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702420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4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存在的主要问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结构中,以沥青加铺层路面结构应用最多。但是,以往铺筑的直接加铺沥青面层路面因路面结构设计理论、施工技术、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使用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西班牙安达卢西亚高速公路曾铺设25cm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后来为养生和钻层需要,在其上又洒布沥青乳液,并铺设6cm厚的沥青混合料联结层和4 cm厚的沥青混凝土。但是,仅靠沥青乳液的a结作用并未使沥青面层与水泥混凝土表面之间紧密联结,也未能克服层问的剪切作用,因此,该路面通车后不久即出现了大量裂缝及沥青面层剥落等病害。澳大利亚Lake Macquaire市在Medcal

2、f街道曾修筑RCC-AC复合式路面,但因街道路表水下渗使得路面在通车短短几年后就产生了严重破坏。国内许多地方修筑的直接加铺沥青面层路面结构,由于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过早产生的反射裂缝使路面使用性能衰减过快,严重损害了路面结构的耐久性。此外,根据美国俄亥俄州交通厅对已加铺改造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泛油、表层剥离、卿泥、车辙、推移、拥包、沉降、各种原因引起的裂缝等病害在路面中经常出现(见图1-1),综合国内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直接加铺沥青面层结构型式的病害形成特点及其形成机理可知,沥青面层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除沥青混合料自身缺陷以外,主要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和沥青面层之间a结不佳、裂缝或接

3、缝处反射裂缝防治不力,以及路表水大量下渗等原因有关。1)反射裂缝防治措施 国内外研究表明,反射裂缝可以分成温度型反射裂缝、弯拉型反射裂缝和剪切型反射裂缝等几种类型。为防止或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目前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思路首先是分析不同类型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在结构设计和材料组成设计中加以限制或防治;然后对反射裂缝的形成扩展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进而指导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 目前,国内外针对反射裂缝的处治措施主要有以下五种: (1)锯切横缝。为了减少沥青面层反射裂缝的无规则漫裂,通常采取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或半刚性基层进行“预裂”,使其裂缝变得更有规律。切缝后应及时对裂缝进行封缝处理,避免水

4、分进人基层,否则裂缝会成为雨水下渗的通道,进而引起路面结构整体性的损坏。 (2)加厚沥青面层。增加沥青面层厚度一方面可以减小层内的弯曲应力和剪切应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反射裂缝的扩展距离,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如我国京沪高速公路(原称京津塘高速公路)沥青面层厚度范围为15 -20cm,日本东京一名古屋高速公路沥青面层厚度范围为20-30cm,奥地利Brenner高速公路沥青面层厚度为40cm。这类处治措施效果虽然较好,但经济代价较高。(3)设置应力吸收层。通常采用厂拌式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或先洒橡胶沥青再撒矿料所形成高弹性低劲度的应力吸收层,厚度范围为10-40mm,弹性模量范围为200-

5、600MPa,其作用是改善沥青加铺层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层间结合,减少因温度和竖向荷载引起的反射裂缝,同时减小应力集中作用,防止因水的下渗而导致路基的变形或强度的降低。 (4)铺设土工织物。采用土工织物、土工格栅或玻璃纤维等材料,对沥青混凝土起加筋和应力扩散作用,从而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但上工织物与旧路面的结合问题关系该技术的有效性。实践表明,玻璃纤维织物使用效果较好,但只能在一定时间内起延缓裂缝扩展的作用,其耐久性还值得进一步的验证。 (5)设置沥青碎石或级配碎石过渡层。为了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可以铺筑一层大粒径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结构层或级配碎石结构层。在美国,沥青碎石层或级配碎石的厚度通

6、常在90mm以上,且沥青碎石混合料中含有25 %-35%的连通孔隙,使得接缝或反射裂缝不至于垂直向上反射,从而防止或延缓反射裂缝的进一步扩展。由此可见,针对如何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与扩展,国内外采取了许多措施,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近年来欧美等国及我国的经验表明,应力吸收层技术较之其他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与经济优势。 2)层间黏结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合料后,如果层间结合不好或沥青混合料层厚偏薄,都会因车辆荷载剪切应力过大而使沥青面层产生推移变形、拥包、波浪等变形破坏,甚至导致沥青面层从基层顶面剥离。过去,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层间结合主要通过对混凝土表面机械打毛,并洒布沥青或乳化沥青结合料

7、来实现。但由于洒布的沥青lw结强度较低,其a结效果往往不太理想。而近年来,作者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中积极探索,提出了采用特种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与沥青面层之间反射裂缝及层间a结问题。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表明,设置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和沥青面层间均有很强的a结作用,能使沥青面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成为一个整体。此外,虽然一些地方为了防止反射裂缝也采用级配碎石缓解层,但最终因为该层与其他结构层没有a结力致使路面结构出现了早期破坏。3)路表水下渗 水是导致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因之一,而对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研究,目前国内还主要集中在沥青混合料原材料控

8、制、混合料组成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实际上,沥青路面的损坏与水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当层间、层内防水不好时,在荷载作用下均会引起水损害,这对旧水泥混凝土沥青加铺层路面尤为重要。该路面结构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板顶面若封水不当,沥青面层一旦开裂,路表水极易通过裂缝渗人到面板下部甚至渗透到路基中,在动水长时间的冲刷作用下会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不均匀支撑,进而出现面板沉陷或断裂,严重影响路面的行驶质量和使用寿命。虽然以往采用的普通a层油可以起到一定的封缝防渗作用,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与沥青面层之间受到的是一种剪、拉、压的综合作用,豁层油防渗抗裂效果难以持久,这也是以往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后路面常出现水损

9、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应力吸收层采用设计空隙率小于1.5%、沥青含量大于8.0%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设置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与沥青面层之间可起到良好的封水功能及优异的抗裂效果。即使沥青面层有少量路表水下渗,也会被阻隔在应力吸收层顶面,不至于下渗到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或路基内,从而保证了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这一应力吸收层还能隔离路基毛细水的上升,确保沥青面层与水泥混凝土结构层结合处沥青混合料不发生水损害,大大提高了路面的耐久性。此外,土工复合应力吸收夹层也具有一定的防水作用,特别是中间添加的填充层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而粒料类应力吸收层,如级配碎石等,虽能起到一定的防止反射裂缝的作用,但因无9结且防水作用差,故不能作为功能层采用。更多相关资料请登录:http:/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