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722548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长沙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长沙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长沙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长沙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征 求 意 见 稿)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推动长沙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特制定长沙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序 言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市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广大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强教,兴市先兴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对于推动长沙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长沙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长沙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基础教育在全国久负盛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

2、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履行办学职责,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强力推进教育发展。全市学前教育发展意识明显增强,普及程度大幅提升;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免费入学制度全面推行,均衡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普通高中优质资源有序扩充,品牌优势进一步显现;职业教育发展明显加快,基础能力建设取得较大突破;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发展不断迈向上新的台阶。教育开始成为推动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与此同时,长沙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农村教育相对滞后,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城区优质资源不足,“择校”问题和“大班额”问题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区域内教育资源缺乏有效统筹,教育体系存在薄

3、弱环节。教育观念比较滞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和应试教育的倾向仍然比较严重;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限制教育发展的空间,教育家办学的氛围难以形成。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与事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城区教育配套建设和农村县(市)办学条件改善推进难度大。教育影响力和竞争力与城市的功能定位不相适应。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新的历史时期,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传播的主要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更加凸显。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省委、省政府把教育作为推进富民强省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一,明确提出了建设教育强省

4、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把教育作为推动创业富民的基础性工程,适时启动建设教育强市工作。可以预见,随着长沙“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和区域性消费中心、国际化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长沙教育发展的需求将更加强烈、空间将更加广阔、保障将更加有力,长沙教育事业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为支撑经济转型、推动自主创新、引领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更大贡献。 一、总体战略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把握教育发

5、展规律,以人民满意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满足每一位市民终身学习需求,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市,推动长沙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为建设具有国际品质、人民引以自豪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2、工作方针优先发展,科学统筹。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统筹兼顾,分类推进,合理调控教育发展速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6、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依法保障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改革创新,增强活力。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突出抓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教育事业发展活力。提高质量,彰显特色。坚持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教育改革发展的区域特色,着力培育国内有较高声誉、国际有较大影响的长沙教育品牌。3、战略目标到201

7、5年,全市教育体系基本完善,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区域内学前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高中教育特色明显、职业教育内涵提升,高等教育稳步发展,人才队伍全面优化,教育贡献能力明显增强,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先进行列,高标准建成教育强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20年,全市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教育发展支撑体系更加完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显著提升,基本形成区域性教育高地,基本完成学习型城市建设,率先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全面普及十五年教育,到2015年,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1%;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到100%,年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1%和0.

8、4%以下,三类残少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8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以上;主要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到11.5年和14.5年以上。到2020年,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服务普遍开展,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2%以上;全市适龄少年儿童都能接受公平及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完成率保持100%,三类残少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8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96%以上。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公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80%,主要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到12年和15年以上。 形

9、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到2015年,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内部配备基本齐全,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达到75%以上,职业院校80%以上达到部颁合格标准;入学资助体系基本完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化解,教育公平初步实现,学生、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基本消除,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全市教育投入基本均衡,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市级以上示范性职业院校的比例均达到90%以上;办学行为全面规范,教育公平得到有效保障,学生、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达85%以上。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扩大,创新人才

10、培养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全市幼儿园、小学、独立初中、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别占对应阶段学校总数的35%、40%、30%和60%;职业教育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就业稳定率分别达到50%、60%和40%。到2020年,全市幼儿园、小学、独立初中、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别占对应阶段学校总数的45%、50%、40%和70%以上;职业教育吸引力明显增强,社会贡献度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其中本地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就业稳定率分别保持在60%、70%和50%以上,基本满足社会各方面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普通教育与职业

11、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全社会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基本构建起学有所教、学有所需、学有所用的全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开放灵活、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全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体制机制,政府办学责任更加明晰,教育管理体制更加理顺,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区域教育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教育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教育活力和办学效益明显增强。长沙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序号指 标20092012201520201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6.69091

12、922义务教育完成率(%)99.6100保持1003高中教育阶段毛入学率(%)96保持96以上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5557605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55607080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414.214.5157主要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年)11.211.311.5128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506575909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总量(%)达到规定比例,保持稳定增长10学生、社会对教育的满意率(%)77788085二、重点工程4、学前教育普及提高工程强化学前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着力破解“入园难”、“

13、入园贵”问题,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扩大学前教育规模。把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城区以配套小区幼儿园建设为主、农村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主的建设机制,加快发展一批普惠性幼儿园。加强城区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重点抓好已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产权过渡,移交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办学;农村按照镇村为主、多元投入、财政补助的模式,充分利用义务教育学校闲置资源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确保每个乡镇办好1所以上公办中心幼儿园,每个人口较为集中的行政村创办1所规范化幼儿园。到2015年,全市公共财政支持的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幼儿总数60%以上;到2020年达到80%以上。加大政府对

14、公办幼儿园的投入,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主办者投入为辅、家庭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逐步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资助。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对城乡民办幼儿园给予多种形式的扶持和资助,引导其提供普惠性服务,让人民群众可以在缴费大致相当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公办或民办幼儿园。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实行公办幼儿园“六统一”管理模式,以县区为单位,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幼师调配、统一经费管理、统一教师考核、统一质量监控,重点明确公办园幼师编制配备标准、办学经费保障标准,确保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严格幼儿园审批程序,依法取缔非法办园。实行幼儿园成本核算制度和等第收费制度,合理调控学前教育收费

15、标准,控制学前教育高收费。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和优化幼儿培养模式,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保育教育。积极推广“名园办新园、名园扶弱园、名园帮民园”的集团化办园模式,不断扩充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有特色、高品质的学前教育服务。构建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机制,适时开展督查指导。重视学前教育研究,加强市县两级学前教育研究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学前教育指导水平。开展早教指导服务。加强早教指导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形成由教育、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儿等部门协同运作的早教服务网络,促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服务普遍开展。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确保每个学生“有学上”、“好上学”、“上好学”。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初步均衡,2015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到2020年,市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基本均衡。科学规划学校布局。根据行政区划调整、人口流动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农村重点加强寄宿制学校和必要教学点建设,方便偏远地区学生入学。城区实行市区两级联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