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目标教案课例《人生难免有挫折》.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668666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目标教案课例《人生难免有挫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目标教案课例《人生难免有挫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目标教案课例《人生难免有挫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目标教案课例《人生难免有挫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目标教案课例《人生难免有挫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目标教案课例《人生难免有挫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目标教案课例《人生难免有挫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目标教案课例人生难免有挫折教材分析: 人生难免有挫折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教版)下册,本课为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挫折、感受挫折、认识挫折,因而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是教学的关键。而在活动和交流分享中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并坚信“人生难免有挫折”,是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再遇到挫折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至于惊慌失措,而能以平常心态从容面对。 设计理念: 新课程积极关注体验性学习,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种教育应该是吸引而不是强迫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习,这样才

2、会有效。”因而在教学中本着“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理念,努力创设活动情感让学生体验、感悟,使“人生难免有挫折”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信念。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 1、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以及挫折与人生的关系。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面对挫折采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努力从挫折中学习和探索智慧。 教学准备: 1、把课桌摆成圆形,中间留出35米的空间。 2、准备六个方凳,供游戏时用。 3、准备一个“麦克风”供“采访”用。 教学流程: 一、活动体验 1、师: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抢凳子”的游戏,需要七位同学,

3、谁来参加? 2、宣布游戏规则 七位同学抢坐这六个凳子,其中有一人被淘汰。 七位同学随着老师的掌声响起,按逆时针方向有节奏地转动,不得故意拖延时间。 当老师掌声停止时,开始抢坐凳子,不得抢别人已经抢坐好的凳子。 没有抢到凳子的同学被淘汰,准备接受采访。 再减少一个凳子,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 3、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准备当一回“小记者”,对被淘汰的同学进行“采访”。请他们想一想,将准备采访什么内容?怎样进行采访? 4、组织活动 课堂引导和关键环节的处理: (1)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如:“你是第一个被淘汰的,也可以说你是游戏活动的第一个失败者,你想到了你会是第一个被淘汰

4、的吗?你现在心情如何?” (2)引导采访学生学会运用情感支持性语言、激励性语言、挑战性语言等。如:“我真佩服你”“下次有这样的活动,你肯定还会参加,对吗?”“下次再有这样的活动,你还敢参加吗?” (3)积极关注学生的“特殊”表现。例如,对失败后反而高兴的同学,老师采访:“尽管失败了,看得出来你很高兴,为什么?(可能是期望值小或重在参与不看重结果等)你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采访其他同学)“你从这位同学的行为和回答中有什么新发现?” (4)关键环节处理。当游戏进行到只剩下最后两位同学时,做如下处理,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现在就剩下你们俩了,离胜利只差一步了,想不想夺冠?(老师分别采访)心情

5、如何?下面,我们全班对与,支持A同学的请到左边,支持B同学的请到右边,两分钟结束。(老师分别采访两位)面对你的支持者说句话吧。同学们,为你支持的同学加油吧! (5)及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例如:你是最后一个被淘汰者,功亏一篑,心情如何?作为失败者,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向对手说句祝贺的话,愿意吗?(引导学生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培养其豁达的胸怀)下次还有这样的活动,你还敢参加吗? 5、结束活动 下面我们将进行第二轮活动,谁愿意参加? 采访高高举手者:你不怕失败吗? 采访不举手者:你为什么不举手?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再进行活动了。 心理引导:七位同学参加活动,有六位同学都失败了,这六位同学渴望胜利的

6、愿望都成了泡影,通过这次活动你悟出了什么?(说的同学越多越好) 小结: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今天我们来学习“人生难免有挫折”这一课内容(板书)。 二、课堂调查 (让学生体验感悟:人人都会遇到挫折) 1、调查的问题:你失过吗? 2、大家猜猜看:你认为咱们班大约有多少人会举手?请一个学生回答。再问:有没有比这多的?有比第一个同学说的少的吗?(大约七八个同学回答) 3、凡是品尝过失败滋味的同学请举手。 4、请每位同学转头看看周围同学和全班同学,此时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谁最想说? 5、请估计人数最少的同学谈谈你的想法和感受。 6、请估计人数最多的同学再谈谈。 7、假如有不

7、举手的同学,请他(她)也谈谈自己为什么不举手。 8、通过这个小小的调查,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9、小结:这个小调查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遇到过挫折,你遇到过挫折,他遇到过挫折,我们大家都遇到过挫折。(板书:你有、我有、他有、全都有) 三、话说挫折 (引导学生挖掘生活经验,领悟挫折) 1、请大家拿出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你遇到的感受最深的一次挫折写下来,当时的感受是什么?你是怎样走出这“泥泞的沼泽地”的?从中你又有什么有益的人生启示? 2、组织小组交流。认真聆听别人的故事,你肯定会有新的发现,把你的曲折经历告诉大家。让我们在交流中增进了解,体味人生。 3、根据具体情况,找七八位同学发言。 4、对每位

8、同学的发言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同时让其他同学谈感受和想法。 5、根据学生说到的挫折,板书:课业、生理、交往,经常有。 四、总结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民间谚语说:“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不曲折的路。”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也深刻地体验到:你有挫折、我有挫折、他有挫折;有人在生理上遇到过挫折,有人在课业上遇到过挫折,有人在人际关系上遇到过挫折,有人在亲情上遇到过挫折总之,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我们成长的伙伴,我们将在挫折中成长。 五、作业 课外搜集关于挫折的名言、警句或谚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条,作为你的座右铭。咱们下节课展示。 六、教学后计 这节课我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

9、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在创设问题情景时,注意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生活相联系,拉近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的距离。同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达到了使学生玩学、学中思的目的,使学生真正地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了引导者、协作者,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创设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注重了过程和方法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向“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标迈进了一步。 从传统的目标教学模式来看,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是不完整的,但与单纯的知识相比,过程和方法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出现一个思维的高潮不容易,老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契机,师生共同创造一个思维的高潮,从而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