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一批01212.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73992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一批012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播一批012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播一批012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播一批012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播一批012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一批0121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肥城市安庄镇“市场档案”助农奔富路前几天,肥城市安庄镇农民孔丰英顺利卖完了最后一批玉米棒。今年,孔丰英依靠以前建立的“市场档案”,种植的两亩早熟玉米获得了双倍收益,亩均达1000多元。据了解,目前肥城市安庄镇像孔丰英这样依靠建立“市场档案”增加收入的农民已达5000多户。近年来,肥城市安庄镇一批头脑灵活、有经营才干的新型农民及村干部自觉收集市场信息,建立了“市场档案”。他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途径收集各类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和市场行情变化,及时整理登记,画成图表,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种养结构,选择农产品的最佳上市时机。安庄镇安庄一分村农民郭志刚自己购置了电脑,联上了宽带网,去年在网上

2、浏览信息时发现周边地区大棚蘑菇供不应求,投资5万余元建起了3个蘑菇大棚。如今一棚蘑菇纯收入就达到了1万余元,每年仅大棚一项就增加收入6万元。安庄镇马洼村在仔细分析了近几年的市场形势后,依托泰安亚细亚公司,建起了400亩有机蔬菜基地,种植的毛芋头、刀豆等农产品畅销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村民在基地上打工干活,每天纯收入在30元左右,也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建起“市场档案”的好处。目前,肥城市安庄镇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意识到建立“市场档案”的重要性,“市场档案”也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梁新梁中华肥城市安庄镇:开设“三个课堂”倡导晚婚晚育今年以来,肥城市安庄镇通过开设“三个课堂”活动,在全镇

3、大力弘扬和倡导婚育新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个课堂”即该镇在镇、村两级人口学校和镇初级中学开设的“公婆课堂”、“育龄青年课堂”和“中学生课堂”。“公婆课堂”以即将当公公、婆婆或已经当了公公、婆婆的农民为教育培训对象,帮助他们改变传统的生育观念,通过他们去影响子女,教育子女实行晚婚晚育;“育龄青年课堂”以广大农村育龄青年为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主要是晚婚晚育的科学依据和好处,引导他们主动实行晚婚晚育;“中学生课堂”以高年级中学生为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主要为我国的人口形势、人口理论等,努力让他们了解计划生育,形成对晚婚晚育的初步认识。“三个课堂”均为每月上一次课。通过开设“三个课堂”教育活动,该镇晚婚

4、晚育蔚然成风。今年下半年,全镇已有多对新人主动推迟婚期、实行晚婚晚育,100余对新婚夫妇中有一半是晚婚晚育。梁新梁中华安庄镇为育龄妇女送“健康大礼”安庄镇从育龄妇女的切身利益出发,想育龄妇女之所想,充分利用当前农闲时节,组成了“优生优育咨询、生殖保健查体,婚育新风宣传”三进村综合服务队,除了进行以往的查环、查孕外,还免费为全镇已婚育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查体,达到了无病预防、有病早治的目的,受到全镇育龄妇女的普遍欢迎。梁新梁中华安庄镇马洼村农民时兴“垃圾打包”安庄镇马洼村把村容整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标准,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新思路、新办法,在全村推行了生活垃圾“打包”处理,收到了良好

5、效果。马洼村是一个不足700人的小村,以前,由于村民环境意识差,街道上垃圾乱堆乱放现象比较严重,围村的闲置场地也堆满了生活垃圾。为解决这一问题,村里每次召开群众大会,都把环境卫生问题列为主要内容,并通过创建文明示范街,张贴宣传标语,使群众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全村群众保持环境卫生整治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为进一步提升环境卫生档次,马洼村对所有街道和大小胡同全部进行了硬化,实行了生活垃圾“打包”处理,规定村民把每天的生活垃圾全部装入塑料袋,在每天下午5:30以后放在门外,村里以每月60元的补助雇佣了一名清洁员,于每天早7:00前把村里的垃圾清运到村外的垃圾场进行集中掩埋,有效杜绝了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现

6、象的发生。梁新梁中华安庄镇:“墙头道德报”树文明新风 如今,在安庄镇各乡村,到处可见一群群农民茶余饭后在墙头屋角,观看的黑板报。目前,该镇71个村,村村都办有“墙头道德报”,为维护农村安定团结,提倡文明新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安庄镇充分发挥农村道德评议会的作用,对存在于农村的行政不好管,法律管不了的道德问题,专门组织了一批德高望重的村民进行评议,同时将评议的结果定期在各村的“墙头道德报”刊登。“墙头道德报”设有“表扬栏”和“曝光台”两块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文明礼貌、计划生育等好人好事,引导人们明辨是非,扬善贬恶。“墙头道德报”出现后,干群面貌焕然一新。蔡颜

7、子村道路年久失修,雨雪天泥泞难行,“墙头道德报”办起后,由村干部倡议号召广大干群捐款修路,党员干部带头捐款。近日,一条500米长的水泥路顺利贯通整个村庄。东江村李大文先生看到村内小学校舍陈旧,主动捐资1万元用于学校购置仪器设备、图书用品;护院村的一对夫妇,受道德报的影响,主动退掉了符合条件的二胎生育指标,滕出时间上项目办养鸡场,发家致富。村民们说:“现在都争着要上功德箱,都怕上缺德谱哩!梁新梁中华肥城市安庄镇村务管理出新招干部办事村民评 “村里发展有机蔬菜基地500多亩,总收入完成了20多万元,超过计划,得满分。”“合作医疗参与面超过了95%,这项得满分。”“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缓慢,这项工作现在

8、不能得分。”12月11日,肥城市安庄镇马洼村村民代表忙着对照年初确定的12项工作,按照完成时间、标准、进度逐项梳理点评,给村“两委”干部工作考核打分。据悉,安庄镇今年制定村级目标管理责任制时,镇上不“包办”,只提供宏观指导,划定了经济发展、环境整治、精神文明、民主政治、平安建设五个“大框”,具体干什么、怎么干,由各村结合实际,组织村民讨论决定,报镇党委、政府备案,向村民公开,然后组织实施。实际干得怎么样,村干部一月一自查,村民或村民代表一季度一考评,考评结果直接与村干部工资、补贴等待遇挂钩。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该镇以农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从完善村级目标管理责任制、推进村务管理民主化入手,注重发挥

9、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倾听农民呼声,干什么请农民做主,干得怎么样让农民说了算,放手让农民当家,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把急需、急盼解决的增收、就医、通水、修路等问题一一列出,由村干部组织实施,完成情况由村民检查把关,充分体现民意、集中民智、激发民力,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的转变,促使镇村干部围绕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确定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今年以来,全镇推广良种15000亩,引进项目21个,整修硬化村路20余条。梁新梁中华肥城市安庄镇村务公开村民点题近日,肥城市安庄镇安庄一分村30多名群众正在村务公开栏前观看新上墙的内容。村民房

10、国高兴地说:“村务公开内容由群众点题,这个办法好!”今年以来,该镇村务公开的内容从干部“闭门定”,到群众“公开点”,增进了干群之间的沟通与了解。为增加村务公开的透明度,把推进村务公开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财务清理及干部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创新村务公开的形式。根据群众的意愿,将公开内容细化为农民负担、党的农村政策、土地流转、村集体经济收支情况等10个方面。公开的方式也从事后结果公开过度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此外,该镇还在全镇分别组建了由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组成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对每期村务公开的内容进行审核。同时在村务公开栏中专门开辟了“群众意见反馈栏”,并在村务公开栏

11、旁设立了意见箱,监督小组负责定期开启意见箱,督促村干部及时将答复再次在公开栏中公布,使村务公开充分体现群众的意愿。通过这些措施,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发言权,真正做到了村务公开的内容群众说了算。梁新梁中华安庄镇新农村建设带出新风新气象一条条村级油路交织在村组之间,一缕缕沼气火苗像七彩音符演奏出生态家园建设的乐章,一场场群众自编自演的歌舞演唱博得观众阵阵的喝彩这是安庄镇新农村建设热火朝天的新景象。柴垛粪堆不见了“以前,过完秋整个村里都是大家拉回来烧火用的柴草,现在好了,村里给我们出工又出料,帮我们建上了沼气池。这边粪便进了池,那头火苗窜出来,柴草也派不上用场了,你看现在这环境多好啊。”安庄

12、镇安庄五分村张爱华说起这建上沼气池的好处来,就滔滔不绝。为加快全镇新农村建设,安庄镇积极吸引各村多渠道筹集资金扶持群众大力建设沼气池,在全镇掀起了“三改”高潮。安庄村为每个建沼气池的农户补助1600元钱,并免费提供原料;前寨子村自制了金属沼气模具,集体统一施工、统一标准,降低建造成本。宣传发动到位,典型示范带动,有效加快了这个镇建设沼气池的进度,同时消除了困扰各村多年的“柴草乱垛”等不良现象,各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变成“公家”人“皇粮免了,学费免了,如今医生又上门免费体检来了。我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还能享受到公家人的待遇!”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安庄镇安庄村65岁老人房吉星激动不已。在抓好农村基础设施的同时,这个镇还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建立规范了安庄卫生院、马埠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多个合作医疗报销点;同时抓好规范化卫生室建设,建好群众“家门口医院”,做到小病不出镇,有病抓医疗,无病搞防保。截至目前,这个镇共有8万余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0。文化娱乐在身边安庄镇结合“八荣八耻”和新农村建设撰写了近200条顺口溜,走村入户,四处传唱。店子村的文艺队由村民自愿参加,每逢节假日都统一着装为村民们演出,演的是群众身边的人,唱的是群众身边的事,让群众在自娱自乐中受教育,自觉地改变陈规陋习,深受群众的欢迎。梁新梁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