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形板式热水冷却器的设计(共27页)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743171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锯齿形板式热水冷却器的设计(共2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锯齿形板式热水冷却器的设计(共2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锯齿形板式热水冷却器的设计(共2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锯齿形板式热水冷却器的设计(共2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锯齿形板式热水冷却器的设计(共2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锯齿形板式热水冷却器的设计(共2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锯齿形板式热水冷却器的设计(共27页)(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热水冷却器的设计 学生姓名:肖俊学号:系别:化学与化学工程系专业:制药工程指导教师:刘艳起止日期:2011年5月23日2011年 6 月6 日目录1 概述1.1 板式换热器简介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两大类,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纹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1.1.1板

2、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板式换热器主要由框架和板片两大部分组成。板片由各种材料的制成的薄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磨具压成形状各异的波纹,并在板片的四个角上开有角孔,用于介质的流道。板片的周边及角孔处用橡胶垫片加以密封。框架由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上下导杆和夹紧螺栓等构成,板式换热器是将板片以叠加的形式装在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中间,然后用夹紧螺栓夹紧而成。1.1.2板式换热器的特点a.传热系数高 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b.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 在管

3、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c.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10。d.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

4、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 e.由于内部充分湍流,所以不易结垢。1.1.3 板型选择板片型式或波纹式应根据换热场合的实际需要而定。对流量大允许压降小的情况,应选用阻力小的板型,反之选用阻力大的板型。根据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情况,确定选择可拆卸式,还是钎焊式。确定板型时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板间流速偏小,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换热器更应注意这个问题。1.1.4 流程和流道的选择流程指板式换热器内一种介质同一流动方向的一组并联流道,而流道指板式换热器内,相邻两板片组成的介质流动通道。一般情况下,将若干个流道按并联或串联的形式连

5、接起来,以形成冷、热介质通道的不同组合。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在满足工艺条件要求下确定。尽量使冷、热水流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从而得到最佳的传热效果。因为在传热表面两侧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时传热系数获得较大值。虽然板式换热器各板间流速不等,但在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时,仍以平均流速进行计算。由于“U”形单流程的接管都固定在压紧板上,拆装方便。1.2 设计方案简介1.2.1 板型选择两流体温度的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为90,出口温度为50;冷流体进口温度为32,出口温度为40.该换热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初步确定选用锯齿形波纹板片的板式换热器。1.2.2 流程和流道的选择

6、由于本实验中的换热器是用于热水的冷却,因此应将若干个流道按并联或串联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形成冷、热介质通道的不同组合。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在满足工艺条件要求下确定。尽量使冷、热水流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从而得到最佳的传热效果。因为在传热表面两侧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时传热系数获得较大值。虽然板式换热器各板间流速不等,但在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时,仍以平均流速进行计算。1.2.3 压降校核在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使,一般对压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应对其进行校核。如果校核压降超过允许压降,需重新进行设计选型计算,直到满足工艺要求为止。2 设计任务书2.1 设计题目热水冷却器的设计2

7、.2 设计参数(1)处理能力 1.8104 t/a热水。(2)设备型式 锯齿形板式换热器(3)操作条件 热水:入口温度90 ,出口温度50 。 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2 ,出口温度40 。 允许压降:不大于105Pa。 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建厂地址:湖南地区。2.3 设计内容及要求2.3.1 首先计算定性温度,并查取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热水:Tm=(90+50)/2=70 冷却水:tm=(32+40)/2=36 查化工原理附录,两流体在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如下表物性流体定性温度密度kg/m3粘度mPas比热容kJ/(kg)导热系数W/(m)热水70977.80.40

8、64.1870.668冷却水36993.60.7124.1740.6282.3.2 计算热负荷ms1=1.8107/(33024)=2272.7kg/h=0.631kg/sQh=ms1Cph(T1-T2)=0.6314.187(90-50)=105.7kw2.3.3 计算平均温差 2.3.4 初估换热面积及初选板型对于热水与冷却水的换热,列管式换热器的K值大约为8501700W/m2,而板式换热器的K值为列管式换热器的24倍,则可初估K为2500 W/m2。初估换热面积S= Qh(Ktm)=105.7103/(250031.32)=1.35m2初选BJ0.2锯齿形波纹板片的板式换热器,其单通道

9、流通截面积为0.00045m2,有效单片传热面积0.10m2。试选组装形式。该式表示其公称换热面积为2.0m2,热水的程数为1,每程的流道均为10;冷却水的程数为1,其流道为10。因所选板型为混流,故可采用列管式换热器的温差校正系数:P=(t2-t1)/(T1-t1)=(40-32)/(90-32)=0.138R=(T1-T2)/(t2-t1)=(90-50)/(40-32)=5由于该点难以从图上读取,需进一步计算P,R以代替P,RP=PR=0.1385=0.69 R=1/R=0.2查单壳程的温差校正系数图,得=0.938tm=tm=0.93831.32=29.38初估板式换热面积S= Qh(

10、Ktm)=105.7103/(250029.38)=1.44 m22.3.5 核算总传热系数K算热水侧的对流给热系数热水在流道内的流速当量直径(为板片波纹高度,即板间距) 选用0.2m2锯齿形波纹板片给热系数的计算公式算冷却水侧的对流给热系数却水的质量流量冷却水在流道内的流速(在285014600之间) (适用于)属板的热阻拟选用板材为不锈钢(1Cr18Ni9Ti ),其导热系数w=16.8W/m,板的厚度估计为b=0.8mm,则 污垢热阻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4,得热水和循环冷水侧的污垢热阻分别为:表4-2 板式换热器污垢热阻Rd范围传热系数2.3.6 计算传热面积S所需传热面积设备实际传热面

11、积安全系数传热面积的裕度可满足工艺和安全的需要,故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2.3.7 压降计算查锯齿形波纹板式换热器的曲线图热水侧时,1962105Pa冷水侧时,14715105Pa所选换热器的规格为。3 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3.1 设计流程图:确定物性常数,热负荷、冷却剂用量及平均温差,确定换热器类型及流体流动空间估计传热系数,计算传热面积初值计算选择板式换热器板型计算值与假定值相差较大估计冷凝给热系数计算值与假定值相差较大压降大于设计压力裕度过大或过小核算冷凝给热系数计算管内给热系数总传热系数核算计算值与假定值相差不大折流板计算壳侧压降和管侧压降计算,并与设计压力比较压降小于设计压力裕度系

12、数校验裕度合适板式换热器选取合理3.2 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热水冷水锯齿形板式换热器热水冷水工艺流程草图主要说明:由于本实验中的换热器是用于热水的冷却,因此应将若干个流道按并联或串联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形成冷、热介质通道的不同组合。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在满足工艺条件要求下确定。尽量使冷、热水流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从而得到最佳的传热效果。4 工艺计算及主要设备设计4.1 热量衡算1.热水丧失的热量为Qh=105.7kw2.计算冷却水吸收的热量: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2和40,其定性温度为36,36的水的比热容为4.174 kJ/(kg)Qc=ms2Cpc(t2-t1

13、)=3.164.1748=105.5 kwQhQc,热量守恒。4.2 换热器工艺尺寸的计算1.板片数=传热面积/单片传热面积=1.9/0.1=192.热水侧流道数=(板片数-1)/2=(19-1)/2=9冷水侧流道数=19-9=103.平米数=板片数-单片传热面积=19-0.1=18.94.热水侧板内流速=体积流量/(单通道截面积流道数)=2.32/(0.000489)=537.0(m/s) 冷水侧板内流速=11.45/(0.0004810)=2385.4(m/s)5 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5.1 泵的选择 ISWH卧式不锈钢离心泵参数表型号流量扬程m效率%转速r/min电机功率kw汽蚀余量m重量kgISWH40-1604.46.38.333323035404029002.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