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站位.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69833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站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站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站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站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站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站位.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站位扬中市三茅幼儿园 徐海燕摘要: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解放幼儿的双手、大脑、嘴巴、时间、空间和眼睛,让孩子大胆去干、去说、去探索、去创造。” 游戏作为孩子的主要活动,确实能够达到对儿童的六个解放,与此同时,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站位直接决定着游戏活动的质量。我们已经认识到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独特价值,却不能因教师指导不得法让游戏形同鸡肋,变伪游戏反而阻碍幼儿的发展。本文从“蹲下身子、身在其中、站在身后”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应处的位置。关键词:游戏、价值、站位 孩子们喜欢唱着这样一首歌曲:“人人都说小孩小,其实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子还要小。”这是陶行

2、知先生自创的打油诗,后由赵元任谱曲一直传颂到今天。其实孩子的“小”和大人的“大”确实不能简单地用空间概念来衡量,孩子的内心世界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而且更加丰富,存在着各种发展的可能性。他们幼稚、冲动、不切实际、天马行空,但这是一个生命走向逻辑、走向理性、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童年时光的重要性,重视孩子成长的自然节奏,让孩子作为孩子真实地度过自己的童年。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认知方式,学龄前的孩子们更喜欢在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通过直接感知的方法认识世界、学习知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的教育理念明确指出“要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充分认识生活和游

3、戏对于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把握蕴含其中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往中感知体验、分享合作、享受快乐。” 在幼儿园游戏是孩子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动,现在我们渐渐将生活环节也游戏化起来,尽量让孩子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都在快乐的游戏中进行。那么作为老师,我们怎样站位才能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呢?1.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视角看有篇文章曾经写道:“我让孩子跟我去逛街,无意间蹲下身子把自己降到孩子的高度,我才发现,我们看到的是风景,孩子看到的却是大腿的森林。”在这篇文章中表达出来的就是我们成人站在自己的高度去决定孩子的活动。在我们的幼儿园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如:公共走廊的美术区是孩

4、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因为在这里她们可以任意摆弄每一种操作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于老师最近在带孩子们做好看的衍纸作品,她教得认真孩子也学得仔细,可她将做好的作品放置在一个距离地面1.6米高的展示台上,孩子摸不着也很难不见,更不用说拆装研究了,压根只可远看不可近玩。久而久之,孩子们渐渐就对活动失去的兴趣,去衍纸区的人越来越少了。于老师百思不得其解,她说:“我放得高是因为不愿意好不容易做好的东西被弄坏了,其次是把矮的地方留出来放孩子的作品。”这样说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她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和经验积累的过程,孩子的眼睛、双手、大脑都没有机会去摸索,学习效果不得而知了。 另一位老师的做法就比

5、较好:在草地上要设置一个孩子“野战”的区域,帐篷的大小、障碍物的大小,活动范围都应该和孩子的年龄层次相适应,不能超出孩子的高度和能力。张老师在设置场地的时候就真正地蹲下身子,把自己降低成孩子的高度,并且用孩子的眼光来布置。哪里需要隐蔽区,哪里更具有挑战性。张老师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给孩子提供体积小可以随意搬动和布置的材料,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自主布置游戏环境也成为游戏的一部分。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得很开心,并且还能通过自己的探索生成新的玩法。张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她不仅低下了身子,把自己当成了儿童来设计游戏,而且她还给了孩子充分的自主权,把游戏交给孩子来决定,所以说蹲下身子不仅仅是身体的姿态变化,更是

6、一种对幼儿由衷的尊重,寻求和幼儿沟通的积极心态,了解幼儿真实想法的意愿。2.身在其中,站在孩子的立场玩 维果斯基有个观点:“3-6岁孩的教育的全部技巧就是在于成年人怎样把他想让孩子干的事情变成孩子想干的事情”。结合指南的精神,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教育行为理解为:给孩子空间和时间,让孩子主动探索学习、表现创造、体验成功。老师在这过程中应该是将自己定位成“一个牵着蜗牛去散步的人”,因为这一样的学习方式注定是长期的、缓慢的,老师应该身在其中,和孩子一起玩,发现孩子的闪光处。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这样的理念在今天看来都是超前的,孩子是社会的新成员,他们对于万物的理解都需要通过做来完成

7、,就是我们所说的摸索、探索,而且孩子在做的过程中有很多活动看起来都是无意图的,所以我们不仅要为孩子提供做的材料,更要投身其中,做孩子的玩伴,这样才能更加理解孩子的学习。在大班区域性角色游戏中,毛毛、晶晶和小雨正在扮演警察和小偷的游戏,方老师则在一旁拿着DV观察孩子。毛毛和晶晶穿着警察的制服,开着车子到处抓扮演“小偷”的小雨。“小偷”很狡猾,抓了半天都没抓着,“警察们”都饿了,到处找吃的,这时候方老师灵机一动,放下DV机,从娃娃家拉来三张椅子和一些碟子,当起了“饭馆老板娘”,热情招待了两位“警察”,“警察”吃得特别满意,走的时候给了“老板娘”一个大拇指。在这个游戏中,方老师的身份角色是多样的,在

8、老师和玩伴中任意转换。作为玩伴,她为孩子的游戏增添了乐趣,作为老师孩子们会在她面前表现地更自然,她也能够观察到更真实的幼儿游戏状态。3.站在身后,做孩子忠实的观众在最近比较热闹的浙江安吉游戏中我们听到这样的倡导:“管住你的嘴、管住你的手?睁开你的眼睛,竖起你的耳朵”这话是针对老师的,要求咱们不要过多地去干涉幼儿的游戏,却始终要站在幼儿的身后观察他们的游戏。这句话不无道理,因为在幼儿游戏时有些看起来是帮助的行为,往往却是降低孩子们游戏的质量“祸首”。在安吉幼儿园有一则故事:一位前去参观的老师看到两个孩子因为一个玩具争抢的不可开交,他们的老师却站在旁边一动也不动地拿着相机,于是这位老师就问她:“孩

9、子都快要打架了,你怎么不去处理一下呢?”安吉的老师回答道:“不是还没有打起来吗?孩子的问题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呀!我在这看着呢,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干涉的。”一句话让参观的老师茅塞顿开,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插手,不然可是坏了游戏的“规矩”了。孩子在游戏中起争执是幼儿园活动中最常见的现象,它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的互动形态。儿童心理学认为,冲突能促进个体变化、适应和发展,尤其在社会认知的发展上。冲突不仅有助于提高认知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个体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确实,假如幼儿在生活中一点冲突都没有,这对幼儿的发展未必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冲突太多,又会导致幼儿出现各种心理障碍。36岁的幼儿已能觉察到冲突以及冲突

10、带来的痛苦,但往往由于缺乏解决冲突的能力而陷入无助状态。我们教师对幼儿的冲突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为了避免冲突而将幼儿放在温室中,关键在于要解决冲突。通常,教师为了孩子的安全会在矛盾出现的初始阶段就插手,美其名曰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但是这位老师的高明之处却是让孩子先行处理矛盾,把这个过程也视作孩子学习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一次生活体验的活动中,老师邀请了热心的家长们和孩子一起做水果拼盘。家长们非常配合工作,从材料到工具都精心准备了,活动现场也是热闹非凡,可是细心的周老师观察到:菲菲妈妈看到菲菲切的黄瓜一块大、一块小,她就忍不住,夺过菲菲的锯齿刀;量量的奶奶觉得宝贝孙子一直都是比较懒惰,动手能力

11、也差,干脆包办了量量的所有工作孩子们呢?则在一旁无所事事,有的孩子干脆溜到建构区玩起了积木。看到这里周老师和王老师一商量,决定将活动进行改版,请家长们撤到一边,把“阵地”留给孩子,做完了再请他们来品尝。应该说周老师和王老师对于活动方案的及时调整保护了孩子游戏的权利,而且也通过活动将正确的教育方法传递给了家长。总之,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途径,也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幼儿学习观,激发和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并尊重他们的学习方式,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富于理解和激励的、宽松又安全的、积极互动的环境,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快乐地动手、动脑、感知体验、探索创造。同时还要找准自己的站位,不高不矮,不多不少,不快不慢,恰到好处地和孩子一起享受美好的游戏生活。参考文献: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李季湄 冯晓霞 主编2.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实践 钱焕琦 朱运致 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