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单反摄影若干基本知识扫盲.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734124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码单反摄影若干基本知识扫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码单反摄影若干基本知识扫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码单反摄影若干基本知识扫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码单反摄影若干基本知识扫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码单反摄影若干基本知识扫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码单反摄影若干基本知识扫盲.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更换镜头的时注意事项CCD或者CMOS上进灰十有八九是在你更换镜头时进去的,因此正确的镜头更换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我的做法是,找一个背对风的方向站着(当然最好是在室内),关闭相机电源,镜头朝下地取下机身的镜头,迅速更换另外一个镜头。注意,一定要随身带上一个气吹,打开待更换的镜头后盖后,首先要仔细看看镜头后组上有没有灰尘,如有,一定要吹干净,然后才能安装到机身上。另外,平时即使不用镜头后盖也不要随便一扔,因为后盖里面如果有灰尘,以后使用时就会带到镜头后组上,最后转移到相机的感光器件上。 2、我没有更换过镜头,感光器件上怎么也会进灰?这好像道理上有些说不通,但这种现象是非常可能出现的。以我的亲

2、身经验为例,开始我的D200只买了一个镜头,即18-200VR,并且从来没有将其从机身上取下来,但用着用着就发现CCD上有灰尘了。因为这种灰尘是从相机内部来的。可能是从你镜头、镜头上的光圈、机身的快门等机械构造上掉下来的一些微型碎屑。这里说一句题外话,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小DC,尽管不能更换镜头,例如佳能的G7,但最后里面的CCD上也会出现灰尘的原因。 3、我在取景时看到里面有一个或几个黑点怎么办?一般来说,那是反光板上沾上灰尘了。如何解决呢?和清理CCD或者CMOS一样,用气吹吹一下,如果仍然吹不掉,就那样好了,反正也不影响成像。千万不要试图自己动手擦拭反光板,因为将反光板擦坏或者擦花的案例屡见

3、不鲜。 4、我的镜头的镜片之间居然有一粒灰尘是怎么一回事?这种情况主要是出现在变焦镜头上,尤其是大变焦比式的伸缩的镜头,比如18-200VR或者70-300VR(小竹炮一类的一般不会发生,因为变焦时镜身的长度不变)。因为当你的广角变成长焦时,将镜头拉出来,收起相机或镜头时,又要拉回来将其缩短,反复拉动就把灰尘吸进去了。用行话就叫做负压作用或者风箱效应。解决方案:不影响成像,不用理会,或者送去维修部清理。我的18-200VR里面就曾严重进灰,因为经常拿着那个镜头在冬天风大的天气出去爬山拍照。但我发现,镜头最前面的一片很容易取下,因此自己动手清理了几次,没有把握者不要这样做,因此也不推荐。这种解释

4、同样适用于长变焦比的小DC。小窍门:为了减少这种镜头的进灰现象发生,平时要多注意清洁镜头。但注意,我让你清洁镜头不是让你擦前面的镜片,而是要将镜身拉出来,将镜筒上的几个伸缩部位上的灰尘擦干净,这样就可大大避免将镜头缩回时把上面的灰尘吸的里面去了。 5、我的镜头在对焦时,里面会发生“咔咔”的声音是正常的吗?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防抖镜头,即VR镜头之上。这是防抖功能启用的结果,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没有这种声音反倒是镜头有问题了。不信,你就把镜头上的防抖开关关上,这种声音就没有了。 6,什么是相机的安全快门?安全快门指的是能基本保证你拍照时不会因为手抖而导致照片发虚所用的最慢的快门速度。一般来说,安全快

5、门是镜头焦距的倒数,比如说你用200mm的焦段拍摄,你的安全快门就是1/200秒。但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首先,因为上面说的只是过去的传统说法,因为那时候还没有什么DX画幅的数码单反。如果你用的是D80一类的DX画幅相机,由于视角变小,镜头焦距相当于乘上了1.5倍,所以你的安全快门再用1/200秒可能就不行了,而应该是1/300秒。第二,如果你所用的镜头有防抖功能,比如是VR镜头,这个安全快门的速度可以降低不少。第三,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要练好基本功,这样你有可能使用更慢的安全快门,如果功夫过硬,在广角端用几分之一秒、长焦端几十分之一秒的速度都可以拍出清晰的片子。 7、用内闪的时候要注意你所用的镜

6、头如 果你用内闪,如果同时使用70-300一类的长镜头,你的照片的下面很可能会出现一个半圆形的黑影。这不是问题,而是你的镜头遮挡住了闪光灯的光线 。 8,景深问题 景深和焦距的关系无需进行复杂的论述,只要想一想卡片机一类的小DC与单反之间的差别就行了。很多从小DC用户过渡到单反的用户经常会发现,单反居然不如小DC好用!以前用小DC时几乎拍一张是一张,张张清晰,可用了单反之后就经常发生主体模糊、对焦不准的现象。所以便得出了“单反不如小DC好用”的结论。另外,还有一些人在没有搞清问题的真正原因之前,上摄影和器材论坛学习了一番,掌握了一些术语,于是发出了“我的镜头(或机身)跑焦”的大声惊呼!如果光圈

7、再用得大一点甚至全开f1.4,跑焦的“问题”就显得更加严重了。其实,这就是由于数码单反的焦距远远大于小DC,景深变浅了许多的缘故(当然,真正的跑焦问题除外)。回到我们前面提到的结论。这种小DC现象恰恰说明了焦距和景深的关系。即相同画幅的机身,如果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短),焦距越短,景深越大(或者说越深、越长)。另外,说一句额外的话,由于小DC的焦距只有几毫米到几十毫米,由于景深太大,所以很难拍摄出人物清晰而背景虚化的图片。 9,什么是恒定光圈镜头?曾经看到有的网友提问说:恒定大光圈镜头怎么那么贵啊?但永远是f2.8的光圈可怎么用啊?这些问题听起来确实很恐怖,试想,如果你买了一辆车,哪怕档次

8、再高,如果永远只能开一挡,那还怎么开呢?提这种问题的人看来还是没有搞清楚基本概念。首先,恒定光圈的概念是相对于变焦镜头说的。有的变焦镜头非常便宜,比如不带防抖的70-300mm/f4.5-5.6才几百元钱,而有的变焦头则要上万,比如尼康新出的24-70mm/f2.8。后者贵是因为后者是恒定大光圈,无论你将焦距调整到多少,都可以使用f2.8的光圈。同样,佳能的24-105/F4镜头也是如此,无论是在24mm焦距还是105mm焦距,都可以使用f4的光圈。而70-300mm/f4.5-5.6由于不是恒定光圈的,所以尽管你在相机里使用光圈优先,把光圈调整为f4.5,但只要你把焦距拉到长焦端,光圈就会变

9、小了。恒定大光圈镜头为了保持能够恒定使用f2.8的光圈,所以镜身一般很大,因此成本也高,所以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10,镜头的最佳光圈是怎么回事?有的人曾经问我,你的照片怎么经常使用f5.6的光圈啊?我回答说,f5.6是我那个17-55的镜头的最佳光圈。然后,他又问,为什么不使用f22啊,不是光圈越小越清楚吗?看来问这种问题的人是把景深和分辨率的概念搞混了了。最佳光圈的意思是,任何一只镜头,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镜头,都有成像质量最好的那一档或若干档光圈。在这一档或这几档光圈下,镜头的分辨率可以发挥到极致,即达到最大的分辨率。最大分辨率指的不是前后清楚的范围(即不是景深)。普通镜头的最佳光圈往往在f

10、5.6-f11的范围内,所以才有那种“f8下无狗头”的说法。而高级镜头,即所为的“牛头”,其最佳光圈往往比较大,即使在全开的情况下,也可能很锐利。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要花高代价购买牛头的原因之一。他们进牛头,除了焦外成像好看之外,同时也是为了追求大光圈下的高分辨率。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用17-55时经常使用f5.6的原因。有人曾经对大多数镜头的最佳光圈进行过如下统计:F1.2F1.4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F1.8F2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F2F2.8的定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F5.6;F2.8恒定变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F3.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F4.5

11、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F11。 11,拍摄数码照片时,是欠曝好一点,还是过曝好一点?什么是向右曝光?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应该是既不欠曝也不过曝最好,但如果你掌握不好,那还是宁可过曝一些,不要欠曝。其实我这里讲的是一个向右曝光原理。向右曝光一词来自曝光直方图,因为在直方图上,右边代表曝光量大,左边代表曝光量小。尽管有人说,如果曝光不正确,后期调整一下就行了。但那些在后期对片子的曝光进行调整的人都会发现,如果把过暗片子调亮了,对比度也调合适了,画面会变得很粗造,出现了很多原本不明显的噪点。如果是将过亮的片子调暗,效果则好很多,不但没有更多的噪点出现,画面反而会更细腻一些。为什么会是这样

12、呢?因为后期把片子调亮做的是加法,在提高亮度的同时也把噪点提升了。而后期将片子调暗做的则是减法,噪点也在调整的亮度的过程中也同时被减少了。因此,我才说拍摄时的正确原则应该是宁过勿欠。第二,向右曝光的时候一定不能太过,不能太过曝,因为数码照片也有宽容度问题,如果太过了,高光部分就会完全失去细节,后期调暗时也无法再找回来。对于JPG格式来说,增加0.3或者0.5级曝光都是可以的,这种略微过曝的照片后期调整的效果最好,如果使用的是高感拍摄,还能在调整的同时降低一些噪点呢,但最大不能超过0.7。对于RAW格式来说,情况还要好一些,最大限度可以放宽到1.0 12、用什么软件处理RAW格式的照片最好?俗话

13、说原汤化原食,这句话对于数码相机的RAW文件也同样适用。对于RAW文件来说,一定要用原厂的软件解析和调整原厂的片子。比如说,如果你是尼康用户,那就用尼康公司的NX2调整和处理它的NEF文件。如果你是佳能用户,你就要用佳能公司的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处理它的CR2文件,如果你是富士用户,那就要用富士公司的Hyper-Utility处理它的RAF文件。松下相机在这一点做得最不好,它自己没有开发专门的RAW解析软件,而借用了第三方的SILKYPIX Developer Studio 软件,我用了用,感觉不太好,所以就改用 CS4Camera RAW 插件处理俺用G1拍的

14、RAW格式片子了。为什么提倡用厂商自己的软件解析自己的RAW文件呢?因为尽管从广义来说,这种文件都叫做RAW格式,但各家使用的技术不完全相同,而且有保密倾向,不愿完全公开。只有厂商自己才对自己的RAW文件了解得最透彻,解析得最到位,也就是说从RAW转化成TIF或JPG文件时的效果最好。因此,除非迫不得已,一定要使用原厂的软件处理RAW文件。切记一定不要试图用光影魔术手和ACDSee一类的软件处理或者转变RAW文件,因为这些软件只是能把RAW格式的图象读取出来而已,无法对其进行任何修改和调整。不信你可以试试,你用光影魔术手打开RAW,然后调整片子的对比度或亮度,但最后保存不到RAW文件之上,只能

15、从导出为JPG或TIF文件上看到调整后的结果,下次你再用光影魔术手打开你以前处理过的RAW文件,对比度或亮度依然如故,这说明你调整的其实根本不是RAW文件。如果是这样,用光影魔术手和ACDSee来处理或转换RAW文件,当初还不如不用RAW呢,因为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 13,镜头上有灰会给片子造成影响吗?有人在拍照时,总是经常拿出气吹或者镜头布不时地清洁或擦拭镜头,看到他的那种忙活劲,我都觉得累。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答曰:镜头脏了会片子上造成污点。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说明他根本不了解镜头的成像原理。镜头脏了,镜片上有了灰尘,甚至是镜片之间有了灰尘,对照片都不会造成影响,说白了,在照片上根本看不到。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每个镜头都有一个最近对焦距离。只要你的拍摄距离小于这个距离,就无法自动对焦,如果你强行用手动对焦,只能得到模糊的虚化图象,无法合焦。试想,你的灰尘都在镜片上了,镜头是无法对镜片上的灰尘对焦的,灰尘在你的片子上早就被虚化得一干二净了。如果你真的在照片上发现了灰尘的踪影,那就只能恭喜你了。你手中的镜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超级、超级微距牛头,最近对焦距离超短,只有焦平面到镜头前组那么多,在实际使用意义上,也可以说最近对焦距离等于零!但不幸的是,这种超级镜头是不存在的,你在照片上看到的污点,只是相机里面的感光器件CCD或者CMOS上的灰尘。你就是把镜头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