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突破24__探究型实验方案设计题含解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73385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突破24__探究型实验方案设计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突破24__探究型实验方案设计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突破24__探究型实验方案设计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突破24__探究型实验方案设计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突破24__探究型实验方案设计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突破24__探究型实验方案设计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突破24__探究型实验方案设计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型实验方案设计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4题)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氨气的还原性,设计如下实验:已知:CU2。呈红色,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生成铜和二价铜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实验室,能够用装置来制备氧气、二氧化碳或氢气B. 先启动装置中的反应,当装置漏斗中产生较多白雾时,再点燃酒精灯C. 固体X可能是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干燥管中的试剂可能是氯化钙D. 实验结束后取少量中的红色固体加稀硫酸,若溶液变蓝,则一定含有CuiO2.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

2、验现象结论A向FeSO:溶液中滴加HN0.3酸化的恥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氧化性:H202Fe3*B将铜粉加入1mol*L1Fe2(S0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活泼性:FeCuC铜粉加入稀硝酸溶液中产生红棕色气体稀硝酸被还原成N02D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放热并伴有刺激性气味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A. AB.BC.CD.D3. 根据卜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A. AB. BC. CD. D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A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立即有气体逸出CO;+2H*=CO2T+H2OB将浓硫酸滴加到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并

3、将蘸有品红溶液的试纸置于试管口品红试纸褪色SO?具有漂白性C将点燃的镁条置于盛有co?的集气瓶中瓶内壁有黑色固体生成镁与C0?发生置换反应D向淀粉的酸性水解液中滴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葡匐糖具有还原性4. 在实验室制得ImL乙酸乙酯后,沿器壁加入0.5mL紫色石蕊溶液,这时紫色石蕊溶液将存在于饱和Na2C03溶液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对于可能岀现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液体分为两层,石蕊溶液仍呈紫色,有机层呈无色B. 石蕊溶液层分为三层,由上而下呈蓝、紫、红色C. 石蕊溶液层分为两层,上层呈紫色,下层呈蓝色D. 石蕊溶液层分为三层,由

4、上而下呈红、紫、蓝色5.实验室制备浪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澳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及分液漏斗的塞子B. 实验开始后,液体处于微沸状态,证明苯与漠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 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苯、Bb以及产生的HBr,防止污染环境D. 制得的溟苯呈棕黄色可能是因为混有少量未反应的Br26.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不正确的是B. 实验II: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变浅C. 实验III:钢丝伸入稀HNO,片刻,广口瓶内有红棕色气体生成D. 实验IV: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7.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将黄豆大小的钠

5、分别投入等体积的水和乙醇比较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B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得水溶液,再加入银氨溶液后水浴加热判断淀粉是否水解C向含有少量乙酸得乙酸乙酯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搅拌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D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漠水研究苯环对羟基的影响A. AB.BC.CD.D8. 为探究硫酸亚铁分解产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Ki和Kz,缓缓通入阳,加热。实验后反应管a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气体产物只有SOIISO”则反应管a内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B. 装置b中的试剂为BaCL溶液,也可用Ba(NOD2溶液C. 装置c中的试剂为品红溶液,也可用酸性

6、KMnOi溶液D. 装置d中的试剂为NaOH溶液,为尾气处理装置9. 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保险粉(Na2S2O,)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定量吸收O2,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易被O2氧化。拟设计实验方案,采用上述两种溶液和KOH溶液及量气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CO?、陰和Q的百分组成。下列说法不疋碉的是A. 其他两种吸收剂不变,。2的吸收剂能够用灼热的铜网替代B. 采用上述3种吸收剂,气体被逐一吸收的顺序应该是CO2、和COC. 反应结束,恢复至室温,调整水准管内液面与量气管液面齐平,可观察到量气管液面下降D. 保险粉(N&S0)和KOH的混合溶液吸收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

7、+302+40H=4SO?+2H2010. 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ABCD实验2gFeCb溶液G盈熱水2mL5%H2O2溶液58DNaBr溶液KI溶液LMi&;乙醇与金属钠现象产生能使带火星小木条复燃的气体两试管中均颜色变化试管中有淡黄色沉淀产生钠表面有气泡生成结论PeCl3是1也分解的催化剂单质氧化性:Cl2Br212非金属性C1S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3mol氢气A. AB. BC. C11. 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乙醇氧化反应的探究实验,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铜网表面乙醇发生氧化反应B. 甲、乙烧杯中的水均起冷却作用C. 试管a收集到的液体中至少有两种

8、有机物D. 实验开始后熄灭酒精灯,铜网仍能红热,说明发生的是放热反应12. 实验室利用反应:頒HCH厂CH=CH2*rpHCH=CH-C%*(黄榇油素)(异黄樟油素)合成洋茉莉醛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0(洋茉莉醛)A. 水洗的目的是除去KOHB. 试剂X应选用有机溶剂C. 黄樟油素和异黄樟油素互为同分异构体D. 进行蒸馅操作时可选用球形冷凝管13. “化学实验一观察现象一分析推理一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证明某红棕色气体是漠蒸气还是N02,可用湿润的淀粉-K1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变化B. 验证淀粉的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取酸性水解液于试管中并加入新制

9、氢氣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C. 向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Ag2S)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褪去,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D. 将SO?通入足量稀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假设通入的SO?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逸出的NO气体和SO?的体积比为2:314. CuSO,溶液是实验室中常用试剂。下列与CuSO溶液有关实验的操作和结论都一定正确的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5题)15.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

10、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馅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液体名称蒸億水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紫色蓝色绿色黄色査阅资料:pH7.59lO-ll.91214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色绿色黄色(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猷溶液,此时溶液由色变为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

11、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a点表示的意义是:o(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o(实验探究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交流与反思)b点的溶质为(写化学式),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c点的溶质一(写化学式)(得出结论3)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过程,能够依次用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结论与反思)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反应pH值的变化,能够认识反应的原理及进行的过程。16. 某化学学习小组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请你协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铁

12、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设计及仪器:FeCL溶液、FeCL溶液、氯水、KSCN溶液、铁粉、锌片、铜片、稀硫酸、胶头滴管、试管(1).实验记录(仿照实验作答,填写划线部分)序号实验设计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解释与结论在铁粉中滴入稀硫酸铁粉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生成无色无味气体Fe+2H=Fe.学习小组的同学将从本实验中获得的知识推广到其他类物质的学习,请判断下列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填写选项字母)A. Cl2 B. Na C. Mg2 D. H202.在实验中,有部分同学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硫氤化钾溶液后出现血红色,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你对实验员在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提出的建议是。*

13、+H2tFe具有还原性EeCL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再加氯水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加入氯水立即变成血红色I一、11IIIFeCL溶液中加入锌片锌片溶解,溶液的浅绿色逐渐褪去Zn+FeJ=Zn+FeIV铜片溶解且溶液的血红色逐渐褪去2Fe3,+Cu=Cu2+2Fe2*Fe具有氧化性(4) ,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含有少量Fe2为检验少量F寸的存在,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填写选项字母)A. AgNO3溶液B.稀盐酸C.KMnO.溶液D.NaOH溶液17. 实验室利用MnO?与浓盐酸制备干燥纯净的Cl?,并进行有关氯气的性质实验,装置图如(1) 写出上图中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盐

14、酸体现的化学性质是。(2) 仪器a的名称是,B装置中装有的试剂是。(3) E中持续通入氯气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4) 甲同学向D装置中加入蒸馅水溶解氯气,再用强光照射氯水,同时使用数据釆集器采集数据如下:甲同学釆集的数据是(填字母)Oa.氯水的pHb.氯离子的浓度c.氣气的体积分数(5) 反应结束后,乙同学为测定A装置中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配制OJmolU1NaOH溶液; 取A装置中10mL残余液(镒离子己去除)稀释至250mL,取20mL于锥形瓶中; 向锥形瓶中加入O.lmolLNaOH溶液中和,记录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乙同学3次测定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测定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V(NaOH)/mL24.0024.1023.90根据乙同学的实验数据,测得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是molLo18. “创新”是化学人担当“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