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术前心理护理.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740555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患者术前心理护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老年患者术前心理护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老年患者术前心理护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老年患者术前心理护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年患者术前心理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患者术前心理护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人术前心理护理摘要: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化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采取手术治疗的老年人日益增多,由于老年人的各种生理机能的逐渐衰退、伴随疾病增加,免疫力、抵抗能力下降等各种因素,机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且患病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糖尿病等疾病,导致病人的手术耐受性明显下降。无论施行择期或急症手术,不论手术大小,对老年患者都具有较高的刺激性和危险性,其危险性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中年人和青年人,并且老年人手术前,会产生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比如焦虑、恐惧等,而不健康的心理,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使机体的免疫力降低,使病人手术耐受性降低,进一步增加手术危险性。因此,做好老

2、年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对手术治疗和促进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人 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1 老年人术前心理特征1.1 情绪反应表现 老年人患病后,往往有一种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不安,而且手术对病人来讲常是万不得已的选择,病人通常回避谈及自己的病症,以致手术前患者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出现焦虑、恐惧心理。 其次,老年病人性情较怪癖、固执、易怒,不易合作,同时又害怕孤独,希望有人探视,有人真正关心他们,为他们解除寂寞。 再者,由于老年病人的视力、听力因生理因素下降,有时听不清别人说什么,便猜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或担心手术是否安全等,以至加重心理负担

3、。1.2 行为上表现 老年人临床表现为手臂出现多余动作,比如震颤和手抖,有的老年人变得性情较怪癖、固执、易怒、不易合作、人际关系变的退缩和逃避。同时,行为退化、情绪幼稚依赖心理有些老年人童心复萌,如爱吃、恋玩,表情天真,并且时刻表现为依赖亲人和医护人员。2、老年患者术前的心理需求 由于老年病人的年龄和病症不同,以及知识层次和家庭经济能力的不同,病人的需求也不同。年龄较高的病人,自己判断能力减弱,主要根据家人的选择而确定;知识层次较高的老年病人,除要求有好的治疗条件外,对各方面的条件也要求较高,他们一般首先要求自己的手术有较高的透明度,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也时刻关注,其次患病后不愿与他人来往;家庭经

4、济能力好的病人则可能要求用最好的药品,希望住条件好的单间病房。而经济能力较差的病人仅需基本的治疗条件,他们往往除了疼痛外最关心的是住院和手术费用的问题。 再者,老年患者的共性需求,都希望在较好的医院就诊,并且由医术高明的医生和负责人的护士为自己做手术,希望能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权威性的咨询对病人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都希望在术中能避免或减轻疼痛,并且希望亲属能给予同情理解、关心和支持,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尽心尽力的照顾和帮助。3 老年病人术前心理护理及注意事项老年病人住院后,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心理,除了常规的临床护理外,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病人的神色及病情,将爱心和关切注入患者的心里,可以

5、取得更好的成效。病人个体的心理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是通过病人个体的主观意识活动直接影响其身体状态。工作中细心观察病人的心理动态,并了解和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在重视对病人个体心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应注意老年病人个体内在心理素质差异。在特定情境中,对个体自身心理活动会产生不同影响。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以极强的责任心和较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及应用型心理学家的角色,提供优质的心理护理。护士自身素质的好坏,是能否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专业技术和娴熟的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知识,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朋友式的护

6、患关系,对待病人热情、态度真诚、语言委婉、关心体贴病人,做到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这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和关键。由于病人对手术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印象又很深,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隐蔽。病人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甚至生命全部由医生护士掌握。术中医生和护士都应该注意意识清醒病人的情绪变化,心理紧张时及时予以安慰。 手术之前,参与手术的手术室护士应立即进病房访视病人,主动与病人沟通,介绍自己和手术室的环境,说明手术的过程和麻醉方式,使病人对手术和麻醉有初步的理性认识。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耐心的交谈,发现老年手术病人

7、暴露出来的主要心理问题,并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术前心理辅导,通过讲解,将有关手术信息提供给病人,降低老年患者因信息缺乏而引起的焦虑、恐惧、紧张,增强其对手术的信心。在交谈的过程中,注意交谈的态度和措辞,温馨的语言,放松的情绪,友善的态度,可使术前病人高度紧张的心情得以放松,对高度紧张的病人,应多使用解释、鼓励性语言。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谈话,或有不耐烦的情绪。其次,护理人员还应重视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如说话的语调、表情、姿势、动作、态度等。访视病人时,护士微笑的面容、乐观开朗的情绪、整洁美观的仪表、稳重大方的姿态以及合适而亲昵的称谓,都能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并且能感染病

8、人,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唤起病人对手术的信心,增强其安全感。根据病人不同的性别、年龄、性格、信仰和职业等个体差异,结合病人的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患者讲解和介绍其疾病治疗的有关知识,并详细阐明手术在治疗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麻醉的效果,以及术后的康复治疗等。并告诉病人术后出现伤口疼痛是术后的必然现象,且疼痛持续时间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术后可使用药物以减轻疼痛等,均应给病人作介绍和解释。在介绍病情时,医护人员的谈话内容应保持一致,以免因内容不一致引起老人的猜疑,加重老人的心理负担。再者,老年人由于呼吸系统对刺激反应迟钝,咳嗽反射减弱,再加上有的老年人长期吸烟,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

9、此,术前护士应耐心的告诉吸烟病人吸烟对手术的不利因素,劝其戒烟,并指导老年病人多做深呼吸,教会病人咳嗽的方法和有效的排痰,以保持气道通畅和增加肺泡通气量,对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另外,因老年人的脑细胞减少,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对术前所要注意的事项及将要实施的护理计划、措施及目的,宜事先通知病人和家属,并耐心作好解释,对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要提醒家属注意,以免术前准备不充分,而延误手术进行。同时,可邀请同病房做过同类手术的病人谈手术感受,并介绍他们在治疗、护理全过程中的配合经验和体会,用现身说法稳定病人情绪,使其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恐惧和紧张,产生安全感、信赖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整个手术前期心理护理应根据病人的反应逐步展开,让其有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总之,全面掌握每一位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要,对每位老年手术病人做好手术前期的心理护理,都将对手术的顺利完成和病人身体的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顾沛,外科护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彭南海,杜益平。围手术期护理现念、内涵和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103刘学云,术前病人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