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华南理工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737372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华南理工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年华南理工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年华南理工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年华南理工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年华南理工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华南理工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华南理工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00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 宏微观经济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财经类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宏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宏微观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下面逐章介绍各章的要求以及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其中带“”号的内容为重点内容)。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本章介绍了经济学中的重要思想与经济学的基础,本章的重点包括:*(1)稀缺性的含义,以及经济学的定义。(2)机会成本、边际变动的概念。(3)市场经济、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市场势力的含义。(4)生产率、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和经济周期的含义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本章介绍了经济学家研究

2、问题的程序和研究方法,本章的重点包括:(1)经济学家的研究方法。(2)实证分析方法中假设与理论的关系。(3)经济循环流量图和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两个经济模型(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5)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本章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贸易的基础,本章的重点包括:(1)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概念。(2)比较优势导致了贸易的好处。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介绍价格的形成及其对经济的调节。市场经济就是以价格调节为中心的经济,这一章正是说明市场经济运行的,所以非常重要。本章的重点包括:(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规律。*(2)需求变动与

3、需求量变动的区别(3)正常物品与低档物品、替代品与互补品的概念(4)供给的含义与供给规律。*(5)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6)均衡、均衡价格的含义。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 本章介绍弹性的概念和弹性的应用。本章的重点包括:*(1)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2)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3)供给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供给弹性理论的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本章介绍使用供求工具分析政府政策,本章的重点包括:*(1)价格上限与价格下限的市场结果*(2)征税的市场结果与税收归宿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本章介绍福利经济学的内容,研究如何衡量经济福利。本章的重点

4、包括:*(1)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含义和表示方法。*(2)用社会总剩余表示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本章也属福利经济学的内容,研究如何衡量赋税的代价。本章的重点包括:*(1)赋税前后的经济福利的分析,以及无谓损失的表示。(2)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的决定因素。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本章也属福利经济学的内容,研究如何衡量贸易和贸易政策的经济影响。本章的重点包括:*(1)贸易的决定因素。*(2)贸易中进口国和出口国的福利分析。(3)贸易政策:关税和进口配额的影响(4)限制贸易的观点第10章 外部性 本章研究外部性属于市场失灵的一种情况。本章的重点包括:*(1)外部性的含义。 *(

5、2)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的含义和图示。(3)科斯定理和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4)外部性的公共政策。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本章属于外部性研究的延伸,系统研究物品的分类。本章的重点包括:*(1)根据排他性和竞争性区分不同类型的物品。 *(2)公共物品存在搭便车问题,及解决办法。*(3)公有资源的公有地悲剧问题,及解决办法。第12章 税制的设计本章研究税制的设计。本章的重点包括:(1)美国政府的财务概括。 (2)税收和效率。(3)税收与平等。第13章 生产成本本章内容的分析属于生产者的行为,分析的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本章的重点包括:*(1) 总收益、总成本和利润的含义(2) 机会成本、显性成本

6、和隐性成本,经济利润与会计理论。*(3)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生产函数和总成本曲线*(4)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及各种曲线的图示。(5)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规模经济与不经济。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本章内容的分析属于生产者的行为,分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行为。本章的重点包括:*(1) 竞争市场的含义。(2) 竞争市场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和图示。(3) 沉没成本。(4) 企业供给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第15章 垄断本章内容的分析属于生产者的行为,分析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行为。本章的重点包括:*(1)垄断市场的含义和产生垄断的原因。* (2) 垄断市场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和图

7、示。(3) 垄断的福利代价。* (4) 对垄断的公共政策。(5)价格歧视的含义第16章 寡头本章内容的分析属于生产者的行为,分析在寡头市场上企业的行为。本章的重点包括:*(1)寡头市场的含义,寡头的分类(独立寡头和勾结寡头),卡特尔的含义。* (2) 双寡市场的古诺模型与纳什均衡。* (3) 博弈论初步知识。 (4) 对寡头的公共政策。第17章 垄断竞争本章内容的分析属于生产者的行为,分析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行为。本章的重点包括:*(1)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2)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3)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差别。(4)广告与品牌。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本章内容是对要素市场的

8、分析,主要分析劳动市场的供需均衡。本章的重点包括:*(1)完全竞争市场上对劳动的需求曲线。*(2)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3)劳动市场的均衡分析。(4)土地和资本市场的均衡第19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本章内容是对劳动市场做进一步的分析。本章的重点包括:(1)决定均衡工资的其他因素。(2)劳动市场的歧视。第20章 生产要素市场本章内容是对劳动市场做进一步的分析。本章的重点包括:(1)收入不平等的衡量。(2)收入再分配。(3)减少贫困的政策。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本章内容是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本章的重点包括:(1)消费者的预算约束:预算线。(2)消费者的偏好:无差异曲线。(3)消费者均衡的表

9、示(4)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总效应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本章介绍经济学家用来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GDP。它是衡量整个经济产出数量的、被广泛应用的一个指标。本章的重点包括:*(1)GDP的含义。*(2)GDP的组成部分。(3)真实GDP与名义GDP。(4)GDP并不是衡量福利的完美指标。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本章介绍经济学家用来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的另一至关重要的指标CPI。它是衡量整个经济物价总水平的、被广泛应用的一个指标。本章的重点包括:*(1)消费物价指数的含义。*(2)消费物价指数的计算。(3)用消费物价指数衡量生活费用存在的问题。*(4)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经济变量。

10、第25章 生产与增长本章阐述产量水平与经济增长率的决定因素。一国生活水平取决于该国的生产能力,而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生产率。劳动和资本是决定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本章的重点包括:(1)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2)生产率的决定因素。*(3)决定经济增长的公共政策。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本章阐述储蓄与资本市场,说明可贷资金市场如何协调储蓄与投资,并在可贷资金市场的框架内说明税收和赤字对储蓄、投资、资本积累,最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章的重点包括:(1)美国经济中的金融机构。(2)国民收入账户中的储蓄与投资的含义。*(3)可贷资金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第27章 基本金融工具本章阐述人们在参与金融市场时所

11、用的工具,如何决定股票之类的金融资产的价值,作出正确的金融决策。本章的重点包括:*(1)现值与终值。*(2)风险的态度和风险管理方法。(3)股票的价格决定。第28章 失业与自然失业率本章介绍劳动市场,说明经济学家如何利用失业统计数字衡量劳动市场的状况,论述失业的根源及减少失业的政策。本章的重点包括:*(1)失业者、失业率和失业的类型。(2)摩擦性失业的公共政策。(3)最低工资法的分析。(4)工会的性质和作用。*(5)效率工资的含义。第29章 货币制度本章描述什么是货币,并说明美联储如何控制货币量。了解货币与货币供给量是重要的,因为在长期货币量影响通货膨胀与利率。在短期影响生产和就业。本章的重点

12、包括:(1)货币的含义和种类。(2)美国联邦储备体系。*(3)银行体系导致的货币创造和央行的控制工具。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本章阐述通货膨胀的原因与成本。在长期货币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高通货膨胀给经济带来许多成本。本章的重点包括:*(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2)古典通货膨胀理论和货币数量方程式。(2)通货膨胀的成本。第3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本章提出宏观经济学家研究开放经济时使用的基本概念:净出口、资本净流出、真实汇率与名义汇率,以及购卖力评价理论。本章的重点包括:*(1)进口与出口,贸易盈余与贸易赤字,净出口与资本净流出。*(2)名义汇率与真实汇率的区别和联系。*(3

13、)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第32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本章阐述开放经济中可贷资金市场、资本净流出、外汇市场之间的关系,并在这一理论框架内分析政府政策对汇率和贸易余额的影响。本章的重点包括:*(1)可贷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2)可贷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均衡。(3)用可贷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模型来解释政策和事件。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本章阐述总供求模型,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原因。本章的重点包括:(1)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含义。*(2)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解释短期经济波动。*(3)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和移动。*(4)长期总供给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5)总需求和总供给移动导致的经济

14、波动。第34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本章阐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如何利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本章的重点包括:*(1)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影响总需求。*(2)财政政策通过乘数效应影响总需求。(3)是否通过政府政策来稳定经济存在的争议。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本章介绍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在短期存在权衡取舍关系,在长期并不存在这种关系。本章的重点包括:(1)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2)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3)预期通货膨胀来解释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4)供给冲击导致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5)降低通货膨胀的代价:牺牲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