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括号》说课稿.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701637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括号》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括号》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括号》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括号》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括号》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括号》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括号》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括号说课稿一、教学内容:中括号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77页的内容。新课程改革第一次将中括号引入了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堂上下面我将从八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中括号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小括号意义,会用小括号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创设了游戏,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体会中括号的意义,中括号的运算顺序。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运算顺序打下知识基础。但仍有个别学生对脱小括号的计算过程仍有书写上的不规范,还需在书写上强调。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并且每个同学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基础,这

2、对他们学好中括号一课的内容有很大帮助。三、设计理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追求数学问题生活化,无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都要给它找一个生活原型。这种做法其实是另一个误区。我个人认为,学生学习的数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数学,这类数学往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当然容易找到生活原型了。另一类是数学的数学,这类数学立足于数学内部的的研究,是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基础的,这类数学就不容易找到生活原型。这两类数学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内容规律化”这两种数学研究方式。中括号这一内容恐怕就属于很难找到生活原型的类型,在这里我们就是正视了这一现实,没有生搬硬套地去找生活原型,而

3、是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在添运算符号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发明(学习)中括号的必要性。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了解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技能目标: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五、教学重难点:1、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 、正确解答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试六、教学策略1、教学方式:为了突破中括号在学生头脑中抽象性,我们充分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游戏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深刻体验中括号的意义2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

4、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本节课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七、评价方式 新理念强调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中,评价伴随着学习活动的始终,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八、教学流程我针对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流程(一)游戏中创造授课伊始,通过几个数字引出阿拉伯数字的名称的由来,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接着的数字符号游戏,通过小括号引出本节课的中括号这一情节巧妙地不流痕迹的

5、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热情,激发了学习兴趣,为顺利揭示新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二)讨论中理解9010+52 90(10+5)290(10+5)2通过学生的计算,发现了相同的数字,相同的符号,因为有了小括号和中括号,所以运算顺序不一样了,计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在学生动手动脑亲自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了中括号的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三)尝试中规范我们有时在计算中会遇到比较大的数,有的计算比较复杂,那就需要我们有步骤、有层次地把它算出来,怎么办?42169-(78+35)脱式计算怎么做?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在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错误和学生一起改正错误,规范中括号在混合运算时的解答过程(四

6、)质疑中发展(36+24)15+183205(26-18)2419-(26)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三道算式,看看在不改变运算顺序的情况下,哪些括号可以去掉?在这个环节中告诉了学生简洁是数学永远的追求!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生命的历程,师生本是相依为命的。相得益彰当是理想境界。如果教师能促成这种理想境界的达成,那么教师当然是成功的、能干的、快乐的。一、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和确定重难点。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设。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教学过程中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目标应从知

7、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例如:质数与合数这节课知识点是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并能应用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从三维目标出发,知识与技能目标应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学生要掌握的技能。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是知识点,而能应用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就应是学生要达到的技能。同时考虑到本节课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各数的因数,然后根据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自己探究、概括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因此过程与方法目标就可以这样确定: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8、。第三个维度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一目标是从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数学思想方面来考虑的,由于本节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需要他们缜密的思维,同时他们会在自己发现新知识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基于这些可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定为:使学生养成缜密思维的良好习惯,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学目标确立好了,重难点的确立就很容易了。一般的教学重难点就是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只有准确地制定好教学目标,才能在它的指引下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因此我们在确立教学目标前,还需要统观本节的教学内容,了解知识体系,明晰知识技能教学点,在心中先大概规划一下教学设想,这样才能全

9、面、准确地制定出教学目标。二、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有法教而无定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即使同一教学内容也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无论你采用何教学方法,我们都只有一个教学目的,那就是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掌握什么,如何去学习。这些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要求我们认真地去思考,去设计。数学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五步:导入、探究、练习、总结,布置作业。教学过程的这几个步骤,要列出标题。标题需要我们巧妙构思,精心概括。如“导入”可以根据你的导入方式写着“复习导入”、“激趣导入”,“探究”可概括为“自主探究”,“练习”写成“巩固运用”,“总结”可写成“总结延伸”等。1、导入。一节课

10、的开始与结尾都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起到事半倍的效果。数学课的导入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1)“开门见山”式。教师在新授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忆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2)“复习导入”式。以旧知识作为桥梁,减缓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3)“激趣导入”式。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激趣导入”又可分为:故事导入、设疑导入、动画导入、情境导入等。(4)“活动导入”式。通过实物演示、动手操作、游戏等活动形式导入。(5)

11、“谈话导入”式。通过与学生交流,拉近与学生的关系,亲近学生,并结合生活实际引出学习内容。导入的方法很多。设计导入时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引入新课,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2、探究,也就是过去我们常说的“新授”环节。这一环节是教学设计的重点。需要教师条理清晰、详实地设计出每个步骤。要详细写明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和学,怎样突出教材重点和抓住教学关键。由于教学过程比较繁杂,教师在写教学设计的时候,还要标明小要点,然后在每个要点下写具体做法,明晰教学思路。要把思考的问题、教师的问话和过渡导语精选写出来。要把小结内容、板书内容等写出来。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也要恰当标明。总之,这一

12、环节要条理分明的写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既要体现教师的教法,也要表明学生的学法。3、练习。一个好的练习设计,直接关系到我们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如何设计练习呢?应注意以下几点:(1)目的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既要有目的性,更要有针对性,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首先应抓住教学中的重难点设计专项练习,而不应该平均使用力量;其次,还应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设计专项练习。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关键之处在“平均分”,可以针对这个重

13、难点设计“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练习,让学生在比较、练习中明晰概念。又如,学生学习了“合数”后,容易把它和前面的“偶数”混淆起来,也可以设计专项练习,使学生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对比,准确掌握知识。(2)层次性和整体性相结合。我们经常所说的练习要有一定的“坡度”和“难度”正是练习设计层次性的体现。所以,我们的练习内容要从整体出发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模仿性到再造性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化式习题,以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拓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开放性比较强的思考性练习,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向技能、智能方面转化。另一方面还应该

14、根据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以利于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实践活动中,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3)趣味性和开放性相结合。在练习的组织形式和练习内容形式上要多样化。可以设计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操作、综合练习等。在题型上,可以补充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等。4、总结。课末总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龙点睛的课末总结,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课末总结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抓住主要矛盾。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都是每一课的主要矛盾,课末总结就要通过揭示主要矛盾的实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次,在课末总结中要教给方法。最后要预防错误。学生易错的概念、法则、公式可通过小结加以强调,引起重视,防微杜渐。另外,课末总结还要融入评价,提出拓展或延伸的问题,以引起课后和下节课的学习兴趣。5、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重点,不宜过多,要少而精,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