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6(岳麓版必修2).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714635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6(岳麓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6(岳麓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6(岳麓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6(岳麓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6(岳麓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6(岳麓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6(岳麓版必修2).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6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接受课标新理念课标导航目标要求学习要点知识与要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黑色星期四”分析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表现了解经济危机的表现体会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掌握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分析经济危机的影响分析危机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罗斯福新政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辩证的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理解新政的实质凯思斯主义掌握凯思斯主义的背景、内容和评价探究凯思斯主义的内容分析凯恩斯主义的局限性历史人物:富兰克林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曾四次连任,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享有很高声望。他

2、生于纽约,就读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而下肢瘫痪。然而疾病非但没有摧毁他的意志,反而使他变得更加坚强。他曾多次表示:“经历过两年卧床不起的痛苦,其他的任何事情都显得那么容易。”他于1928-1933年任纽约州长,1932年11月当选美国总统。1933年入主白宫后,推行新政,对缓解美国30年代经济大危机、促进经济复兴起了积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与签署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雅尔塔协定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吸收教材新知识知识点1“黑色星期四”知识梳理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

3、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重要原因:20年代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 一方面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相对贫困。社会实际消费能力增长低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产品越来越多,普通大众消费能力严重不足,使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活动过度,金融市场不稳。各国的国内政策失误,即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的产物。2、标志: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挤满了水泄不通的人群,一股不可抑制的抛售风暴席卷了整个股市,股票狂跌,股市崩溃,这天正好是星期四,因此,历史上称为“黑色星期四”

4、。深化拓展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和取得股息的有价证券。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之所以有价格、能买卖,是因为拿着它可以向公司领取一定股息,股票通常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买卖, 但不能向股份公司退股。股票价格与股票的金额不一致,因此具有一定的投机性,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股票价格常因某些企业乃至社会政治、经济、生产的变化而波动。股市崩溃会影响到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会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典型例题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趋于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这是由于 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资本家为眼前利润,盲目扩大生产无限制的股票投机盛行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A、B、C、D、答案:D点拨:

5、危机是相对生产过剩带来的,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和企业追求利润的愿望加剧了生产的盲目性,人民的贫困降低了购买力,股票投机掩盖了矛盾。知识点2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知识梳理1、特点:波及范围广:从美国开始爆发,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了所有的经济部门。持续时间长:长达四年。破坏性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达2500亿美元,比一战造成的损失还要严重。2、影响:经济上:股票价格暴跌,经济一片萧条,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际关系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政治危机:空前严重的经

6、济危机旷日持久,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到处都是示威游行的人群,焦虑不安与灰心绝望情绪弥漫在整个西方社会,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深化拓展19291933年经济危机带来的教训造成此次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各国的国内政策失误, 即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的产物。这就说明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和干预经济。造成这次危机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深的原因之一是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采取了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这就说明各国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典型例题下列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的表述,

7、不正确的是A、影响到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B、经济损失达2500亿美元C、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D、法西斯主义在各国纷纷上台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经济危机的影响,政治上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但不是各国均上台执政。知识点3罗斯福新政知识梳理1、 背景: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损失惨重,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无力扭转经济形势,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领。他上台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为此,政府和国会颁 布了一系列的新政措施。2、 目的:摆脱困境,实

8、现经济复兴。3、 特点: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加强经济的全面干预。4、 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主要是通过整顿 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改革税制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调整工业生产: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法案中规定了公平竞争的法则,要求各工业、各行业制定法规,内容包括限制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并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等,以实现“工业和平”,消除生产过剩。法规在 制定时,也涉及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政府发动声势浩大的“蓝鹰运动”,凡执行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等标准的企业可使用“

9、蓝鹰”标志,以资鼓励。调节农业生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5、影响:直接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 上得到了恢复,广大中下层人民也从新政中获得一定好处,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深远影响: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

10、来临之后,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后来,新政式的调整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余地和活力。新政标志资本主义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深化拓展1、新政的实质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上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它没有改变 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2、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1)国家干预经济的成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决定的,自由放任政策不能消

11、除无政府生产状态和生产与销售的矛盾,而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 (2)是由美国的国情决定的,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避免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4)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也与借鉴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分不开。虽然新政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1)从经济指导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事经济的凯恩斯主义;(2)从内容看,国家政府加强了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预;(3)从目的看,开始以克服经济危机为主要目标,但

12、其根本目的则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4)从其直接影响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5)从对资本主义经事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来看,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6)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典型例题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

13、确 B、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答案:C点拨:本题属于考查历史现象之间逻辑关系的新颖题目,考查学生对有关历史现象的理解和对“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推理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先对大前提、小前提所叙述的历史现象作出判断,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事实,这两个前提都是正确的。罗斯福新政,暂时克服了经济危机,但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以,其结论是错误的。知识点4凯恩斯主义知识梳理1、凯恩斯主义出台的背景:当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20

14、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使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也发生了转变。2、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内容: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着消费不足等弊端,他认为,这次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对商品需求远远低于商品的供给,而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因此必须放弃自由放任政策,采取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政策。主要内容有:财政政策方面,在总需求量小于总供给时,主张增税,增加财政支出,以扩大投资和消费;在总需求量大于总供给时,主张减税,减少财政支出,以减少投资和消费。在货币政策方面,在萧条时主张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息率以限制投资。在社会政策方面,政府应建立

15、社会福利制度,向富人多征税,然后用于救济穷人,使之用于消费,扩大购买力,刺激生产、投资,增加就业。凯恩斯的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因此被称为“凯恩思革命”。3、影响:理论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使“国家干预”经济逐渐成为长期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为资产阶级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提供了理论根据。实践上:二战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进入现代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弊端:它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胀”状态:失业率与物价同时上涨,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面对新问题,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被其他学派所取代。今天,凯恩斯主义对我国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也有借鉴意义。深化拓展自由放任政策当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l9世纪现来,资本主义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完美无缺的制度,自身可自行调节,他们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鼓吹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自由放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