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心理对社会新闻的影响.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736534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受众心理对社会新闻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受众心理对社会新闻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受众心理对社会新闻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受众心理对社会新闻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受众心理对社会新闻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受众心理对社会新闻的影响.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受众心理对社会新闻的影响摘要社会新闻是与受众心理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新闻类型。也正是因为这样,受众心理对社会新闻的影响才显得举足轻重。受众的思想、情绪、喜好等,都是社会新闻所要及时把握的。也只有及时地抓住受众的心理和满足受众的需求,社会新闻才能继续得以发展以及被受众所接受和喜爱。关键词受众心理;社会新闻;影响社会新闻之所以能成为媒体赢得市场、战胜对手的一项有力武器,不仅仅因为社会新闻能够抓住受众的“眼球”,更重要的是社会新闻满足了受众一定的心理需求。那么什么是社会新闻,受众对社会新闻需求的心理是怎样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社会新闻的影响便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1.社会新闻的定义对于社会新闻,各家阐释

2、有所不同。当代新闻文体写作中说“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内容的变动的事实的报道。所谓以社会学研究对象为内容就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又多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而程道才在专业新闻写作概论中对社会新闻有如下定义,他说:社会新闻是反映社会生活、风气、意识、兴趣、事件、文体为报道内容的新闻,其报道范围涉及人口、就业、道德风尚、邻里关系、风俗习惯、爱情、婚姻、家庭等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赵超构则认为“社会新闻是以个人的品德行为为重点及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新闻

3、”;而钟沛璋认为“社会新闻是社会主义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不难看出,到目前为止,对于什么是社会新闻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可是我们仍能从各种对社会新闻定义的阐述中找到一些共同点。那就是,社会新闻反映的都是社会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基于此,社会新闻又被人称为“八小时以外的新闻”。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业界对什么是社会新闻还是有基本的共识的,那就是:反映社会生活中有关的社会问题,包括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社会风尚、生活情趣等等,都可归入社会新闻的范畴。但是,在实际的媒体的分类中,普遍地将凶杀、猎奇、怪异、色情等内容加入了社会新闻的行列。因此,社会新闻的范畴变得更加宽泛。2.受众对社会新闻需求的心理受

4、众的好奇心。受众对信息的需求,除了满足自身的生存生活需要外,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这时,社会新闻就在吸引受众上有着比其他新闻更多的优势。首先,社会新闻较之软新闻有着更强的时效性。它往往是最新发生的而且是涉及到市民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新鲜事。这使得受众有了一个了解自身环境以外世界的一个及时有效的途径,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其次,社会新闻和硬新闻相比来说更具有趣味性,少了枯燥的说教和强制的灌输,因此更容易为受众所喜闻乐见,也更容易吸引受众眼球。在这种程度上说,社会新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理。受众对于身边事物的关注。“一个普通人所最感兴趣的是它自己,其次就

5、是它的邻居。”(弗雷德弗德勒)。这充分说明了受众对身边事物关注的程度。而社会新闻恰恰能够迎合受众这方面的要求,它较软新闻有着更强的贴近性,无论是性别、年龄、职业,还是地域、经历、生活习惯,受众都可以从中找到与自身相近的东西。这是社会新闻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社会新闻所具有的“传通性大,民间性强,人情味浓,涉及面广”等特点让社会新闻距离受众的生活更近,也和受众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受众的窥私欲。窥私欲是人们所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基于这种心理的驱使,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其他人的非公开的生活和行为。而社会新闻越来越趋向于关注一些“背后的故事”,这使得受众给予社会新闻的关注较给予远离受众基本日常生活的经

6、济、政治新闻的关注要多。尤其在电视社会新闻和网络社会新闻中,受众窥私欲的满足表现得更加明显。例如:某企业经济问题的曝光;某名人生活隐私的公开;某事件具体真相的调查;某现象背后实质的反思,这些都切切实实地迎合了受众窥私的心理。而电视社会新闻中常用到的隐性采访的方式也使受众有了“偷窥”的快感和满足。3.受众心理对社会新闻的影响受众心理对社会新闻有着巨大的影响。受众心理影响着社会新闻的功能。社会新闻的功能有内外之分。对外功能即是社会新闻对于社会的作用,通常指的是满足社会需求,丰富人民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对内功能主要是指社会新闻实现媒介自身目标的作用。它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闻一样,在实现

7、媒介目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事实上,我们更加关注和重视的是社会新闻的对外功能。受众心理促使社会新闻朝着更加深入事实、深入百姓生活的方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社会新闻的社会作用,加快了社会问题的解决,也加速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受众心理促使社会新闻在采写角度上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无论是出于何种心理,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往往是建立在自身能理解接受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以受众为圆心画圆,离圆心(受众)越近的信息越容易为受众所接受。社会新闻较之其他政治经济类的新闻来说,离受众的生活更加贴近,所以被受众所喜爱是显而易见的。而受众的好奇心和窥私欲使得社会新闻在采写角度上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更加有人情味。只有百姓身边的,才是百姓最关注的。(作者单位:衡水学院中文系教师)参考文献1.关于网络社会新闻中涉政人员报道的分析,天涯网,2006.2.222.刘庆传:晚报、都市报社会新闻弊病探因.新浪网,2003.11.103.唐柳燕,袁琳:社会新闻与受众心理.传媒网,2003.1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