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微絮凝过滤工艺技改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74079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7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微絮凝过滤工艺技改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污水处理厂微絮凝过滤工艺技改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污水处理厂微絮凝过滤工艺技改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污水处理厂微絮凝过滤工艺技改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污水处理厂微絮凝过滤工艺技改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微絮凝过滤工艺技改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微絮凝过滤工艺技改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doc(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项目概况1.1概述1、项目名称:污水处理厂微絮凝过滤工艺技改工程建设项目2、承办单位:XX3、项目负责人:4、建设性质:技 改1.2编制依据和范围1.2.1编制依据(1)淮北统计年鉴2011年;(2)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GBJ6-85);(5)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0);(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

2、治法;(10)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基础资料。1.2.2编制范围针对项目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对其建设的背景、建设的意义和市场需求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在项目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资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深入分析论证了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的合理性与实施的可行性。其主要内容如下:(1)市场分析与项目建设规模(2)建设条件与选址(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经济效益分析(5)项目的结论及建议1.3公司概况1、项目单位概述XX第二污水处理厂属建成运营项目,地址位于县经济开发区为XX人民政府BOT项目,也是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

3、的工程之一。工程设计日处理城市污水4万吨,分两期实施,目前建设的为一期工程,日处理污水2万吨,采用水解酸化+改良氧化沟+微絮凝过滤工艺,处理后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项目概算总投资5528.79万元,实际投资5900万元,厂址位于xx经济开发区南端,一、二期工程总占地80亩。2010年6月项目厂区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2011年5月,厂区主体工程以及各类工艺管线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通过检测。7月23日,机械设备、电气、自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的安装全面结束。2011年7月27日经县环保局批准,XX第二污水处理厂全面进入生产试运行阶段, 8月2日、3日委托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监测评估,8月22日通过淮北市环

4、保局组织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正式进入生产运行。2011年,该厂累计安全运行120天,累计处理城市污水170万吨,累计削减COD220.48吨、NH3N25.97吨、BOD590.65吨、SS106.32吨、TP1.47吨。在运行过程中,未出现一例大的安全事故,出水水质稳定,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A标准,得到了国家环保部门的充分肯定。2012年,针对工艺存在的局部缺陷,该厂开始着手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升级、安装及运营调试,保证项目区的污水处理达到节约资源及提高水质目的。2、承办单位概述XX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金1750万。主要从事城市污水处理生产经营与服务的现代水务企业

5、。公司秉承改善人类环境、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宗旨,依托相关高校院所强大的技术背景,致力于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发扬“务实、厉行、团结、高效、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全体员工正在积极努力,补差补缺,再接再厉,向更高目标迈进。1.4项目基本情况1.4.1主要建设内容为了加强管理、节省成本,保障项目区工业用水及居民用水达到一级A出水标准,从而实现水资源可以回收利用,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利用及企业发展目标,XX计划在XX污水处理厂厂区内实施“XX污水处理厂微絮凝过滤工艺技改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如

6、下:(1)主要设备为:增设DN3000纤维滤布转盘自清洗过滤装置一套及配套组件;(2)建设轻钢结构工程用房612平方米等。(3)原有加药间、混合池、絮凝池稍加改造后继续使用。项目建成后,日深度处理污水20000吨。1.4.2项目选址本工程位于xx经济开发区XX污水处理厂区内1.4.3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项目总投资万元318.5固定资产投资万元317.5建设期利息万元0.0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02年销售(营业)收入万元73.0 3总成本费用万元53.0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4.1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所得税前8.35%全部投资所得税后8.35%资本金所得税后4

7、.2财务净现值全部投资所得税前万元65.3(ic=5%)全部投资所得税后万元65.3(ic=5%)资本金所得税后万元4.3全部投资税后投资回收期年8.55含建设期4.4投资利润率6.18%4.5投资利税率6.18%5清偿能力分析5.1财务比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5.2借款偿还期年6盈亏平衡点53.72%1.4.4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318.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17.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来源通过以下方式筹措:(1)申请补助32万元;(2)其余由业主单位自筹解决。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2.1.1政策背景1、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

8、011年本)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第一类“鼓励类”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项目中的第19款:“高效、低能耗污水处理与再生技术开发 ”和“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项目中第6款“镇供排水和中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和改造”。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规定“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

9、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也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1.2产业背景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500m,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确立为13个贫水国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国内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当前,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企业污水排放和城市生活污水的不断增加,造成水环境污染严重,使原本就短缺的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城市水污染已经成

10、为当前严峻水污染形势的主导因素,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带来水资源枯竭的危险,从而导致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难以为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使我国水资源日益紧张。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是指在滤池前投加絮凝剂,经快速搅拌,形成

11、微絮体后直接进入滤池,同时完成反应、沉淀、过滤的过程,它有占地少、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的优点。有报道指出,与传统过滤相比,微絮凝过滤在基建上能节省30%的投资,在运行上也能节省20%50%的费用。它起源于欧美,在给水中有较多运用,20世纪60年代,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曾大量采用该工艺;70年代引入我国,80年代起在上海、舟山、宁波、抚顺、西安、深圳等地自来水厂有较多应用。随着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提高,寻找经济性好、稳定性高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已迫在眉睫,而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用于污水深度处理,除经济性好外,还存在着明显优势:能克服常规的生物、化学处理的不规则性,利用过滤使

12、水中的污染物质稳定控制在较低浓度;能去除经生物絮凝、化学絮凝都不能去除的微细颗粒和胶体物质,极大减少消毒费用;维护简单,只需气水反冲洗即可完全恢复滤床截污能力。目前,这一工艺已在欧美一些国家被用于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为此,XX污水处理厂污水经过微絮凝过滤工艺处理达标排放,不但避免对周围水体和淮河水体造成污染,同时水源部分直接可循环利用。对提高安徽xx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投资环境,适应对外开放,加速经济发展,保护淮河水系,改善镇域的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水资源,保证安徽xx经济开发区人民的健康,促进工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节约用水又是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所在,也是最快捷、最可行、最广泛地

13、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XX污水处理厂微絮凝过滤工艺的改造建设已势在必行。2.2原有处理工程工艺方案及缺陷2.2.1原有处理方案1、我厂原有工艺采用高效纤维束过滤技术滤池纤维过滤技术采用纤维填料作为滤元,其滤料直径达几十微米甚至几微米,属微米级过滤技术(砂滤属毫米级),纤维束过滤使用的是软填料纤维束滤元。纤维束滤元由特制的纤维长丝丙纶纤维丝 ( 聚丙烯 )制作而成,属微米级滤料(砂滤料属毫米级),2、纤维束滤池的缺点(1)、滤料填装较复杂, (2)、易板结,(3)、经常会出现乱层,(4)、长期运行水质会逐渐变差。2.2.2将原有设备改造为纤维滤布转盘过滤器的原因(1)本工程出

14、水水质要求达到一级A出水标准,要求SS小于等于10mg/l,应该说是一项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深度处理。国内的深度处理,无论是为了一级A排放,还是为了回用,混凝沉淀过滤或微絮凝过滤都是必需的。(2)微絮凝过滤工艺中纤维滤布转盘过滤器是目前先进的过滤器之一,转盘式微过滤器主要应用于污水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盘式过滤器拥有过滤面积大的优势,在相同外部尺寸下,它的过滤面积是转鼓式过滤器的2-3倍,并且它的过滤面积可以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加盘片的数量,加大过滤面积,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并且实际运行出水水质更优。目前已经在许多污水厂采用该项技术。滤布转盘过滤器的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好,出水水质稳定,设备

15、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是理想的中水回用工艺过滤系统首选设备。纤维滤布转盘过滤器主要用于冷却循环水处理、废水的深度处理后回用。作为冷却水、循环水过滤后回用:进水水质SS60mg/L以下,出水水质SS10mg/L。 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设置于常规活性污泥法、曝气法、SBR系统、氧化沟系统、氧化塘系统之后,可用于以下领域: 去除总悬浮固体结合投加药剂可去除磷 可去除重金属等。2.3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淮北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水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生产发展和生活。XX污水处理厂的环境保护是开发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之一。开发区环境不但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志。环境质量应与经济发展和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污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