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母鸡到“母鸡”.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73565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母鸡到“母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母鸡到“母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母鸡到“母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母鸡到“母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母鸡到“母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母”鸡到“母鸡” 一篇略读课文的引导研习人教版四上第四单元连续安排了老舍先生的两篇佳作猫和母鸡,“猫”在前,“鸡”在后,前者精读,后者略读。其选编意图昭然若揭。站在母鸡的角度看,排名靠后反倒有“利”可图,有“势”可借。其一,有猫的精读作铺垫,母鸡便可尝试独立阅读;其二,有猫的写法作标杆,便能比出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那么,学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就在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并加强语言训练。如何有效引导,笔者有实践为例:一、关注课文主题“母鸡”还是“母”鸡“母鸡”一词虽是妇孺皆知,但若向学生较个真,会有几个孩子知道其中的“母”字该取何意呢?于是乎,

2、我在自己的课堂上抛出了这个非难不易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母鸡,老师想考考你们,这个“母鸡”的“母”字,你怎么理解?“果然,大部分学生先是一笑,接着就开始茫然。有的说:“母亲!”又有的说:“雌的!”以上回答,谁对,谁错?我们都知道,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母鸡就是指雌性的鸡,第二种答案是正确的。可是,从文学的角度看,作者前后文中所出现的“母鸡”二字,也可有不同的含义。文章前半部分从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而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它所塑造的正是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面对这个神圣的称呼,我想“母鸡”不仅仅是“母”鸡。这

3、个附有双重含义的词语学生能领会吗?课堂证明,他们有这个能力。有几位学生找到了写鸡母亲的58自然段中的句子,来证实自己的解读是正确的。我觉得很好,便进而请他们做了一个“对号入座”的游戏,验证一下。即每组选择一段,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只母鸡。大部分学生填的词语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等。我问学生读着这些文字的时候,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个人?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妈妈”且有真实事例为证。母爱如斯夫,一些尽在不言中了。二、揣摩情感表达“讨厌”还是“喜欢”母鸡和猫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但是在情感表达上,作者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学生对直抒胸臆的喜爱是一目了然,对欲扬先抑的爱却懂得有些模糊。在猫一文中,大猫的

4、性格古怪,作者喜欢,小猫淘气,作者也喜欢,如果我们用一条水平的直线来表示作者对猫咪稳定的喜爱之情。那么,你打算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示作者对母鸡的感情呢?这是我抛给学生的一个十分感性的问题,我希望他们能在独立阅读中,学会用一颗细腻的心去体会。在交流中,我看到很多漂亮的弯曲的弧线,并且能用文中的句子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来为“图画”作诠释。情感表达手法的领悟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讨厌”和“喜爱”背后的文字功夫却容易被学生所忽视。因此,这也需要引导。1、我对课文第一自然段作了处理,把所有的“母鸡”二字变成了“它”字。学生读来很好奇,我问:“读着这些文字的时候,你觉得作者真是在写一只鸡吗?他们都说更像是“人”

5、,心事重重、唉声叹气的人,发牢骚、不懂礼数的人,甚至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对象。就是这样,在老舍的笔下,母鸡仿佛有了人性,这种写作手法叫拟人,学生觉得很亲切马上又想到了猫。2、我再问学生:“这篇文章难读吗?”他们说难,又不难,但是有些词语很奇怪。是呀,老舍先生是北京人,所以文中许多词语和句子“北京味”比较浓。我们南方人读起来确实有些难度,但说起练北方话,学生还是来了劲儿。于是“疙瘩、一嘬儿、汤圆儿、雏鸡、墙根、田坝”成了一种特有的风味。课后有时间的话,再找些类似的片段欣赏吧!如,冯骥才的天津味,鲁迅的绍兴味,都是别有一番情趣的。 三、感悟行文结构“一样”又“不一样”同一作者写不同的动物难免会有相

6、通之处,既然编者把他们放在一起,其中的“异同点”必定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写作技巧。然而,这些点在成人眼里很明显,在学生的眼里却隔了一层纱。如何引导他们去发现呢?无意中,我发现了文本的一个特点,便向学生宣布:老师在两在篇课文中做了一次有趣的调查,发现这两篇文章中带“母鸡”和“猫”这两个词的句子加起来一共才6句,其中一句还是“另一只母鸡”,把它去掉后,发现剩下这样五句话: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2、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1、我一向讨厌母鸡。2、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3、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然后,我请全体男生读上面一组句子,女生读下面一组句子。读完后,学生们若有所思。在我的鼓励下,他们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发现:生1:每组合起来就是文章的主干。中间有过渡句。生2:总分写法,结构很清晰。生3:也有不同处,作者的情感不同。(对猫是至始至终喜欢,对母鸡是由讨厌到尊敬,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以上是我以猫为基础,为略读课文母鸡设置的几个引导点。我希望在课堂实践中,学生能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习得一些阅读方法,形成一种能力,然后在略读课文,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得到尽情的施展。 浙江省绍兴市袍江小学 冯朱敏 135755519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