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729866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游到了纸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鱼游到了纸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鱼游到了纸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鱼游到了纸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鱼游到了纸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游到了纸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游到了纸上.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正确认读“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文本,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读悟体会青年高超的画技及忘我的精神,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3、体会青年高超的画技及忘我的精神,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教学准备:标有生字词、重点句子、插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读题:以“游”开篇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看

2、黑板,谁来读一读课题?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读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师生齐读)师:第一次读课题,哪个字让你眼前一亮?(游)这个“游”字,怎么就让你眼睛为之一亮呢?(生答)看来这个“游”字挺重要的,那么我们赶紧去课文中会一会它吧!二、初读:一“游”到底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第一个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第二个要求:读完一遍课文后,可以和同座位的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课件出示: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3、请同学们赶紧去会一会那个让我们眼睛一亮的“游”字,快速默读课文,要求是:仔细找一找所有带“游”的句子,

3、并用横线把它画下来。(多媒体出示默读要求)4、交流所有带“游”字的句子。5、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七句含有“游”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七个“游”字在表达的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呢?指名回答,注意引导。三、再读:步入精华1、是啊,鱼明明在水里游动,可那个观鱼的小女孩却说“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说的话。(多媒体出示本句,齐读)2、再请三个女生分别读一读,看谁读得最像那个小女孩?(指3名读)3、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谁读得好?(学生发表意见。)师指导朗读。4、观察课文中这幅插图的情景,想象一下,此时你就在聋哑青年的旁边,你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5、课文中是怎么描写聋哑

4、青年画金鱼的呢?指名回答。课件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6、一齐读这句话,抓住重点词体会青年画鱼时的专注和一丝不苟。7、指导朗读这段话。8、指导想像:听了大家的朗读,我才知道小女孩的赞叹不是空穴来风,真有那么回事?如果是你,看了青年画的鱼,你会发出什么样的赞叹?(师走入学生中指名说)再读小女孩惊叫的话。四、精读:围绕“先”字,感悟文章中心 1、体会聋哑青年所写的“鱼游到了心上”这句话的意思?(多媒体出示第十四自然段)生答。2、学生默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如何让鱼的特点、形象游到了心里的

5、?找出相关的语句,并用笔画上横线,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3、学生反馈。学生随机回答,教师相应的引导学生概括出这就是“鱼游到心里”的体现。(多媒体出示相关的句子)A: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B: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C: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D: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重点指导:B句:什么叫“唯一没

6、有任何反应?”什么叫“融为一体”?(融为一体:和金鱼融合在一起,好像自己就是金鱼。)(师:青年画画时专心致志,他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这是“鱼游到心里”。)D句:在这个句子中你最关注的是哪个时间的词语?体会到了什么?(一年多、每个星期天、一整天)4、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他静静地看鱼,他放弃过吗?他动摇过吗?这样勤奋、这样专注,结果怎样?(金鱼的特点、金鱼的动态,已经在聋哑青年的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这就叫鱼先游到了他的心上,当然最后的结果是聋哑青年画技高超,金鱼画得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五、总结延伸 一位残疾青年能让鱼游到纸

7、上,学到这里,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些什么呢?板书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 忘我 一丝不苟水中鱼心中鱼纸上鱼 坚持不懈 栩栩如生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2、立足重点段落、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教学过程:一、立足课题,提出疑问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

8、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鱼游到了纸上”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游到纸上?)(设计意图:直奔主题,让学生立足课题提问,引起学生阅读欲望和探究文本的兴趣。)二、诵读入境,整体感知1、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不明白,下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看能否从文本中找到你心中的答案。出示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思考“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尽量将上一自然段和下一自然段找出来单独再读读。读完之后你是否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2、同桌相互交流:读书要求中的有关问题和对课文的初步感受。3、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针对容易读错的字板书正音:澈、港、缸、聋;教师

9、指名认读生字及目标中的生词。4、点名交流:你对“鱼游到了纸上”的理解。(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读课文,使学生养成读有所思、读有所求、读有所获的习惯,真正达到使学生快速感知文本内容,初步了解文本特有内涵的目的,为探究文本、走进文本铺路。)三、认读词语,概括内容1、出示三组词语认读:A、举止特别 呆呆地站 静静地看 忘我境界B、工笔细描 一丝不苟 挥笔速写 融为一体C、大家赞叹 纷纷议论 相互交谈 游到纸上2、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或者部分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请你拿出笔写出来。3、同桌相互对读课文,相互检查对课文阅读的情况,交流概括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教师有意识地将词语分为三类,A类

10、是聋哑青年观鱼样子的词语;B类是聋哑青年画鱼样子的词语;C类是观众和“我”的做法的短语。让学生分类读词语,目的是帮助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和分类积累词语,同时用上述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样做,既规范学生语言,又灵活运用词语,使语言训练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四、精读语段,感悟形象1、大家已经知道了“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聋哑青年把鱼画得像。请你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看看哪些段落具体讲了这层意思。2、教学第78自然段的过程。你知道“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意思吗?看看第7自然段哪些句子和词语能帮助你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重点抓住“一丝不苟”、“绣花”和“细致”理解工笔细描)你想象一下,

11、青年对金鱼的哪些部位采用了工笔细描?是怎样做到工笔细描的?正因为他画得好,围观的老人、青年、小孩都是怎么赞叹的、又是怎么议论的?这时我再让你说“融为一体”的意思,你能说出来吗?能否用一个词、一句话说说聋哑青年在你心目中的印象。你还可以用你知道的哪些成语来形容他画鱼画得像。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及教师范读。3、教师叙述:青年将金鱼画得惟妙惟肖得益于什么?请你认真读读第35自然段,看能否发现什么画画的技巧?学生读后谈感受。(引导学生立足“忘我的境界”、“呆呆地”、“静静地”以及“从来不说一句话”想象、感知他平时如何认真观鱼的品质。)4、再评价这位聋哑青年。(除了品质以外,有必要引导谈出对生活的热爱。)

12、5、教师小结:是啊,如果不是他长时间忘我的观察金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画鱼,那么他又怎能使画出来的鱼像在水里游呢?(设计意图:对青年绘画技艺的精湛的体会,要落实到关键的字词上,此时教者抓住“工笔细描、一丝不苟、挥笔速写、融为一体、细致”等词语引导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它们的基本义和语境义,感受了聋哑青年的绘画技艺。不难看出此环节教学将词语的理解和积累,语言的迁移与运用、方法的指导与习得融为一体。这样立体推进,让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与对青年形象的感悟做到合二为一。)五、品读难点,明白事理1、教师描述:当我和聋哑青年交谈的时候,我将小女孩发自内心的“鱼游到了纸上”的纸条交给他时,他是如何回答的?2、

13、“鱼先游到了心里”的教学引导(要求学生读35自然段)。“鱼先游到了心里”你是如何理解的?此时你想到了哪个成语的意思和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鱼先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将两句话及两句话所蕴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教师小结:就是这样一位聋哑青年,虽然身患残疾,就是凭着执著、专注、勤奋,使鱼先游到心里,而后又游到了纸上,这足以让我们看到了残疾青年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要求学生谈谈你从聋哑青年画画的经历中有哪些启示,联系实际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人和事。3、朗诵课外作品高贵的补鞋匠,听后谈初步感受。(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关联词语说话,

14、看似一个简单的句子训练,实际起到了两个作用:其一对学生进行了语法句式的渗透;其二检验学生是否弄懂两者的逻辑关系,从而解决教学的难点,另外作者通过朗诵课外作品,使学生领悟了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附:板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 观鱼 聋哑青年 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画鱼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A、B案)学习目标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评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办法。课前准备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望、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A案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提出自读要求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检查自读情况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