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703161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记叙文中如何写“我”学习目标:1. 学习选用恰当的叙述角度,增强表达效果。2. 明确运用第一人称视角写作的好处。3. 学会在记叙文中写出“真我”的方法。一、叙述的角度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一是条理清楚;二是人物个性鲜明;三是感情真挚动人。做到这些的关键是什么?关键之一在于选择叙述角度。叙述文学中,一般把“谁说故事”、“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说故事”称为叙述角度。叙述的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有限视角)和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叫第一人称叙述。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或“我们”)的

2、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写亲身经历的文章多用第一人称。记叙文当中,经常会出现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叉出现的情况。就叙述效果而言,第一人称能使文章自然真切,有极强的感染力,易打动读者;而第三人称虽方便叙述,且几乎不受限制,但易使读者产生距离感。选择恰当的叙述角度,对增强表达效果有很大的帮助,需要根据具体素材和要表达的情感作出准确选择。二、问题呈现低分作文中的“我”:冷冰冰、假大空1我曾经在书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我看过这样一部电影(几百字的复述)2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听某人讲过某个故事(几百字的转述)3我在幼儿园时、我在小学时、我在初中时、现在高中,我(凑够字数为止)4我来到古代、未来,看见XXX。(穿

3、越类、科幻类)纯粹无“我”:所谓的小说、故事新编等等。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记叙文中如何写我1以“我”观照人事,写出情感波澜勾勒出“我”的情感线索记叙类文章中“我”的呈现方式(1)以“我”为辅“我”是事件发展的见证者、知情者,“我”的情感是相对理性的、客观的,贴切于大众的角度。如:孔乙己,小说中“我”作为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见证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旁观者),我站在一个观众的角度记录下了有关孔乙己的见闻(知情者),“我”在小说中的情感与作者本人的情感并不是一回事,而仅仅是“小伙计”的情感。(2)以“我”为主“我”是事件发展的主要参与者甚至是推动者,“我”的情感是感性的、流动的,贴切于人物身份与生活真

4、实。如:社戏,文章中的“我”是看社戏的主要发起者(参与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动者),“我”的情感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契合与作者的情感,贴切了“我”一个十三四岁孩子的身份和心理真实。(3)有主有辅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担任不同角色,起到不同作用。如:祝福,小说用第一人称描写“我”在鲁镇的见闻(亲历者),和祥林嫂临死前还有短暂但很重要的接触,和祥林嫂的死有着一定的关系(推动者),又用第三人称叙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旁观者),两种视角交错使用,见证了人物的命运,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表达更真实、更深刻,内容更丰富。2常怀悲悯之心,传达人性光辉绘出“真我”的风采四、练一练1请结合点评在横

5、线处添加恰当的句子,使文段感情线索变得清晰起来。难以说出的三个字对你说一声“我爱你”,真的好难!我 不喜欢 爷爷。在我的记忆中,爷爷高高瘦瘦的,一年四季经常穿着一条米黄色的长袖衫,一条灰裤子和一双蓝布鞋,他不苟言笑,对我好像也是若即若离。所以我有点怕他,和他也不亲近。有一年夏天,表弟弟我家玩,中午吃完饭后,我便和他一起看电视。因为天气实在太热了,我就到厨房拿了两块切好的西瓜过来,我们三下五除二地就把它解决了,顿时好一阵凉爽啊!由于天气闷热,我又偷偷到厨房里拿了两块西瓜,吃完后,我们还不约而同地打了个饱嗝。后来,我接二连三地去拿西瓜,终于被爷爷发现了,他对我大吼,语气冷淡而严肃:“谁让你吃那么多

6、西瓜的?”我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就跑到房间躺在床上哭,只是那时的我并未注意到,房门口站着一个人,他的眼神中满是怜爱。从那以后,我便有点 讨厌 爷爷了。虽然后来妈妈说爷爷其实是怕我们吃坏肚子啊!我却不信。后来有一天,老师让我们对自己最爱的人说一声“我爱你!”回到家后,我就偷偷地对着镜子开始练习起来。就在我练得兴高采烈的时候,我发现镜子中多了一个人,他一脸喜悦地站在房门口。为了驱散我心中的那点仇恨,我故意装作没看见他,并在“我爱你”前加了许多人的称谓,唯独没有他。我边说边偷偷地瞄了几眼,发现他一脸的伤心和失望,在他转身离开时,我似乎看见了他眼角的泪。那天我 既高兴又难过 ,却始终没有对他说这三个字。

7、直到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心中的情感才迸发出来,我突然意识到,我和爷爷之间的坎其实是我心中的坎。我想如果那时我说了“爷爷,我爱你”,也许我和爷爷之间的距离就不会这么长了,我的心中充满了 懊悔和歉疚 。说一声“我爱你”真的很难,但在亲人离去时才说,那就难上加难了,因为他再也听不见了【点评】记叙文要以情动人,最需要抒发真情实感。作者写了三个时段的三个细节,欲扬先抑,来表现对爷爷的情感。从开始时的 不喜欢 到 讨厌 再到最后的 懊悔和歉疚 ,感情线索变化清晰。结尾点题,首尾照应,表达了类似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发人深省,意蕴深沉。2.请以凡尼亚的口吻改写一个人的遭遇中索科洛夫收养凡尼亚的片段,注意

8、融入“真我”。3请运用第一人称改写下面的作文片断,使之情感线索更清晰,情节更真实生动。(可适当增删)第三人称第一人称追 梦 (片断)她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一片深邃而高远、自由而宁静的星空。那天,她拿出笔墨纸砚和一本崭新的颜真卿字帖,迎来了盼望已久的书法课。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她还真验证了这句话,费力地调整好握笔姿势,整只手却都在抖。她终于完成了“大作”,可效果与台风过境后的场面没什么两样。几节课后她的字还是没有提高,于是便对毛笔字失去了原先的兴趣。在书法的这片空中,她还能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吗?我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星空,深邃而高远、自由而宁静。那天,我拿出笔墨纸砚和一本崭新的颜真卿字帖,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迎来了盼望已久的书法课。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费力地调整好握笔姿势,可整只手依然在抖,但我没有放弃,我相信我肯定可以写出漂亮的字。让我失望的是,最终的效果与台风过境后的场面没什么两样。几节课后我的字还是没有提高,我便沮丧起来,慢慢对书法失去了原先的兴趣,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如此笨拙的手而懊恼。在书法的这片空中,我还能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