 不是,因为作者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得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就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了。 1、品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深层含义。 作者以飞鸟倦而知还来表现自己弃官归隐的惬意情怀。 11、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官场厌恶之情。 二、次北固山下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情感 表现了思念故乡的情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升起,旧年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任选一角度作简要赏析。 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说明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例2:“生”和“入”将景物拟人化,使景物富有生机情趣。 例: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