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词炼字-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七大黄金考点精准突破.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72609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遣词炼字-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七大黄金考点精准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遣词炼字-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七大黄金考点精准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遣词炼字-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七大黄金考点精准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遣词炼字-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七大黄金考点精准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遣词炼字-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七大黄金考点精准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遣词炼字-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七大黄金考点精准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遣词炼字-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七大黄金考点精准突破.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2遣词炼字1 .炼字赏析“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炼字,即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 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2 .常见题型(1)这一句中XX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 2) XX字可否换为XX字?为什么?(3)这一句(联)中最富表现力的字是哪个字?为什么?(4)某字(词)有什么表达效果?3 .答题指导这类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1)赏析动作性词语,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 象”“简练” “富有表现力”等词语。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

2、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两句,“辅” 和“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2)赏析描写性词语,要分析其对描绘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 “清新 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 “隽永”等词语。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找出诗中表达初 春特点的词语并加以赏析。一一“初平”生动地描绘出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渐”准确地写出了 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3)赏析典故,要挖掘所用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 等词语。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的典故:闻笛 赋一一

3、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 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烂柯人一一指晋人王质。王质上 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 过了一百年了。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 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 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 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4)特殊词值得注意叠词。一是

4、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二是起强调作用,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使思想感情的表 达更加绵密曲折。拟声词。一是给读者以听觉上的感受,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二是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 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4 .答题步骤(1)解释词语的本义(指出诗眼/词眼/字眼,把字词代入句中,解释含义)。(2)描摹景象,写出词语的语境效果(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结合诗歌的主旨进行情感分析(有表现手法时点出,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塑造了怎 样的人物形象,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注意:(1)要

5、留心该字在句中是否活用,理解其在句中的意思。(2)体会该字在诗(词)中创设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3)分析该字传达的情感。(4)组织答案时,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强调其妙处:一个“x”字,使(立足于字的表达效 果),突出了(立足于整句或整首诗词的表达效果),表达了(立足于情感表达)。5 .答题格式该字在诗/词中的意思是;诗/词人巧妙地运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景象;着 一 “X”字,境界全出,更好地表达了诗/词人的情感。6 .答题例如例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诗句

6、中“乱” “浅”二词有何表达效果?(统编教材八年级上P61 积累拓展第五题改编)【参考答案】(1) “乱”指的是因多而缭乱。“浅”指的是短。(解释本义)(2) “乱”描绘出春天百花齐放的场景;“浅”形容草刚刚抽出嫩芽的情形。这两个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西湖早春的生机勃勃。(语境效果)(3)表达了作者的愉悦之情。(结合主旨)例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品析“怀旧空吟闻笛赋” 一句中为何用“闻”而不用“听” ?(统编教材九年级上P55 思考探究第二题改 编)【参考答案

7、】(1) “闻”更倾向于不经意间听到。“听”那么更像是有意、有目的的行为。(本义)(2) “闻”字更符合诗人在遭贬谪之后不经意间听到熟悉的笛声而勾起对昔日友人的怀念的情形。(语 境效果)(3)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之情。(结合主旨)例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泗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 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 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

8、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品析“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的“独”字。(统编教材八年级下P127 思考探究第三题改编)【参考答案】(1) “独”是只有、仅有的意思。(本义)(2)在诗中诗人通过“独”字表达了 “只要天下的寒士都能住进广厦,即使只有我自己的茅屋被吹破,我 也心满意足”之意。(语境效果)(3)表达了诗人舍己为人的崇高理想和博大胸怀。(结合主旨)例4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品析词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的“一”和“万”的表达效

9、果。(统编教材九年级下P61思考探究第一题改 编)【参考答案】(1) “一”极写饮酒少。“万”极写路途遥远。(本义)(2)强调了仅一杯酒就能够勾起边疆将士们对万里之外的故乡的思念之情。(语境效果)(3)表达了词人和将士们的思想之苦。(结合主旨)7.真题体验(1)12021北京中考真题】阅读黄鹤楼,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崔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试题】诗歌颔联、颈联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用“悠悠”形容白云的飘荡无定,用“ 形容汉阳树的清晰可数,用“萋萋”形容O(2)【2021广西中考

10、真题】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婺,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试题】叠词能够突出意象的情态,如诗经里“兼葭苍苍”“关关雎鸠”“青青子衿”等。请结合词 作,从韵律、内容上谈谈你对“悠悠”或“滚滚”的理解。(3)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阅读古诗文,回答下列问题。山坡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 百姓苦;亡,百姓苦。【试题】请自选角度品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句中的加点字。 (4)

11、2021湖南岳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塞下曲四首(其一)李益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注释能结束:善于戎装打扮。【试题】“牧马群嘶边草绿”中的“绿”字用得精妙,请谈谈妙在何处。(5)【2021四川泸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问题。早归唐元稹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娇莺似相恼,含唯傍人飞。【试题】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两字的妙处。(6)2021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木兰诗(节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鞘,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

12、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呜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试题】有评论说,“不闻爷娘唤女声” 一句点出了木兰当时的处境和身份。请对此做简要分析。真题体验答案(1)【答案】历历 芳草的茂盛【分析】此题考查品析词语。题空一:“晴川历历汉阳树”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历历:清楚 可数。因此填“历历”。题空二:“芳草萋萋鹦鹉洲I”意思是:鹦鹉洲上芳草繁茂;“萋萋”形容芳草的 茂盛。(2)【答案】例如:我选“悠悠”。在音韵上,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律美,又于下文“滚滚”相和;内容上,兼 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分析】此题考查叠词的理解。叠词,使

13、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此题要求从韵律、内容上谈 理解。音律上,从叠词的作用回答即可,内容上,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内涵。“悠悠”,上句“千古兴亡 多少事?”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此处是对上句的回答,因而,又时间漫长久远之 意;再从开篇之句来看,作者登上北固楼,那壮丽的自然山水里似乎隐隐弥漫着历史的烟云,这不禁引起 了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因而,这里含包括了此人的无限感慨在其中。下文的“滚滚”,也同样隐含着这层 意思,所以,如选“滚滚”,据此作答即可。(3)【答案】例如一:“聚”字,从视觉角度,写出了群山包围之中的潼关地势险要,又赋予了潼关四周山峦生命和意 志,好

14、似它们守卫着潼关。“波涛如怒”,从听觉角度写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怒”字,既写出了 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地势,表现生动形象。例如二:“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态感,用拟人的手法,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怒” 字那么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河波涛汹涌的情态。【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1)表现手法的角度句中,“聚”“怒”二字在表达上比拟生动形象,且意蕴丰厚。“聚”字从视觉上来写,写出了包围潼关 的重重高山的雄伟险峻;“怒”字从听觉上来写,写出了黄河的奔腾怒吼和势不可当,而潼关处在这样的 河山之间,其险要地势不言自明。(2)修辞手法的角度“峰峦如聚”

15、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 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 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波涛如怒”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 声。考生据此可作答。(4)【答案】“绿”字是动词化,变绿的意思。马群在绿草地撒欢奔跑,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边草 绿”与“牧马群嘶”连文,意味尤长,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为可爱。赞美了西北边地高原之 春的油然生意。【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绿”字是动词化了,变绿之意。它不尽然是一片绿油油的草色,而且写出了 “离离原上草”由枯转荣的 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在江南,春回大地,是啼鸟换来的。而塞北的春天,那么由马群的 欢嘶来迎接。“边草绿”与“牧马群嘶”连文,意味尤长,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为可爱。诗 所表现的壮美豪情是十分可贵的。(5)【答案】笼,笼罩或萦绕之意,写出远山在晨雾萦绕之中假设隐假设现的朦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