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古人有“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之说。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阅读,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谈及阅读,人们联想到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不足,如他们看不懂某些产品的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此即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因此,加强数学学科阅读教育研究,探索数学学科阅读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
2、要。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数学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没有兴趣,阅读的交果很不一样,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如果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富有启发性。我们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时
3、,教师设疑:为什么要写上“在除法里”?“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怎样理解?“相同的倍数”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质疑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性质的认识,又加深了对数学语言的科学性、精练性的理解,从而激起学生再阅读课文的兴趣,解决了课堂讲授的重点和难点。 二、加强阅读指导,提高数学阅读实效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如此,到了中、高年级,一般还能自发地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更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时,教师要把握
4、“愤悱启发,相机诱导”这一原则。1、提纲导读法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想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使阅读更有效。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因而,教师应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提纲内容包括: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新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概念是如何得来的?易混淆概念的辨析,能举出正反例。定理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推导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推导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的推导方法?等等。2、归纳分析法归纳法就是把学习的材料进行梳理和归类,使知识结构的整体和层次一目了然,使知识结
5、构的整体和层次一目了然,既深化理解又便于记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时先从整体上归纳,再对一些概念、性质、法则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逐句分析,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数学结论和题目要求的内涵。例如,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数学中,首先要求学生通读这部分文字,使之对材料所表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接着讨论这部分内容是分几层来表过的,引导学生按分数、最简分数、因数、质因数将教材分层理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每一层的内容。这样,通过阅读并伴随一系列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学生对“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便有了较为全面、准确的理解。3、融会贯通法
6、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阅读学习时,要善于从一般原理的高度去认识新知识,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才能避免片言只语的肤浅印象,减少思维的盲目性,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理解的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并促使学习方法从单向平面化向多元立体化转变。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阅读完这部分内容后,可以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像这样融会贯通的阅读思考,不仅能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而且还增强了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重难点突破法
7、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找出重点字词、关键词,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的地方多分析、多思考,以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如:学习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时,可以让学生在讨论归纳的基础上阅读课本的方字,并标出重点词“末尾”,引导理解“末尾”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及时出示“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文字叙述,让学生阅读、分析、判断,并举例说明。这样,通过标出性质中的重点字词和阅读理解,学生也就能够真正地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了。再如在“圆柱的认识”一课中,对“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这句话的理解,通过阅读先抓住“完全相同”这个关键词,再通
8、过与“面积相同”、“形状相同”等知识的比较后就能真正地理解直圆柱。三、及时交流反馈,强化数学阅读效率 教师可采用提问、练习、互相讨论等方式加强信息交流,检查阅读效果,随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使指导更具针对性。如“圆的认识”中,当学生阅读了画圆的基础操作步骤以后,及时要求根据教材中规定的步骤试着先画一个圆。画好后讨论:(1)画圆时,有一只脚固定不动,是哪只脚?(2)在纸面上不停移动的是哪只脚?它是怎样移动的?(3)同学们画出来的圆有大有小,那么什么情况下画出来的圆较大,什么情况下较小?最后再要求学生画指定大小的圆。经常进行交流讨论,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四、拓展阅读内容,提升数学阅读素养
9、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在课后进行阅读延伸。可以准备有趣的、有一定难度的阅读资料供学生使用,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如我国张景中院士的科普读物数学家的眼光、数学传奇等,同时指导学生写阅读体会。大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重头戏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值得指出的是,未来生活越来越科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大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数学教育应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