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小技巧.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669265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复试小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考研复试小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考研复试小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考研复试小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考研复试小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复试小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复试小技巧.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研复试小技巧考研复试的一些技巧让你淡定的迎接复试“我这个专业复试的难度大不大?”“复试分数所占的比例有多少?”“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他会问我什么样的问题呢?”三月份,考研初试成绩公布,闯关通过的考生们又要面对新的挑战如何在复试中脱颖而出,让老师满意,甚至让老师喜笑颜开。我们请来跨考教育17位往届成功通过复试的优秀学员以现身说法,给我们再现了不同专业的复试情景,教大家如何在复试中胜出,没准你复试时也会遇到这种问题经济学类第一招:跨专业者忌“死学”传授嘉宾:刘同学所报专业:经济学专业所报学校:南京大学复试情景:1。复试老师:博士生导师刘东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德才教授、硕士生导师葛扬教授。2。复试

2、问题:刘老师:你从数学专业跨考到经济学专业,是因为对经济学感兴趣,还是因为你有数学底子跨考容易?答:两个原因都有。但我对经济学一直很感兴趣。刘老师:你能具体论述阿马蒂亚森的主要观点吗?答:(沉默了将近10秒)对不起,老师,我不太清楚他的主要观点。您可以给我一些提示吗?刘老师:他是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答:(沉默,还是沉默)首先感谢您给我的提示。但实在对不起,我之前没有注意到与他有关的知识,还请您见谅。(说完这句话,我就知道我完了)刘老师:那好吧,就先这样。(于是我无奈地走出了考场)现身说法:我是跨专业考研的,初试复习时,在老师的带领下书本上的内容我学得很扎实,在很多学术与专业知识上准备了很

3、多。但到了复试,单靠书本上现有的知识还是不够的,很多经济学上一些前沿动态知识也是要准备的,而我正是忽略了这一点,如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观点。正是因为对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的把握与解释,初试排名较好的我不得不自费攻读硕士。法学类第二招:考官论文要参考传授嘉宾:杨同学 所报学校:浙江大学 所报专业: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 复试情景:1。浙江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的复试分为笔试与面试。笔试科目为:宪法学、行政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只要把复试的三本参考书目:中国宪法、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复习好,一般问题不大。2。面试主要考查本专业综合知识。复试考官们提出的专业问题,大多与他们最近的研究侧重点有关。现

4、身说法:考生最好查阅最近法学界涉及宪法与行政法学的热点问题,并关注近期的学术文章,以便对现阶段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的研究状况有清晰的认识。另外,对国内外著名法学著作还要有重点地进行涉猎,因为复试中导师们提的问题往往与之有关,以考查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法学基础与视野。复试前,最好能与所报考学校的在读研究生联系上,以便打听各位主考导师目前的研究方向,并利用网上资源搜索一下导师的具体情况与研究重点。教育学类第三招:老套问题新答法传授嘉宾:左同学所报专业:教育学专业所报学校:西南大学复试情景:1。复试老师:博士生导师廖其发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森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一明教授。2。复试问题:李老师:你为什么要跨专

5、业从中文系考到教育学?答:(这个问题在复试辅导中老师罗列过同样的问题,所以提前有一些准备)原因有:第一,扬长避短。我学的专业虽然说是属于中文系,但专业方向其实是从中文细化出来的“广告设计”,要学画画、设计等艺术课程,而我自认为没有太多的艺术细胞,所以尽早作了换专业的打算。同时我在与孩子沟通方面比较有优势,较具亲和力并且很有耐心,最主要的是我喜欢与孩子们相处。第二,比较喜欢教育学。大学时候上公共选修课选了教育学,觉得比较有意思,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第三,教育学是我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点。大学四年中我没有参加太多的实践活动,唯一的社会实践就是做了三年的家教,已经能够初步用自己掌握的一点浅显的教育学知

6、识来理解、分析家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我做家教主要是辅导学生学习英语,在做家教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对英语一点都不感兴趣。我的切入点就是,我如何才能让他对英语感兴趣呢?面对这样的学生,我的方法是:选择一些好玩、好听但并不太难的东西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起点,投其所好;在他的兴趣被调动起来的时候及时地给予他鼓励,也就是激励机制;还要让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充分地发挥,注重对他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死板的教学等等。不过这仅是我在家教过程中总结出的一点经验,有的时候会有效,有的时候效果也并不大,所以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更专业的方法。现身说法:“为什么跨考?”是一个老套的问题,回答这样的问题既是挑战

7、又是机会。因为老师们已经听太多遍“我喜欢这个专业”这样千篇一律的回答了,如果我们还是这样回答就不会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博得头彩。老套问题不老套回答,才能真正体现出自己的能力和个性。所以在表达观点时,可以把每个人都会谈到的原因简要的罗列一下,对具有自己特色的原因则可大谈特谈,详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让老师印象深刻。(开学后,我们导师依然对我印象很深刻) 第四招:投其所好说经典传授嘉宾:王同学所报专业:心理学所报学校:西南大学复试情景:1。复试老师:张庆林教授、张进辅教授。2。复试问题:张老师:如何看待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答: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人为

8、本 ”的人性观、以尊重与理解为内涵的“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以及“来访者中心”咨询理论中。即以无条件的关怀和无条件的积极尊重为核心,以人的可发展、可塑造性为前提,提倡在真诚和谐的关系中促进个体自身内在的健康成长。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体现在“人性本善”、“自我实现”性、“潜能”性以及“以人为中心,达到良好的心理氛围中的尊重与理解”。罗杰斯还认为,人具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建设性变化的巨大潜能,这种潜能使人得以发展和进行自我塑造。现身说法:可取之处:突击专业经典书籍成功,因为好多老师他们在出题的时候都喜欢走“经典”路线,会问你对经典著作、经典理论和知名作者观点的看法。所以,多看

9、一点经典的著作,有益无害。不足之处:对于经典的理论,你可以赞成也可以驳倒,但是绝对不能完全否定。而我的回答对这本经典著作的某些看法表达的观点太主观,有些甚至与作者的观点完全相反,有点过了度,易引起老师的反感。所以在回答一些灵活的问题时尽可能的要从两方面看,观点的合理与不合理都要考虑到。文学类第五招:理论、实事相结合传授嘉宾:小俞 所报专业:传播学所报学校:厦门大学 复试情景:厦门大学传播学的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我考的是传播学专业的广告学方向。面试时,我随机抽到的题目是:手机能否成为大众传媒中的第五媒体?答:我认为手机能成为大众传媒中的第五媒体,原因如下:A。未来手机将是覆盖人群最广的一种媒体形

10、式;B。传播成本比较低廉;C。手机可方便地把人们的零碎时间利用起来,极为快捷地传播信息;D。手机媒体传播信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我认为目前手机是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为方便的媒体平台,未来的手机媒体将很可能处于一个比较强势的地位,成为第五媒体。第二个问题是:你认为广告界近期的重要论题有哪些?答:据我平时对学术刊物的了解,我觉得广告界最近谈论最多的是分众传媒,包括框架传媒与楼宇电视。近期广告界越来越重视广告的细分,以最合适的成本,选择最适合的途径,到达自己的广告客户。现身说法:传播学面试回答导师的问题时,需事先整理思绪,然后分点阐述,清晰简明是最好的回答。导师随机问的问题比较宽泛

11、,考生最好多翻阅一些如新闻大学、现代广告之类的专业期刊,同时对本年度业内发生的热点事件要有一定的了解。第六招:自我特色多强调传授嘉宾:夏晓霞 所报专业: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所报学校:苏州大学 复试情景:问题一:请介绍一下自己?我叫夏晓霞,来自安徽师范大学。在大学四年中,我很认真地学习了中文专业的各科知识。在进入社会还是继续深造这个问题上,我曾有过痛苦地挣扎。但是因为学习中文专业是我的爱好,我希望自己在专业上能更进一步,所以我决定考研,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现当代文学方向。在四年的专业课学习中,我最喜欢看的就是现当代文学的作品,我认为读完所有的文本是进行研究的关键。除了文本作品之外我还读了大量的专业理

12、论知识书籍,这样更加深了我对作品的了解。现在通过了初试能到这来参加复试,是对我四年刻苦学习的一个肯定,但是我知道自己欠缺的还很多,在以后的三年学习当中,我会更加深入的学习。问题二: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我最喜欢的作家并不是当代主流作家,他是河南作家群的代表李佩甫。我最早接触他的作品是羊的门,当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作品,它只要能打动你,就是一部好作品。李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农村,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所以他所描述的乡土人情,我读起来感觉特别亲切,他对乡土的深切感情让人感动。他的大部分作品我都读过,而且是反复阅读。问题三:你本科的毕业论文写的是什么?你的观点是什么?我的毕业论文是子君

13、和繁漪的形象比较。我在写论文的时候,指导老师就告诉我们,本科生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练习如何写一篇比较完整的论文,学习写作论文的方法,而对论文的学术价值不作过高要求。你们只要把论文资料查详实,把前人的成就进行梳理总结就完成任务了。我就是按照老师的指导,把论文完成的,所以我的文章并没有多少新意。但是我把应该看的书和资料都阅读完毕了,之后总结梳理出了我的论文。现身说法:可以说,我的三个问题回答得还算比较圆满。我在回答这三个问题时不断地强调我的特点,就是知识扎实,涉猎广泛。并向老师表明,我阅读过大量的专业理论书、文学书,是那种可以踏踏实实收集资料、认认真真做学问的人。我想很多中文系的导师是欣赏这一类的学

14、生的。第七招:适当“卖弄”学术词传授嘉宾:李同学所报专业:中文专业所报学校:山西师范大学复试情景再现:1。复试老师:文艺学的张天曦教授、王有亮教授,古代文学的姚玉光教授。2。复试问题:姚老师问:请谈一下“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出处?并具体指出它的实际意义。答:这句话最早出自孔子的论语。它的实际意思是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学”是基础,“思”是提高,没有“学”就没有思考的源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则只有知识的积累,没有将知识内化。只学不思就好比是死读书,读过之后并没能让我们解惑,没有达到读书的目的;只思不学就好比是井底之蛙,只能看到这一块天地,固步自封,无法将其它的知识包含进来以丰富自己的内涵。现身说法:可取之处:理论知识掌握的还比较扎实,在表述观点时用了一些比较专业的词语,比如“内化”、“固步自封”等,简单的几个词语就可以让老师看到你的文学功底。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过于夸大使老师认为你是在卖弄学问,这样会引起老师的反感。不足之处:思维不够活跃,在平时并没有养成以现实的角度看问题的方法。所以在古代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