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加答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735099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加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加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娉婷(png)红晕(yn) 宽宥(yu)汲取(j)B沆砀(hng) 鲜妍(yn) 游弋(y) 骈进(bng)C妖娆(ro) 栖息(q) 亵渎(xi) 睿智(ru)D佝偻(u) 风骚(so) 皓月(go) 惊骇(h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清冽 进溅 水波粼粼 海枯石滥B涟漪 澄澈 海誓山盟 沧海桑田C澎湃 狂澜 浩瀚无垠 一页孤舟D凫水 潋滟 九曲连环 鸿浩之志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不久,媒体爆出了演员翟天临博

2、土论文造假事件。他的这种学术不端的行为,让喜欢他的影迷们痛心疾首。B3月10日,埃塞饿比亚发生了一起危言耸听的坠机事件,机上所有人员全部遇难,其中有8名中国人。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D明明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自认为读了很多书的他总爱咬文嚼字,结果是废话连篇,让人生厌。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B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C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D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

3、,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B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C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D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6、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世易时移,诗心不改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

4、纪念、传承A B C D7、根据提示填空。(1)_,君子好逑。(关雎)(2)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3)晏殊在浇溪沙一词中,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引出春光失去的惋惜,流露出作者无限惆怅的句子:_,_。(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美景的句子:_,_。(5)雨丝丝,那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期盼;雨缕缕,那是“久旱逢甘霖”的欣喜;雨绦绦,那是“最喜小儿亡赖”的雨中嬉戏请写出古诗词中含“雨”字的连续两句(课内外均可):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

5、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下面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前人之述备矣(详尽)B连月不开(天气放晴)C则有去国怀乡(国家)D至若春和景明(日光)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行道之人弗受B然则北通巫峡 康肃忿然曰C感极而悲者矣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其必曰 其真无马邪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倒装句,起突出强调作用,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微斯人,吾与谁

7、归”。B选文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写景多用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C选文中间两段,所写的景象特点截然不同,却都写了游人的“览物之情”,而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也并无不同。D作者在尾段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主旨。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文段回答下列问题砸石子的父亲杜宝丽十年前到小城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买房子,然后迫不及待地装修。终于在那个明媚的秋日里,我家成

8、为小区内第一个住户。不想从乔迁新居那天起,我便被吞没在此起彼伏的“装修交响乐”里。更要命的是深更半夜,依然有个“啪嗒啪嗒”的声响敲打着我的神经。长久的失眠让我心中愤懑,我决定寻找这个声源。那是个周日的晚上,我顺着沉闷的声响一路寻去。因为住户少,小区里黑咕隆咚的,远远看到最靠边的一个车库里透出一线光亮,“啪嗒啪嗒”的声响就是从那里传出的。我悄悄走过去,趴在门缝瞅了瞅,里面有个老民工在砸什么东西。我敲了敲铁门,一个汗流满面看不出年纪的民工探出头来。我指指我家窗子的灯光说:“我住那儿,大哥,您这是?”他有些尴尬地笑笑,满脸的皱纹舒展又收拢,如深秋墙角那朵遭霜的野菊。他满脸愧疚地说:“我吵了你吧?大妹

9、子,我在砸石子。“我顺着他包满胶布的乌黑的手指,看到了一大一小两堆石子,旁边是一卷铺盖,地上一个快餐杯、一把暖瓶。石子边是一块大石板,上面有一把锤子,还有正在砸着的几粒石子。看到我疑惑的神情,他讪讪地说:“我跟建筑队打小工,晚上一个人住在这里没事,就给工地上砸石子。”“砸石子?也能挣钱吗?”“挣啊!”他的眼里闪着光,“这大石子用机器加工成小石子每斤要五分钱,我一晚上能砸一百斤,那就是五块钱呀,我孩儿能买一份菜了。”“你孩儿买菜?”我越发迷惑了。那民工脸上立时现出喜悦的神情:“我孩儿在北京上大学呢,前年他考了全县第二名。他娘常年有病,亲戚朋友帮着好歹上了两年啦,他在学校从来不舍得买菜吃,只啃饽饽

10、就咸菜”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了。我望了望地上的快餐杯,里面也有几块黑乎乎的咸菜,还有吃剩的一块馒头。一时我竟然不知说什么好,怔怔地望着他,信口问道:“你孩子给你写信吗?”他说写呀,从铺盖底下抽出一个塑料袋递给我,“昨天还来了一封。”在幽暗的灯光下,他小心翼翼地抽出那封信展开。信是用笔记本上撕下的纸写的,字迹潇洒逎劲,信里主要讲了自己的近况和以后的志向,更多的是对父母亲的惦念,他让父亲不要太劳累,让母亲好好调养身体,不要舍不得吃穿。说他没有接受学校的捐助,现在做了两份家教,还包了公寓的楼道卫生,一月的收入照顾生活还可以攒下一点交学费信上有他公寓的电话号码,我问那位大哥:“你给孩子打过电话吗?”他低下

11、了头,说:“没打过,家里没电话,也没什么急事,长途挺费钱的。”我赶紧拿出了手机,拨号,然后递给他。他抖抖索索地接过,嘴唇需动了一下:“军啊,我是你爹你要买菜吃啊,我和你娘都好着呐,我在青岛干活,一月挣六七百块。你娘的病也好多了。别忘了一定要买菜吃啊,长身体的时候,没钱我给你寄,别哭了啊”说着说着,自己的泪却顺着脸颊流下。他不好意思地抹了抹脸:“军啊,这是一个好心的姑姑的电话,不多说了啊。”说完,把手机递给我:“谢谢啊,大妹子,我第一次给孩儿打电话,唉!当爹的没有本事,苦了孩子了。”说完,他瘦弱的身躯如没了筋骨一般颓然下蹲,双手捂着脸,呜咽了起来。我一时找不到可以劝慰的话语,擦了擦自己的眼睛,不

12、由自主地蹲下身,拿起锤子砸石子,砸了几下竟没将那个大石子砸碎。原来石板底下垫了厚厚的编织袋,一锤下去,软软的。那位大哥麻利地接过锤子,“啪”一声大石子变成了几粒小石子,他说:“我怕响声大,吵了你们睡觉,底下垫了些编织袋,这样砸起来费力,但声音小些。”我赶紧说:“我们不怕吵,你把袋子抽出来吧,那样可以多砸些,也许你孩子可以多买一份菜”那一晚我在小区里漫步了很久。我想起了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想起了年少时在小村里,不管是鸡鸣狗叫,还是打麦机彻夜的轰鸣,都没能惊动过我的酣梦。而现在自己却为一点响声而失眠而埋怨,到底是什么让自己如此矫情起来?这位“没有本事”的父亲一粒粒砸出的不都是对孩子浓浓的爱吗

13、?不正是千千万万这样“没有本事”的父亲挺起了家国的脊梁?那些有钱有权有本事的父亲们和这位砸石子的父亲谁给予孩子的更多一些?当我回家路过那个车库的时候,“啪嗒啪嗒”的声音再度响起,但我觉得那些声响忽然动听起来。从那夜起我睡得特别香甜。我理解了一份沉重的父爱,也从心灵深处学会了怎样用爱倾听。(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8期)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2从不同角度赏析选文画线语句。(1)他有些尴尬地笑笑,满脸的皱纹舒展又收拢,如深秋墙角那朵遭霜的野菊。(从修辞角度赏析)(2)说完,他瘦弱的身躯如没了筋骨一般颓然下蹲,双手捂着脸,呜咽了起来。(从描写角度赏析)3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4本文标

14、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结合本文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甲)那位大哥麻利地接过锤子,“啪”一声大石子变成了几粒小石子(乙)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追寻历史意义,走出“泛娱乐化”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抗日神剧”“宫廷戏说”“名著改编”,总会引来很多质疑之声。那些不顾史实乃至常识的粗制滥造,那些既无意思更无意义的胡编乱造,让人反感,却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爆炸、观点多元、文化多样的今天,应该怎么用好历史资源、做好历史传播,真正让历史对时代说话、向公众发言?脱下沉重、刻板、僵硬的外衣,换上轻盈、生动、鲜活的步伐,历史的“轻松”背后是社会进步、思想解放的表现。然而,以戏说代替正说,以调侃代替中立,以消费历史代替认识历史,以娱乐历史代替思考历史,可能就跌进了“泛娱乐化”的陷阱历史变成了市场上的快消品、屏幕里的调味品,变成了抖一个个包袱、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