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分类精编诗歌鉴赏专题.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736192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真题分类精编诗歌鉴赏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真题分类精编诗歌鉴赏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真题分类精编诗歌鉴赏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真题分类精编诗歌鉴赏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真题分类精编诗歌鉴赏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真题分类精编诗歌鉴赏专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高考真题分类精编诗歌鉴赏专题一、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1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笋壳。帙,包书的布套。(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答:_(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答:_(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答:_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句)(5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_。(屈原离骚) (2)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3)良将劲弩守

2、要害之处,_。(贾谊过秦论) (4)舟遥遥以轻飏,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江间波浪兼天涌,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6)_,归去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二、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3、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诸葛亮出师表)(2)无丝竹之乱耳, 。 ,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三、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卷1)12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姜夔(11551

4、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2)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四、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卷2)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

5、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五、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10分)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 岳阳楼上。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准拟:准定。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

6、,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5分)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7分)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星垂平野阔, 。 ,官应老病休。 (杜甫旅夜书杯)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 (杜牧阿房宫赋) 两情若是久长时, (秦观鹊桥仙)参考答案一

7、、2009年(天津卷)答案13.(6分) (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14.(5分) (1)虽九死其犹未悔 (2)吾尝终日而思矣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风飘飘而吹衣 (5)塞上风云接地阴 (6)回首向来萧瑟处二、2009年(宁夏卷)(二)(11分)8.(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

8、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9. (6分)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待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三)(6分) (1)涉罚臧否 不宜异同(2)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三、2009年(全国卷1)(1)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

9、、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解析:分析诗歌“意境”,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2)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观点一: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

10、隐田园的赞赏。“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解析: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四、2009年(全国卷2)12、(1)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解析:分析诗歌“意境”,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解析: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五、2009年(北京卷)12.(10分)(2分)D (3分)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5分)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第二问: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