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烧结块结块率因素的分析探讨.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710268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烧结块结块率因素的分析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影响烧结块结块率因素的分析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影响烧结块结块率因素的分析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影响烧结块结块率因素的分析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烧结块结块率因素的分析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烧结块结块率因素的分析探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烧结过程结块率的分析与改善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仔细分析影响烧结块结块率的相关因素,找出精矿物化特性、炉料状况、烧结供风能力与操作等影响因素,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烧结块结块率,满足生产需求。关键词:结块率 物化特性 炉料 鼓风强度 措施 1前言 2007年来以来,随着技术改造和设备装备水平的提高,我厂铅锌冶炼能力有了长足发展,随着ISF炉的扩能,产量呈逐步稳定增长态势,日产粗铅锌由原来的230t/d增加到目前的320t/d以上。伴随ISF炉的不断扩能,暴露出的烧结块供给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粗炼产能进一步提高的瓶颈。结合生产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烧结过程结块率,满足鼓风炉的生产需求成为

2、当务之急。2影响烧结块结块率的因素。烧结块结块率,通俗地讲,就是单位时间内产出的合格烧结块与烧结处理量的比例。烧结块产、质量均好,结块率就高;产量好质量差,说明返料多,烧结块强度差,有效烧结块率低。分析影响结块率的因素主要有:(1)精矿性质的影响(2)炉料的影响(3)烧结供风能力与操作的影响。(1)精矿物化特性的影响。我厂采用的原料是混合铅锌矿,单一铅、锌精矿及各种二次物料。在精矿配料过程中,精矿粒度对混合、制粒影响比较大,粒度一般要求200目(0.074mm)在85%以上,且粒度越均匀越好。粒度越细,精矿粘性越好,越易粘附在返粉表面,形成制粒小球。精矿的粒度、成球性能与矿种有很大关系,混合矿

3、的成球率适中,约0.3-0.4,较单一铅、锌精矿要低。配料过程中,随混合矿量的增加,精矿混合均匀程度降低,其粘性、亲水性变差,使得与返粉粘合成球性能差,成球后粘结强度小,易破裂,在烧结布料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致使炉料透气性急剧恶化,烧结床层阻力骤增,过程控制困难,烧结焙烧效果变差;同时混合矿着火温度和熔融性能较单一锌矿低,炉料在烧结反应过程中燃烧不充分,床层温度不高,垂直烧结速度上不去,烧结过程延缓,反应不彻底;炉料主品位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烧结过程和焙烧效果,决定烧结结块率的高低。金属主品位波动大,特别是铅、锌、硫不稳定,直接导致烧结反应过程发生较大变化,操控条件及参数波动大,烧结过程平稳

4、性差。(2)炉料的影响炉料的好坏在烧结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反应过程的平稳性。炉料由混合精矿、大量返粉、中间二次物料和熔剂组成,炉料的混合均匀程度、各种物料的比例及成分直接影响烧结反应过程的好坏。影响炉料混合均匀性的因素主要有炉料的粒级组成,水分大小和制粒成球效果。炉料的粒级除对精矿粒度要求以外,大量配入的返粉的粒度要求也十分严格。返粉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制粒成球效果,也影响精矿在炉料中分布的均匀性,导致后续烧结过程反应是否平稳良好。返粉是制粒成球的核心,是影响烧结结块率的重要因素,其直接影响烧结炉料的透气性。粒度过小,料层透气性差,床层阻力大,供风不足,反应速度慢,造成烧结不完全;粒度过大,精矿与返

5、粉接触面积小,制团效果差,布料时易发生偏析,影响焙烧效果。水分的加入对炉料均匀性有很大改善,可改善精矿在返粉表面的均匀性,提高精矿与返粉制粒成球强度,提高炉料料层透气性,保证烧结过程平稳。烧结过程水分的控制采用多点分段加入,冷却圆筒加水湿润返粉,形成渗透结晶水,增强精矿吸附粘结能力;一、二混补充水改善炉料混合均匀程度及过程损失水,使炉料有合适湿润度,保持稳定透气性。炉料制粒成球效果带来炉料分布的均匀性和料层透气性大小的变化。炉料在混合制粒圆筒内的运行状态和制粒时间决定其成球效果。 提高圆筒转速,使炉料翻动剧烈,充分扬起,不造成筒体内壁大量粘料、磨损,会增强炉料成球强度;延长混和制粒时间,会进一

6、步改善物料混合均匀程度,强化制粒效果。炉料比例及成分对烧结过程影响较大,精矿投入少,金属量低,直接产出率低,烧结块结块率不高。炉料中返粉用以调整混合炉料含硫,使其保持在5.5-7%,炉料中返粉与精矿比例一般要求在2.0-3.5范围内。在烧结过程中主要依据各风机压力、烧结床层温度和烧结操控条件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3)烧结供风能力与操作的影响。烧结是强氧化过程,需大量空气参与反应,鼓风量的大小及合理配置直接影响烧结反应过程和结果。鼓风量小,单位面积炉篦上过风量少,穿过料层的有效氧量降低,带来烧结不完全,烧结块产量下降;鼓风量的大小与风机选型、焙烧反映区域及风箱结构、数量和炉料状况等有关,在一定条

7、件下,提高供风量,增强鼓风强度,可提高烧结块产、质量效果。烧结车间具体鼓风配置如下图及表: 图1 烧结机鼓风配置 表3 各风机鼓风压力及风量配置风机配置风箱风量(m/h)压力(Pa)鼓风强度(m3/m2min)1#1#-2#12000-175004500-650017.332#3#-5#24000-275005500-680018.993#6#-10#28500-310004500-550016.394#11#-15#3500-4500 从上可知,烧结鼓风采用2-3-5-5配置方式,1#风机鼓风量较小,鼓风强度偏低,该区域是主要的烧结焙烧反应带,将直接影响烧结过程的平稳和焙烧效果。鼓风量小,氧

8、量不足,焙烧反应热条件不充分,反应速度慢,过程后移;同时由于偏低的鼓风强度,带来炉料反应界面气氛变化,烟罩内氧、二氧化硫分压发生变化,稀释转化浓度,进一步抑制过程反应速度。3#风机配置5个风箱,鼓风强度偏低将会加剧反应的进一步延缓,造成烧结效果差,烧结结块率下降。要改善烧结状况,保证过程平稳,就是要有效增强焙烧区域鼓风强度,提高氧量,并合理配置风箱面积,平衡各风箱风量,使烧结过程在合理有效风量下有序平稳进行,从而保持稳定、较好的烧结结块率。3采取的措施3.1精矿配料方面 严格控制粒级要求,做好检测分析,保证其粒级符合工艺标准;在配料过程中,合理控制混合矿的加入比例,在保证主品位稳定条件下,尽可

9、能提高精矿硫含量。3.2炉料方面合理控制返粉与精矿比例,一般要求在2.0-3.5范围内。返粉粒度应尽量控制在2-6mm内,且占总量的70-85%。3.3供风配置方面 (1)为增强头部鼓风强度,改善反应效果,有效调节总风量供给和各风箱风量平衡,特别是增强头部风量供给,提高鼓风强度。(2)改变鼓风配置,由原来2-3-5-5改为1-2-3-4-5供风方式,进一步弥补头部风量不足带来燃烧状况不佳的现状。(3)各风机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增强可控性。 (4) 返烟和0#管路增设烟尘沉降箱,减少管路堵塞,增大烟气流量;返烟旋涡除尘器改型:四组改为二组,增大进气流过风面积和速比,改善除尘效果。4结束语 通过对影响烧结结块率因素的分析与探讨,结合生产实际制定相应措施,烧结过程得到进一步稳定,烧结块结块率明显提高,小时产块由23t/h提高到29.8t/h左右,取得很好效果。参考文献:1 彭容秋主编,锌冶金,M.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