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723794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学时:208(两个学期) 其中实验或上机学时 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中国古代史是一门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时间为序,内容丰富,并且有文史哲与自然科学知识兼融渗透特点的历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是向学生传授中国古代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基本了解与掌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是进行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进行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综合文化修养。二、相关课程的衔接中国古代史是全日制历史本科专业第一个学期的主干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相关课程有“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

2、地理”、“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古代历史专题课。本课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处理好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做好相互之间的分工配合,避免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和交叉。该课程的后续课程是“中国近代史”,为了做好该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全面讲授课程内容并带领学生进行必要的练习,完成全部教学任务,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三、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按时间线索全面完整地阐述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进程,总结其发展规律,使学生全面完整的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和基本规律,并熟练地掌握中国古代史基本知识。2、

3、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成为合格的中学教师和社会科学工作者。3、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综合文化修养。四、教学方法与重点、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在具体教学中,采用讲授、讨论、作业、论文、参观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重点:氏族社会的繁荣,仰韶文化后期至龙山文化,龙山时代的文明;夏朝奴隶国家的确立,商朝的政权和阶级结构;西周的阶级结构和国家制度;大国争霸,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战国变法运动

4、;诸子百家思想;秦朝制度,秦始皇,文景之治,汉武帝,董仲舒思想,秦汉农民战争;门阀士族和门阀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南方的经济开发,北魏冯太后、孝文章改革,北方的民族大融合;1、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大索貌阅与输籍之法,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的繁荣,民族关系,隋末农民大起义;唐朝的政治制度,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代后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周世宗的改革,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王安石变法,经济重心南移,宋金关系,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宋代的科学技术;成吉思汗的主要活动及评价,忽必烈推行汉法,元的统治机构与统治政策;明朝前期君主集权的强化,明初恢复经济的政策与措施,张居正改革,资本

5、主义萌芽;清朝中枢机构的演变,康雍乾时期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难点:仰韶文化后期至龙山文化,龙山时代的文明;夏朝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商朝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西周的阶级结构和国家制度;大国争霸实质及其影响,井田制的瓦解与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战国变法运动;诸子百家思想;秦朝制度,秦始皇,文景之治,汉武帝,董仲舒思想,秦汉农民战争;门阀制度,寒门的兴起,北方的民族融合;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大索貌阅与输籍之法,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的繁荣,民族关系,隋末农民大起义;唐朝宰相制度的变化,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形势的变化,唐后期中枢体制的变化;中

6、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民族关系,理学;蒙古西征与四大汗国的建立,蒙元与西藏的关系;资本主义萌芽;清朝的制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五、建议学时分配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实验序号实验或上机学时备注导 言2第一编 第一章:中国的原始社会 10第二章:夏、商、8第三章:西周8第四章:春秋8第二编 第五章 战国8第六章:秦朝6第七章:西汉10第八章:东汉8第九章:三国6第十章:西晋6第十一章:东晋十六国8第十二章:南朝北朝8第十三章:隋朝6第十四章:唐朝10第十五章:五代十国和辽6第十六章:宋辽夏金10第十七章:元朝6第十八章:明朝10第十九章:清朝10合 计 154

7、六、课程考核闭卷考试,成绩比例:卷面70%;平时30%,包括作业成绩占10%,中考成绩15%,课堂讨论5%。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1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2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12月。主要参考书: 1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2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3 范文澜中国通史4 翦伯赞中国古史纲要5 郭沫若中国史稿。 6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7 吕思勉:秦汉史(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8 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9

8、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 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10 岑仲勉:隋唐史上下 中华书局1982年版。11 周宝珠、陈振主编:简明宋史 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2 吴天墀:西夏史稿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3 杨树森:辽史简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4 张博泉:金史简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5 韩儒林:元朝史上下 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16 汤钢、南炳文:明史上下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八、教学内容导 言1、教学内容2、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编 第一章 中国的原始社会 1、教学基本内容 远古时代人类在中国的足迹:从巫山人到山顶洞人,关于早期历史的神话传说;中国文明的发生:

9、农业革命,氏族社会的繁荣;仰韶文化后期至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后期铜石并用时代,龙山时代的文明。2、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大陆人类的起源及旧石器时代中国境内古人类发展序列,中国原始社会群体组织形态发展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中国农业的起源及其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文明起源的基本途径,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基本特点及其内涵。3、重点与难点重点:氏族社会的繁荣,仰韶文化后期至龙山文化,龙山时代的文明。难点:仰韶文化后期至龙山文化,龙山时代的文明。第二章 夏朝、商朝1、教学内容夏朝:夏朝奴隶国家的确立,夏朝的兴亡和国家机构,夏朝的社会经济,夏朝的文化;商朝:商朝的兴亡,商朝

10、的政权和阶级结构,商朝的社会经济,商朝的文化。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与掌握夏朝、商朝的兴亡及其政治、经济、文化,并理解二里头文化遗址、殷墟、青铜器、甲骨文等概念。3、重点与难点,重点:夏朝奴隶国家的确立,商朝的政权和阶级结构。难点:夏朝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商朝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第三章 西周 1、教学内容西周的建立与基本制度:周族的兴起和西周的建立,周公东征和营建洛邑,西周国家的政权机构,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的社会经济:井田制与农业的发展,“工商食官”与工商业的发展;西周的灭亡:西周后期社会矛盾的发展,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宣王中兴,西周的灭亡;西周的文化:周原遗址和文字,尚书中的周书和周逸书

11、,诗和音乐,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学在官府”。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与掌握西周王朝的盛衰情况,熟悉西周时代发生的重要政治事件,对西周政治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对西周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等方面做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得出对西周社会性质和我国奴隶社会特征的正确看法;要求熟记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厉王专利、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平王东迁等概念。重点、难点:西周的阶级结构和国家制度第四章 春秋1、教学内容大国争霸:王室衰微,齐桓公创霸,宋襄公试霸,晋楚争霸,秦穆公独霸西戎,弭兵之会,吴越争霸,大国争霸实质及其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

12、广,井田制的瓦解与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家私营工商业者的活跃,赋税制度的变化;奴隶社会的解体:阶级矛盾的激化,亲旧势力的斗争和奴隶社会的解体;春秋时期的文化:“民为神主”和 “物生有两”,老子的道德经和道家,孔子和儒家,孙子兵法,科学技术。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认真把握春秋时期政治史的脉络和各阶段的历史特点,了解和掌握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背景、实质、过程和影响,要抓住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条主线,正确理解春秋时期的大变革,认识它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渐解体、封建制正在孕育的变革时期。3、重点、难点重点:大国争霸,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难点:大国争霸实质及其影响

13、,井田制的瓦解与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第二编 第五章 战 国1、教学内容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各国的变法运动,中央集权制政体的初步形成,封建土地所有制和社会阶级结构;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商业繁荣和城市的发展,社会生活习俗;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七雄的兼并战争,秦的统一,战国时期各族的融合;战国时期的文化:百家争鸣,史学、文学和艺术,科学技术,教育。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战国历史的特点就是一个“战”字,了解和掌握各国变法运动的背景、内容、性质和意义,秦统一中国的主客观原因;了解战国时期封建制的确立,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以及封建经济的发展和

14、思想文化的兴盛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3、重点与难点:战国变法运动;诸子百家思想。第六章 秦 朝 1、教学内容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建立:对匈奴、南越的战争,巩固统一的措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秦末农大起义与秦朝的灭亡:秦的暴政,大泽乡起义与秦的灭亡,刘邦项羽领导的反秦斗争与秦朝的灭亡。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了解和掌握秦朝建立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秦朝封建主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及其深远历史影响,认识秦朝的开创之功和历史地位,并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3、重点、难点:秦朝制度,秦汉农民战争,对秦始皇的评价。第七章 西汉 1、教学内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楚汉战争一西汉的建立,汉初休养生息政策,“黄老无为”与文景之治;汉承秦制和中央对王国势力的斗争:汉承秦制,铲除异姓王与分封同姓王,吴楚七国之乱;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新财政经济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轮台屯田诏与“昭宣中兴”;西汉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都市及交通业的发展,西汉的对外经济交流;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对匈奴的战争,张骞通西域与西域都护的设置,汉与东北、西南各族的关系;王莽改制与绿林赤眉大起义:汉末统治危机与“易姓改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