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699651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幼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妇幼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妇幼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妇幼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妇幼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幼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幼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妇幼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妇女儿童占我国 14 亿人口的 2/3,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妇 女不仅是国家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承担了繁衍后代的使命 和保障家庭健康的社会责任。我国的妇幼卫生工作随着改革开放 30 年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取得了 很大的成绩。资料显示,两项重要的指标,孕产妇死亡率及婴儿 死亡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孕产妇死亡 率为1500 人/10万人,婴儿死亡率为200%。,到2011年孕产 妇死亡率为26.1 人/10万人,婴儿死亡率为12.1%。妇女儿童 的健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是 经济持续发展的

2、重要保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妇幼卫生工作取 得的巨大成就中所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妇幼保健是公共卫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妇幼保健机 构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政府举办,具有公共 卫生性质的非营利性公益事业单位,担负着妇女儿童的健康教 育、预防保健的重要使命,妇幼保健机构的特殊职能和特殊使命 决定了妇幼保健机构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其他卫生机构无法替代 的。我区的妇幼保健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在各部门的 支持下,围绕“一法两纲”, 认真履行职责,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为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做了一些工作,取得 了一些

3、成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面临着许多困难,存在许多 问题,制约着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一、妇幼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卫技人员及编制严重不足,出现青黄不接、断层现象, 队伍极不稳定根据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卫妇社发2006 489号)规定,区妇幼保健院至少需配编制124人。区妇幼保 健院目前在编在岗只有29人,很多人都是身兼数职,既不符合 执业要求,也不能适应我区妇幼保健工作发展的需要。十多年来, 由于妇幼保健技术人员工作调离及自然减少(调离、退休),又 没有毕业生分配补充,出现青黄不接,断层现象。为满足工作需 要,只有逐年向外招聘人员,产科、妇保科、儿保科等几大主要 科室外聘人员占三分

4、之二”由于编制和待遇原因,一批批外聘人 员一旦在院工作娴熟后则跳槽,迫使医院另招新人,造成卫生技 术人员特不稳定,影响整体技术水平。特别是产科医生的技术要 求很高,面临的是两条以上的生命,目前产科至少需配备6名产 科住院医师、2 名产科急诊医师及 2 名麻醉科医师,而现在产科 只有4名住院医师,麻醉科1名聘用医师(且资质不符)卫生 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和队伍的极不稳定,是医疗安全的重要隐患, 严重影响我区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二)业务用房不足,布局不合理区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始建于1988年,建筑面积1071平 米,预制板楼面,现已破旧不堪,墙体砖逐渐风化,墙面多处开 裂,楼面多处漏水。目前我区妇幼保

5、健院业务用房面积处于全省 第109位(全省112所妇幼保健机构),上栗县、芦溪县、莲花 县妇幼保健院均达到标准化建设,湘东区妇幼保健院标准化建设 正在进行之中。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赣卫办发 20081号)及江西省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二级(以下 简称评审标准)要求,县区级保健机构保健业务用房至少需 800平方米,临床至少需2250平方米(设5 0张床位,每床建 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我院至少需要业务用房面积共3050 平方米,而我院现有业务用房面积比规定少近2000平方米。评 审标准中规定县区级保健机构要设置3 0多个科室,科室不能 并用办公室。而目前本院30多个科室仅有7

6、间办公室,多个科 室挤拼在一间办公室。业务用房不足布局不合理”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因素; 业务用房面不足,影响业务工作的拓展;医院狭小、房屋破旧, 不能给妇女儿童带来舒适的就医环境。业务用房屋面积小,不能 满足现代妇幼保健工作的需要。(三)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区妇幼保健院承担工作属于公共卫生服务。卫生部妇幼保 健机构管理办法(卫妇社发2006489号)规定,保健人员 应全额拔款,而目前财政对在编职工只拔付 85%的工资。十多年来,退休10多人,调走3人,从未增编增员。随着社会的发 展,人民群众的需要,上级对妇幼保健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妇 幼保健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多,为完成各项工作,向外招聘职工 3

7、0多个,工资、福利待遇全部靠自己单位解决,每年约需80多 万元,全部由单位自行承担,因而经济压力相当大。区妇幼保健院地处市中心,市内有多家市级医院、厂矿医 院、民营医院,因而我院的妇幼临床服务所占医疗市场的份额 较少,收入不大,目前微薄的临床收入全用于支付在编职工工 资拨款不足部分及聘用职工工资福利,如果临床业务减少或无, 将面临工作不能正常运转的局面。再是产科是医疗风险中最高 的,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院将面临着经济困境。(四)在认识上对妇幼保健工作存在偏差。有些部门、有些领导认为妇幼保健机构是挣钱的单位,不知 妇幼保健机构属非营利性公共卫生单位,也不知道妇幼保健机构 的实际情况,致使妇幼保健

8、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五)村级妇幼保健网底不全 村级保健网面临网破人散的局面,村级保健员一直以来报酬很低甚至无报酬,无任何福利保障,几乎没有人愿意担负村级妇 幼保健工作,也难以发挥她们的积极性,致使工作效率不高,甚 至可能出现高危孕妇落网而监测不到位,发生严重危害情况。大 部分村级保健员是原先的“接生婆”,年龄结构老化,“接生婆” 一旦“退休”,将无人顶替,村卫生所大多为男医生,对孕产妇 的检查不方便,难以承担村保健员职责,村保健员将出现空白。 再是目前社区大多没有具妇保健专业技术的保健员,致使社区妇 幼保健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二、建议和对策(一)加强宣传,争取政府重视。 妇幼保健工作同其它

9、公共卫生工作一样,服务于公众基本健 康,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服务于社会的大目标,政府重视是开展 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要将妇幼保健工作纳入目标管理 中。妇幼保健机构负责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多向相关领导 汇报,取得政府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卫生行政部门及妇幼保健机 构要加大妇幼保健工作宣传力度,取得广大民众的认知,懂得妇 幼保健机构的重要性。(二)加大对妇幼保健的投入。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是非营利 性公共卫生单位,应在政府保障机制下,以促进妇幼保健更好地 发展,以更好地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 的,服务于民生,而不以创收为目的,不能以创收来维持基层妇 幼保健工作的发展。因此政府

10、应增强对妇幼保健的投入,确保人 员经费、办公经费、建设经费等到位,解决后顾之忧,顺应卫生 战略的转移,对妇幼保健实行政策性倾斜,将区妇幼保健院的能 力建设列入政府发展规划,以更好地发展我区的妇幼保健事业。(三)落实人员编制,充实和稳定高素质的妇幼保健专业队 伍。母婴安全、妇幼保健离不开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妇幼保 健专业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妇幼保健专业队伍,政府医改方 案要求“到2011年,按照卫生能力建设标准,妇幼保健机构人 员比例达到合理配置”、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 案(赣卫办发【2008】1号)及江西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人 员编制标准试行意见(赣编发【1986】第172号)、

11、卫生部妇 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卫妇社发2006489号)等规定,县 级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按1:1 0 0 0 0人口配备,临床人 员按设立床位数以1: 17安排编制,实行退一补一。有计划地 以不同方式将大中专毕业生给予区妇幼保健院配备专业技术人 员,或将现外聘的优秀卫生技术人员逐步的解决他们的编制和 待遇。完善用人机制,发挥人才潜能,以提高妇幼保健机构的整 体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母婴安全,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四)合理决策,整合资源,建立一所标准化区级妇幼保健 院。根据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赣卫办发【2008】1号)要求,争取在“十二五”规划内建设一所标准 化区级妇幼保健院,

12、打造一流的服务,树立形象服务,为妇女儿 童创造良好的舒适的保健、就医服务环境。(五)加强妇幼保健网底建设。政府将妇幼卫生工作纳入镇 街、村年终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建立一支覆盖城乡的网底保健队 伍。逐步改革由村级卫生所承担妇幼保健工作,村卫生所配备妇 幼保健人员;或村卫生所无女医务人员的暂由素质较高的村妇女 主任担任或由镇、村推荐人员进行考试考核,择优到区妇幼保健 院进修承担妇幼保健工作。建立保障制度,参照其他省市做法, 适当提高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待遇以稳定村级保健员队伍,按人均 0.6 元标准作为妇幼工作经费,实行责、权、利有机结合,对达 到一定工作年限,工作认真负责,实行退休基础养老保险制。妇幼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提高妇幼卫生水平、促进 妇幼健康,对于推动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延长人类平均寿命、 提高人口整体健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 义,在当前形势下,妇幼保健工作面临的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我们一定要锐意进取,打造一流的妇幼保健服务,满足百姓妇幼 保健方面的需要。三、存在问题一是资金紧张,还缺少一些医疗设备,不能更好的满足妇女 儿童的医疗需要。二是卫生技术人员不稳定,人才匮乏。三是妇幼卫生方面有待各级政府重视,在政策上予以扶持, 在房屋、设施、人员等方面得到支持,以利更好地履行公共卫生 职能。四是村级保健网络有待加强,政府统筹村级保健员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