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71046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 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 出,与我们传统 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1)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具有社会适 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 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 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 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 健康。如果一个

2、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 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 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 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 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 全面健康。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

3、间越来越 宝贵,人越来越为效益所趋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 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 免;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著。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渡日,长期在苦 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 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 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人学生学习不好; 有许多人苦恼于

4、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 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我们每一个人本应心理健康如上所述,但由于我们在生命历程中所受到的心理伤害。生活中 的所谓正常人,其实并不在人的最佳状态,只是处于人的最佳状态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 我们实际离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差距。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大环境里,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 时代与社会的要求。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自己及与自己朝 夕相处的亲友的心理健康状态。让我们运用心理科学保持我们自己和亲戚朋友的心理健康,以较好的身心状态工

5、作、生活, 享受人生。异常心理编辑 心理异常的实质,就是异常心理的原因、机理和心理结构问题。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 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 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目前最常用的区分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 自我评价标准:如果自己认为有心理问题,这个人的心理当然不会完全正常,但一般不可能 存在大问题。心理基本上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觉到自己心理活动和自己以前的差别、自己 的心理表现和别人的差别等等。这种自我评价在精神科叫自知力。心理测验标准:心理测验通过有代表性的取

6、样、成立常模样本、检测信度、检测效度和方法 的标准化,才能形成测评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家的主观看法,但是,心理测验也 存在误差,尚并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这种标准最客观,是将心理问题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的医学标准。 如果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则认 为此人有精神疾病。其心理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外部评价标准:人的心理活动总是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个人有问题, 一般就是正确的。即使旁边人没有看出来,专业人员也可以通过各种表现判断当事人是不是 有问题。社会适应性标准:在正常情

7、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 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 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个体能 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时候,则 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1.忧郁 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时 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2.狭隘 表现为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 钻牛角尖。3.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

8、甚者竟用打击、 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成长中七种不健康心理4.惊恐 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 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5.残暴 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 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6.敏感 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 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7 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 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都缺乏情 趣,压抑感太强。据世界卫

9、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自杀未遂的达 1000 万人以上;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 10 位疾病中有五个属于精神障碍;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 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 的四分之一。在中国,据保守估计,大概有有1.9 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 心理治疗。据调查,13 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1600 多万,1.5 亿青少 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 万。心理专家提醒您:当您遇到生活中的困 扰,准备选择一位心理咨询师走入咨询室时,应选择具有心理学、医学或教育学等相关教育 背景、接受过专业训练,有长期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得到专业心理 治

10、疗协会或社会认可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中有着众多的流派,其中最常见的有“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 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现实疗法”、“行为疗法”、“交互疗法”、“格式塔疗法”及“理性 情绪疗法”等。据美国心理咨询协会的统计,现已记录在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疗法已有 300种之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美国心理学家朗敦Perry Landon)认为,所有这些疗法可大 抵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知领悟” (insights)疗法,旨在通过改变提高人的认知方式来缓解 其心理困惑和障碍。另一类是“行为矫正” (behavioral modification)疗法,旨在以建立新的 条件反射来矫正人的不良行为方式。其实,在具体实践中,人们常是两者兼用,互为补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