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管理创新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684580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企业管理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析企业管理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析企业管理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析企业管理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析企业管理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企业管理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企业管理创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企业管理创新创新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企业赢得竞争胜利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企业经营在很大方面即是管理经营,经营管理法则是变动不定的,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就是延续企业生命的动力,因此强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创新,它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在硝烟弥漫的商场上长期占据百战不殆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预言,创新管理是未来组织(包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企业管理创新对于企业来说主要表现为经济效益的提高,如果一家企业管理上创新了,但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上去,那么这还是一个失败的创新,还得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继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也许还会再次失败,但经过不断的反复实践,反复验

2、证,最终使得企业的效益提高了,那么这一次次的创新就算成功了,这就是一个企业管理创新的成功过程。一项成功的管理创新从开始实践到最终的完善也许要经历一段相当长的历程,但最终所取得的成效却是不可估量的。管理是动态的和发展的,因此要使管理发挥其积极作用,就需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具体情况,生产经营等经济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只有把管理和创新紧密相结合,管理才能显示其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而管理创新的重点则在于独创,不同的企业有各自不同的内容,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内容。1、创新的主要内容人才管理的创新企业管理的第一要素是“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企业进行创新工作的必备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企

3、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拥有某种独特技能的人才的竞争。这些掌握了自己业务领域知识,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均可以称为“知识工作者”。“知识工作者”与非知识工作者相比,具有许多明显的特点,如前者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他们的大脑;较强的成就感。美国着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Maslow)将人类需要由低到高划分为五层次,它们依次为: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needs)、安全需要(Safetyneeds)、社会需要(Socialneeds)、尊重需要(Esteemneeds)、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needs)。而知识

4、工作者则更注重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即更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他们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因此,创新是知识员工最重要的特征,诚如库珀所说:“知识型员工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造有用知识。”正因为“知识工作者”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如果你这里只能发挥他50%的知识资源与聪明才智,他就会带着他的知识流动到能发挥他70%能力的地方去。应该说,当前我国仍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我们的企业中,尤其是高管人员,应该增强紧迫感,尽快改变观念,树立真正的人才观,并立足全球范围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不拘一格降人才”,搜罗一批优秀的忠

5、诚的人才为“我”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笔者所在的南通华峰化工有限公司近年来在用人观念上大力创新,首先树立了人才的战略眼光,从上海、南京、山东等地高薪聘请了各类人才20多位,先后培养了30多名中、高级技术管理类人才,占人才总数的30%。凭借着人才的优势,几年来成功的开发了20多个新产品。通过多种形式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乃至全体员工的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管理创新能力。从管理创新角度来说这也属于企业管理层在意识观念上对于知识管理创新的重视。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属于无形的资产,这种资源可反复利用、不会枯竭,企业投入一定的经济之后,即可实现知识资源的增加,共享,从而给

6、企业带来更多的增加财富。笔者认为企业对人才的注重促进了知识管理的出现和兴起,即标志着知识经济而引发的经营环境进入新的阶段,它的出现是企业适应资源环境由经济资源变为知识资源的必然结果,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知识管理强调企业拥有和可利用的知识资源,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依靠不断创新的知识资源去赢得市场;企业运用知识管理,加强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技术创新是推动产品发展的有效途径技术创新是一种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技术经济,是产品和过程的创新,为了满足顾客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而从事的以产品极其经营过程为中心的包括构思、开发、商业等环节的一系列创新活

7、动。随着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技术是关键中的关键,影响到企业的生存问题。世界经济发展史是一次次技术创新的历史,在20世纪初,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在5%左右,到了20世纪末就提升到了90%左右。新技术的应用的使得单位生产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不再依靠单纯的劳动力投入,由劳动密集型生产发展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率大大提高,所以说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的因素。以“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享誉国内外的五粮液酒厂,也是在通过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之后,勾兑出了五粮液等系列酒而闻名于世的,从九五期间到2004年,构思因技术创新而创下

8、了销售收入平均增长40%的神奇速度,2004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技术创新的过程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管理问题,管理可以降低技术创新过程中资源配置的不确定性,提高投入于技术创新过程中资源的配置效率。既然技术创新还是一个管理的过程,那么管理创新就应在这个方面具有空间,可以发挥管理创新的巨大作用。如我华峰公司早先的技术创新从在独立于企业外的研究机构、实验室中进行,逐步变为在企业内进行,尤其在企业中设立独立的R&D体系进行技术创新的内在化,这本身就是一大管理创新。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技术创新过程的管理有所创新,自然将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尽量减少不确定性,其结果将促进技术创新的成功率,推动企业

9、更多地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性具有的不确定性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除了所进行技术创新的技术领域的特性因素外,实际上还受到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行为方式、投入的各种资源数量和质量,以及技术创新过程的管理效率因素的影响。因此,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首先在于这一创新主题的选择是否科学,其次则在于这一创新的具体组织与管理。美国原子弹的率先研制成功,固然首先应归功于科学家们的巨大努力,但如果没有出色的管理组织能力和所依赖的管理组织,成功可能要延迟许多时日。因此,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相互配合、互相促进的,一个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多、成功率大,至少还表明其在技术创新的管理上颇有一套,这一套管理模式就是管理创新的结果,

10、所以管理创新将有助于技术创新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有助于技术创新的成功。而技术创新本身以及技术创新的成果应用将给管理创新带来新的课题,推动管理创新的展开,如新产品开发成功后的市场创新就是其一。这样看来,结论很明显,即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一样是企业成长与发展(创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力量。除了上述的重点论述的两点外,企业在制度、观念、市场等方面的创新都要坚持持续创新,这样才能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才能支持企业进军更广阔的市场。只有在“推倒创新一一再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的经营理念,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才能不断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利润。2、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随着生产技术的深化、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市场

11、竞争的加剧,我国企业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艰巨。良好的企业管理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和降低成本,也能大大地推动技术革新和企业生产率,企业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有很多企业,在复杂的国情和厂情干扰下,企业管理体制走了样,不仅未能产生预期的管理效果,反而东施效颦徒增其累。这些当初创业成功并发展至今的企业和企业家有相似的特征,在创立之初不可避免地受到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制约,不约而同地都集中在机械、五金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如果说当初粗放式的经营在诸多历史条件的配合下仍然可以为企业创造了辉煌,那么在当前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变动日益迅速的情况下,产品附加值、管理水平都相对较低的企业,

12、就不得不因此而感受着越来越强的生存压力。企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持续发展障碍,其中管理层面的障碍更是非常突出,管理创新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我们国家虽极力建设市场经济体制,但真正的市场观念和市场规则仍未完全确立,不仅干涉市场运转的各种看不见的手很多,而且良好坚定的市场道德和秩序依然极为匮乏。来自政府机关或官僚个人的非法违规或虽不合理但合法的干扰太多,行贿、索贿、回扣等非正常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的健康秩序,不守信用和商业欺诈的流行对中国市场经济更是极其严重的摧残。如此环境之下,企业高层常常无法也无心进行正规的企业管理,非正常的企业运营和各种投机取巧的逐利行为便大行其道。我国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上述弊端

13、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制度因素导致的企业增长,使得企业整体肌体营养不良,困难重重。伴随着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管理创新势在必行。(一) 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内在的环境是指企业自身的各种内部因素。如果说外部环境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影响作用,那么内部环境对企业来说则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同时,内部环境也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这种变化同样要求我国企业进行管理创新。例如,库存是企业生产运作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库存管理制度不能适情况而定,则要么付出不必要的成本,要么影响生产,导致流水线的停工。所以,内部管理制度也是一定要软化的,根据内部环境、条件的

14、不同而随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企业如同生物体的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并且,它的生存和发展还必须紧密依赖外在环境的变化。近几十年来,企业所处的政治、经济、科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能再用一成不变的制度管理企业,否则企业必将被错综多变的外部环境所淘汰。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的超市都是用电脑结算,顾客不必等很长时间,收银员也比较轻松。但如果某个超市仍采用20年前商店的收款方式,要收银员用算盘一项一项地算,那这家超市恐怕是无人问津的。二十世纪末,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并呈现新的特点:一是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强,世界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任何行业均存在一两个具有顶级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处在此行业的任何

15、一个企业必须紧跟领先企业的步伐,否则会被市场淘汰;二是具有超前的观念、新型产品、先进的管理方式的新企业层出不穷,这种倍具竞争力的企业使竞争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三是彼此之间是竞争对手的企业,在某一方面又可能需要成为战略联盟;四是入世后,国际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会涉及到国家之间的利益,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可能转化为国家利益与实力的竞争,政府行为会介入企业竞争之中,使企业竞争环境变数增多。(二) 员工和顾客需求的变化现在的员工自我实现需求特别强烈。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5种需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经济人”的假设仅仅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社会人”的假设最多也只满足到人的社会需求。如今,现代人追求的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求。人首肯的是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在现代社会中有一席之地,这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想法促使现代人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在现代人这种自我实现需求的影响下,企业管理制度也必须有逐渐软化的趋势。如果还是以一种硬制度强制员工的行为,员工则要么消极怠工,要么抗议,甚至跳槽,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的。正是由于需求引发动机,动机又决定行为,如此看来,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