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探讨.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705584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探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探讨2011-01-12 17:24:49 责任编辑:华夏医界网 来源:转载 浏览次数:472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后术肢局部皮肤过敏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乳腺肿瘤中心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68例置管术后术肢局部皮肤过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过敏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过敏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症护理、饮食指导和卫生宣教。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舒适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术后术肢局部皮肤过敏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 护

2、理;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皮肤过敏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安全、方便、易于掌握、保存时间长(可达1年)、可避免患者频繁扎针的痛苦及防止化学性静脉炎等优点1。近年来PICC逐渐在国内大医院开展使用,广泛应用于化疗、TPN、连续麻醉用药及大手术的患者2。临床发现部分置管术后患者由于过敏体质、汗液刺激、化疗药物毒性反应等各种原因先后出现术肢局部皮肤过敏,症状轻的仅有皮肤瘙痒,中等表现为瘙痒伴出现皮疹,症状严重的除瘙痒、皮疹外还出现水疱,给患者带来不适、痛苦,影响其生活甚至治疗效果。本文结合临床实践,探讨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术后术肢局部皮肤过敏治疗效果。 1 研究对象 选择

3、我院乳腺肿瘤中心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68例置管术后术肢局部皮肤过敏患者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为乳腺癌化疗女性,两组年龄、出现过敏时间、过敏范围、过敏症状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例)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按医嘱常规药物抗过敏治疗:局部轻度瘙痒的患者予口服抗过敏药,症状严重的予肌内注射苯海拉明20mg、维丁胶性钙2ml。必要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50%葡萄糖20ml,嘱门诊随诊。 2.1.2 观察组 除按医嘱常规药物抗过敏治疗外,另给予护

4、理干预。具体方法是:(1)心理护理。安慰患者,结合每位患者过敏特点,分析原因,予耐心解释,以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介绍治疗方法,使其对治疗、护理有一定认识和思想准备。(2)对症护理。皮疹及皮肤瘙痒处予薄荷炉甘石洗剂外涂。停止使用3M透明敷贴,改用无菌方纱四层覆盖,纸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同时观察病情变化。换药消毒液禁用含酒精的碘酊,改用0.1%新洁尔灭或碘伏。(3)指导饮食:嘱多喝水,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为宜,戒辛辣刺激性食物。指导局部红肿严重、伴有水疱的患者每天以野菊花、金银花各15g煎水分次口服。(4)卫生宣教:注意休息,宜阴凉、通风处休息、活动,高温高热下避免户外活动,以免出汗

5、过多,禁止用手抓痒。 2.2 评定标准 2.2.1 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评估疗效。显效:局部瘙痒消失,无皮疹、水疱。有效:局部瘙痒缓解,皮疹、水疱减少。无效:局部瘙痒无明显减轻或症状加重。 2.2.2 舒适度评定标准 根据对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患者需求自设调查问卷表,同时指定另外一名未参与此项工作的护理人员以提问方式于治疗一周后填写评定表,共分10个问题,如临床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有无疼痛不适,自我感觉症状有无好转,睡眠质量有无改善,患者是否担心、焦虑、恐惧等。患者无不适或好转、有改善的一项得1分,否则该项无分。总分达8分以上评价为舒适,47分为一般舒适,3分以下为不舒

6、适。 2.3 统计学方法 两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3 结果 3.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由表2可见,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2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例) 由表3可见,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4 讨论 4.1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PICC置管术后术肢局部皮肤过敏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等心理负荷,单纯抗过敏药物治疗只能缓解躯体症状而不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因此,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心

7、理护理可稳定患者情绪、满足患者安全感的精神需要、增强患者心理舒适感,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4.2 对症护理可以减轻过敏症状、增强术肢局部皮肤的舒适感 3M透明敷贴由于具有不透气、不透水、粘贴牢固等特点,因此作为PICC换药首选敷贴。但局部皮肤过敏患者由于3M透明敷贴不透气而导致过敏部分皮肤症状得不到改善甚至加重,改用无菌方纱可增强过敏部分皮肤透气,保持局部皮肤干燥。薄荷炉甘石洗剂外涂具有清凉止痒作用,能有效缓解瘙痒不适等过敏症状,增强患者舒适感。消毒药改用0.1%新洁尔灭或碘伏消毒液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每天专人换药可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4.3 饮食调理和卫生宣教可促进疗效 辛

8、辣刺激性食物会增加对机体的刺激不利于过敏症状的缓解,故不宜食用。多喝水能加速体内毒素的排出;野菊花、金银花具有清热、消肿散毒作用3,可促进过敏机体排出过敏毒素。适当的休息减少活动有助机体康复。 参考文献 1 胡翠环,孙玉梅,刘洋.对30例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病人的调查与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581. 2 欧阳一鸣,胡瑞祥.PICC在全胃肠营养中的应用.云南医药,1999,20(1):27-28. 3 罗献瑞.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12-320.冷疗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前言:PICC置管系指经外周静脉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它为患者提供中期

9、至长期(0。51 a)的治疗通道,它具有安全、简便、保留时间长等优点,能有效地保护外周静脉网,是避免局部组织损伤的静脉通道1。静脉化疗是白血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化疗药物的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加上反复的静脉穿刺,常引起静脉炎或化疗药物的外渗,给患者带来了身心的伤害。现在,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 PICC置管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的患者。但由于白血病患者特殊的病理改变,机体的凝血功能障碍,置管后需长时间的沙袋压迫及局部渗血,给患者带来了身心的痛苦和不便。为了能有效地解决压迫时间长及渗血的问题,我科对41例PICC置管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止血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1月2005年1月来我科PICC置管的患者41例,男20例,女21例;平均年龄35岁,术前血小板(100300)109L-1,随机分成2组,A组22例,B组19例,2组在性别、年龄、血小板值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2材料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模式PICC导管及美国BD公司生产的硅胶材质PICC导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