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死海不死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682982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九课死海不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十九课死海不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十九课死海不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十九课死海不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十九课死海不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九课死海不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九课死海不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九课 死海不死【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词语,掌握本课中词语的用法。2。能以较快的语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二)能力训练点1. 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一句话,理解课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2. 利用课文材料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听说读写能力,逐步形成真实交际能力。(三)情感渗透点了解死海的一般知识,懂得自然界的神秘现象是可以认识的道理,激发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新颖,巧妙的标题以及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理解死海的成因;体会约数和确数

2、的不同。【教学方法】自学法,引导法,讲解法。【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检查字词预习,讲解字词第二课时 阅读课文,串讲课文第三课时 阅读课文,串讲课文第四课时 课文材料的运用,实际练习第五课时 阅读并理解课文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自学本课词语,掌握新词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重点词语达到会念,会写,完全理解,会用。2。能够结合实际,用新词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教学重点】 掌握新词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 重点词语达到会念,会写,完全理解,会用。【教学方法】 自学法,讲解法【教学准备】 书 ,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课;1试读词语。(二)检查词语预习1。每个人在小组中汇报词

3、语预习情况。(三)导入新课,学习词语1世界上有许多自然之谜,你能列举几个吗?这些不解之谜给现代人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提供了课题。而本文正是正是一篇探究谜底的例证。2师范读课文。3学生默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重点词语。4学习重点词语。保佑:保,保护。佑,帮助。多指神灵的保护和帮助。 如:希望老天爷保佑我们。塌陷:塌,倒下。陷,沉陷。如:这栋楼的地基塌陷了。释放:释,放开。把人,能量等放出来。如:他们把人质释放出来了。浮力:浮,停留在液体表面上。如:盐湖的浮力很大。违背:背离,不遵守。如:学生违背了老师的意愿。【巩固练习】1用重点词语造句。【小结】1。进一步熟读所有的词语,做到能流利地

4、读和书写,使用。【布置作业】1。学会今天所学的词语。2。抄写词语。【板书设计】第十九课 死海不死词语例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自渎理解,讨论交流,是每个学生达到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本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课文大意。【教学方法】 引导法,问答法,【教学准备】 书 ,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听写词组和句子。(三)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把十七课的词语学完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请大家打开课文。2学生自由读课文。3抽读课文。4。分组读课文。5。用提问和回答的方法对课文进行初步理解。问

5、:“死海”是怎样得名的?问:人为什么在死海里不会淹死?问:狄杜为什么要将奴隶们释放?问:死海水里含有哪些矿物质?问:上帝高速先知鲁特怎样做?问:鲁特的妻子为什么变成了石人?问:死海是怎样形成的?问:死海的现状怎么样?问:死海的将来会怎么样?【巩固练习】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小结】1“死海不死”是有原因的,了解了大自然才能更好地保护大自然。要想使死海真的不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抄写课文的最后自然段。【板书设计】第十九课 死海不死死海 不死没有鱼虾,小草 注入河水海水蒸发大于河水注入人不会沉没 矿物质沉淀合理的开发利用 环境保护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6、继续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60%的学生达到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理解疑难句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教学难点】 能够概括段意,能够准确的把握文章的结构。【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解法【教学准备】 书 ,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提名读课文。(三)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篇课文共分了几段?请用简短话概括每一段的中心思想。2。串讲课文。第一段(第1自然段)死海是怎样得名的。第二段(第2-4自然段)叙述“死海不死”的现象及原因。第三段:(第5-6最后自然段)叙述死海形成的原因。第四段:(第七自然段)叙述了死海的现状和未来的情况。3。句型学习“竟,甚

7、至也”这一句型前一小句表示出乎现象的意思,后一小句有递进的意思。如:如此高的大楼。竟没有电梯,甚至连楼梯也很少。 “即使也”-这一句型表示一种让步关系。 如:即使你取得了一点成绩,也不应该骄傲。【巩固练习】1用今天学的两个句型说几个句子。【小结】1“死海不死”是有原因的,了解了大自然才能更好地保护大自然。要想使死海真的不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板书设计】第十九课 死海不死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4自然段)第三段(第5-6最后自然段)第四段(第7自然段)句型“竟,甚至也”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交流,通过真实情景的设计,进行

8、切合实际的交流,达到在实际生活中自有交际的目的。2 .结合课文内容,能够完成练习部分。【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能够完成练习部分。【教学难点】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交流,通过真实情景的设计,进行切合实际的交流,达到在实际生活中自有交际的目的。【教学方法】 引导法,练习法【教学准备】 书 ,黑板,粉笔。【复习旧课】1.指名背诵课文。2.用上节课所学句型造句。【教学过程】1。做练习一, 用制定词语完成下列句子。2。做练习二,用制定词语回答下列问题。3。做练习三,模仿造句。4。做练习四,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句子。5。做练习五,根据课文内选择恰当答案。6。做练习六,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7。做真实交际1。

9、请结合当地的生存环境,特别是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恶劣环境,谈谈怎样变弊为利,进一步开发新疆,搞好工农业生产和旅游等行业。【小结与作业】1.预习课文二的词语。【板书设计】第十九课 死海不死练习题第五课时【教学目标】能通过自主学习扫除课文中的生字,词语障碍,累计和扩展词汇量;能较流利并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 ,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文所表达的内容。【教学重点】能通过自主学习扫除课文中的生字,词语障碍,累计和扩展词汇量;【教学难点】能较流利并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 ,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文所表达的内容。【教学方法】 引导法,自学法【教学准备】 书 ,黑板,粉笔。【复习旧课】1试读词语。【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学习课文1,我

10、们了解了神奇的死海。我们新疆也有一个神奇的死海,大家想了解吗?请打开课文齐读课题。1。引导学生自渎,边读边读边画出生字和词语,较难理解的句式。2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每一段中的关键词句,初步掌握归纳概括的能力。3。重点字词例示洗涤:用水等除掉物体上的脏东西。如:用高效洗衣粉对衣物进行洗涤,效果好。 消炎:消除体内和体表的炎症。如:你的伤口有点感染了,必须立即进行消炎处理。 兴建:建立,创立。如:塔里木河上游有兴建了两座水库。休闲:余暇时的休息和娱乐。如:喀纳斯湖是夏季休闲旅游的好地方。【巩固练习】1 做课后练习;【小结】复述课文内容。【作业】1 预习下一课重点词语。【板书设计】第十九课 死海不死词语例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