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738004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河北易县中学周永亮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牛鼻子。学生是一切教育的主体,每一节课的45分钟都是学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历史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为前提,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以“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和适当的探究学习”为基本策略,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努力捉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这种以课堂为本、民主开放的教学机制,必将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面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如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就谈谈实施新课标以来的心得体会。一、精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和前提。首先

2、,教师要明确备课意义,端正备课思想。为了提高历史课堂质量,教师应全面的、动态地理解和运用教学过程的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地控制、调整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功夫花在走上讲台之前,不上无预备的课,从认真备课入手,抓预备课这一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践证实,一份切实可行的教案,不知要凝聚教师多少心血和聪明。其次,教师要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案来考虑如何备课。备课实际是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是对学生培养的设计,所以教师要在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过程的前提下来考虑如何备课。同时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重难点和知识的纵横联系,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3、。在备课时,教师还要能蹲下来,站在学生的高度,设身处地的按学生的思路进行思考,估计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借以激发学生的爱好和求知欲望,因此教师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再次,教师不是万能的上帝,更不是超人,历史新教材、新体例的推行,许多新知识、新问题都不是靠以往的经验所能解决的,不少现代化工具教师还不会使用许多新兴的领域教师也未必熟悉,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提前备课,对课堂流程变化要有充分的熟悉,并能预备好预案,从而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本领。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是提高课堂效率的突破口。学习爱好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熟悉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探求真理、提高能力的内在

4、动力。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为乐之者”,布鲁纳也曾言:“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爱好”。这些都说明爱好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好,使学生在课堂中能一直保持兴奋的状态。那么如何在新课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呢?首先,要有好的课堂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精心设计好课堂导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爱好。在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首先,教师给同学们讲述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如上帝造人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等故事,激起学生对历史的莫大爱好,然后设疑“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很自然

5、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节时,教师可让学生先欣赏歌曲滚滚长江东似水,学生回忆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然后设疑“你们知道三国是指哪三国吗?”使学生很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再如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教师可先放电视剧长征片断,让学生通过重温长征的剧情,将思绪引入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中。其次,在课堂中间,教师也应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有趣的东西,以保持学生学习的爱好与激情,如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节时,可适时穿插三国演义的某些情节,如草船借箭,蒋干盗书等情节,并将他们与历史史实作比较,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爱好,也进一步帮助他们弄清电视剧与历史史实之间的区别。三、历史教师素质的提

6、高是课堂效率提高的重要保证。1、历史教师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一个历史教师只有强化自身素质,非凡是专业方面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每一种新观念新方法层出不穷,要求教师要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教师靠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历史课程。2、历史教师要能熟练地把握全面的教学技能和技巧。历史教师要能积极探索多种课堂模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

7、、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模拟法庭、虚拟文物拍卖会等等,这样,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爱好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并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

8、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3、历史教师还要有广泛的爱好爱好和一定的业余技能。一个出色的教师,仅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求知欲越来越强,这种求知欲望并不满足于历史教材中,而是涉及到文学、音乐、军事、外交、体育、美术等领域,因此,历史教师还必须具有广泛的爱好爱好和一定的业余技能,若再能辅之以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定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怡情久长。四、充分利用课本辅助材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新编初中历史实验课本与旧课文相比,其显著变化之一是增加了“阅读文字”、“文献资料专栏”、“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活动课”等一系列辅助栏目和大量的图片资料。这些

9、栏目和图片依据其自身内容对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影响来看,可归纳为五大功能:一是激起学生探求知识欲望的功能,如导言框等。二是解释历史事实,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如“自由阅读”等。三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等栏目。四是开阔眼界,丰富历史知识的功能,如“阅读文字”、“文献资料专栏”、“自由阅读卡”等栏目。五是情感教育和培养审美情趣的功能,如图片资料等。以上所有功能集中到一点那就是通过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辅助资料,给学生以强烈的感观和思维刺激,从而持续地维持学习的兴奋点。五、给学生留下发展空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升华与延续。历史的学习过程并不仅

10、仅依靠课堂上传授历史知识,课后活动即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同样属于历史的学习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基础知识,并不是唯一目标,知识、技能、思维三者并举。课堂并不是学习历史的唯一阵地,课后活动同样重要。教师在设计课型,把握教学重点时就应注重,并不是一堂课设计的面面俱到,应该留点空白给学生,启发和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探究。教材每一课课后都设计了“活动与探究”栏目,给学生课后学习历史指明了具体的方向。总之,顺应新课改的潮流,提高课堂的效率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流程上能灵活多变,把握教学的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聪明,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真正做到“为学习而教”,“为学生发展而教”,这样,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气,课堂才能显现激情与活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布满聪明欢乐和创造快意。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才真正符合历史课改的实质,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