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 山东省教师教育网.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72565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 山东省教师教育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 山东省教师教育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 山东省教师教育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 山东省教师教育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 山东省教师教育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 山东省教师教育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 山东省教师教育网.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 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大家下载阅读!关于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第五章 第四节一、总体说明三角形是最常见、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是研究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更好的探索和掌握它的基本性质对学生学习这一章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

2、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发现和探索能力的新要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就更注重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所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一节就根据全等条件中的边数安排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为三边等三角形全等,第二课时为一边两角等则三角形全等,第三课时是两边及夹角等则三角形全等,让学生有更为充分的时间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各种条件。二、学生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几节中,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有关

3、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以及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图形的全等和全等三角形等,对本节课要学习的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全等条件中的边边边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探索图形的全等和全等三角形的活动,通过拼图、折纸等方式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

4、稳定性,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辨证思想。第一环节 课前准备活动内容:动手操作(前一个双休日布置。课堂上要用到的三角形、四边形等模型,在课堂上现场制作有一定的困难,且时间也较长,所以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学生可以个人,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以4人活动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每小组制作完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四个模型材料:若干小木条(或硬纸板),钉子(大头钉)活动目的:

5、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操作中对于三角形形状的固定有初步的认识,再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逐步树立推理意识。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说明:实际教学时,在学生探索完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边边后,再讨论三角形所具有的性质时,拿出此模型。学生拿出了自己制作的模型,虽然制作有些粗糙,但有亲手制作的模型,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讨论中来,效果要明显优于教学模型,尤其是对比可以动来动去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来说,学生在摆弄之中,更能深刻的体会出只有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第二环节 情境引入活动内容:1、 出示幻灯片,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让学生

6、找出其中相等的边和角,复习全等三角形所具有的性质。2、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 然后提出问题:要画一个三角形与小明画的三角形全等需要什么条件?一定要知道所有的边长和所有的角度吗?条件能否尽可能的少?是需要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还是更多的条件?活动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起所学的和三角形全等相关的一些性质和概念。并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方式,在条件由少到多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第三环节 合作学习 活动内容: 一、做一做.1. 只给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2

7、. 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1)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2)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 50;(3)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cm,6cm. 二、议一议. 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三、做一做. 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和8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出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4cm,5cm和7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出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活动目的:以问

8、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可以使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问题的提出从条件的由少到多,由简到繁,一步步深入、引导,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说明:对于只给出一个条件时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只需学生想象此时的情况即可,无需实际画出三角形。当给出两个条件时,学生也不难得出结论,教学中让学生实际去画一画,感受反例的作用。这时学生发现两个条件都不能使结论成立,那么三个条件呢?引出议一议。由于三个条件的组合较多,所以,先让学生组合一下条件。组合时提醒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律进行,不重不漏。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的思想。讨论出结果后,本节课只研究三个角和三条边的情况,也就是第二个做一做。对

9、于已知三个内角的情况,学生能比较容易的举出反例。而对于已知三边的研究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七年级学生在作图方面没有太深的基础,所以这里的作图,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如:直尺,量角器,等等。每人完成后,先小组比较,然后全班比较,根据它们都重合的特点,使学生承认边边边的条件。(这里有的学生可能在作图上有困难,如果出现困难,可以用小木条、细纸条等摆一摆。) 第四环节 课内链接活动内容:1.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2、如图,AB=CD,AC=BD,ABC和DCB是否全等?试说明理由。 3. 已知:如图AB=CD,AD=BC,E,F是BD上两点,且AE=CF,

10、 DE=BF, 那么图中共有几对全等的三角形?说明理由.3. 已知:如图AB=CD,AD=BC.则A与C相等吗?为什么?活动目的:巩固练习,对课上的探索结论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例1的设计是使学生练习使用举反例这一解题方法,对于这类可以猜想出结论是否定答案的题,可以提示学生尽量去选择身边常见的较为简单的例子作为反例,例如这道题,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大小不同的两个三角板。学生善于发现、找到这些简单的例子,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应用举反例的方法。 通过例2,例3主要是让学生练习去应用本节课学习的利用三边判定全等的方法。并在例3中给出完整的答案,指导学生答题要规范。说明:例1较为简单,一般的学生都能想到这两个直

11、角三角形不全等,一部分学生可以举出较简单的例子;例题2,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法先得出结论,然后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作出口答;例3较为复杂,对于一般学生很难马上想到,这时,教师可以给出较为详尽的分析,帮学生屡清思路,并板演解题过程。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活动内容: 让学生自己谈收获,可以是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探索方法的,应鼓励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活动目的: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相关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说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反思回顾,启发学生从知识技能、数学方法、情感态度进行总结,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然后老师点评,使学生在获得知识

12、的同时,学会数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第六环节 问题解决活动内容:仪器ABCD可以用来平分一个角,其中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A与PRQ的顶点R重合,调整AB和AD,使它们落在角的两边上,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PRQ的平分线。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活动目的:再次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说明: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第七环节 布置作业1. 必做题(1) P183:6;(2) 一个四边形的门框,为使其牢固,请用木条加固,你能找出几种方法

13、?最少用几根木条?2. 选做题(1)网上查找一些有关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2)你能否利用本节课的探索方法,找出其它可以使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属于知识性的,可以巩固练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相关方法;选作题有一定难度,且结合实际情况,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四、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课前准备、情境引入、合作学习、课内链接、课堂小结、问题解决、布置作业。本节课的设计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课堂上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的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1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大家下载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