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单元课内阅读测试.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717206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单元课内阅读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单元课内阅读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单元课内阅读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单元课内阅读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单元课内阅读测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只有一个地球片段,完成练习(一)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bo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pin舟。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2.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2分3.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2分4.划“ ”的句子用了列数字

2、、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很小,意味着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5分5.划“ ”的句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6分6短文中的“一叶扁舟”指地球 ,这样写说明地球很小,意味着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3分7举个例子说明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3分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它给我们提供乳汁,提供人类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母亲为我们衷心服务,为我们慷慨解囊,如果人类没有了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人类将

3、无法生存。(二)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再生”的意思是重新给予生命,“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本来”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5分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3、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人类没有环保意识,严重破坏了自然资源,是自

4、然资源面临着危机。 4、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3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由于人类的严重破换,使自然资源变得有限,并面临着危机。阅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片段,完成练习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m)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水为我们( )干渴,( )我们的心田,( )我

5、们的子子孙孙。河水( )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 转让给你们 你们一定要记住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1、在文中的括号里天上合适的词语。2分2、在“ ”里天上合适的标点符号。1分3.读画横线的句子。之所以说“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是因为(大地滋养万物,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个群体,人类无权控制大地 );而说“大地是我们的一部分”是因为( 人类生命成长离不开大地上各种自然资源的给予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说明土地对于我们多么重要。3分4.如果将

6、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中的“善待”改为“对待”,句子仍然是通顺的,基本意思也没有发生变化。你认为用哪个词更合适?为什么?2分(做题思路和方法:先体会两个词的不同; 再体会用词的精确在表情达意、突出中心方面的作用。善待是好好地对待,而对待则很平淡。善待更准确地强调了我们人类要好好保护土地上的一切自然资源)阅读青山不老片段,完成练习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

7、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而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根下的淤泥也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就再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1、“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